玩酷网

中国大飞机被卡脖子,发动机从欧美进口,只能走贸工技路线

无论是ARJ21支线客机还是C919大飞机,都是使用的欧美发动机。ARJ21配备的是由美国通用公司研发的CF34-10A

无论是ARJ21支线客机还是C919大飞机,都是使用的欧美发动机。ARJ21配备的是由美国通用公司研发的CF34-10A发动机,C919配备的是由美国通用与法国赛峰联合研制的LEAP-1C发动机。

除了发动机外,一些零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例如C919的飞控、辅助动力系统、机轮与刹车等,都需要美国霍尼韦尔提供技术支持。外界普遍担心,大飞机受制于人,一旦欧美卡脖子,中国大飞机将会歇菜。

按照历史经验以及近些年欧美的动作,外界担忧被卡脖子是正常的。但是,需要堤防过度担心带来的额外成本消耗。西方国家卡中国脖子的领域,一般是涉及军用领域的敏感设备与技术,极少会涉及到民用领域。

如果单方面扩大了范围,认为西方会在所有领域对中国卡脖子,那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消耗。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分工合作有利于降低成本,中国从设计研发到制造都大包大揽,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影响到其它领域的发展。

很多人力挺技工贸路线,对贸工技路线嗤之以鼻,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像华为、大疆这样的科技公司,数量非常的稀少。根据幸存者偏差,人们只记住了走技工贸路线的成功企业,却忽视了那些失败的企业。

曾经国内电信巨头巨龙与大唐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但今天这两家企业早已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所以,不能踩一捧一,不能否认贸工技的合理性,也不能抹掉对中国发展的贡献。

看待中国大飞机,不能过于苛刻,盲目要求100%国产化。如果中国全部自研部件,不仅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还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请问,巨额研发资金从哪来?到时候研发出来了,落后于时代怎么办?

这些都是现实问题,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全球化的目的本来就是降低成本,各国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完善的可靠产业链。如果脱离了全球产业链,那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到底需不需要研发国产发动机,答案是肯定的,但这需要边走边看。只要西方国家没有断供发动机的意图,那中国可以大胆的与西方合作,将大飞机尽快的投入市场,先赚钱才是最紧要的。等到有了资金后,再反哺研发,制造自主可控的国产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