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的华为麒麟980到2024年的麒麟9020,再到高通最新的骁龙8至尊版,这些顶级处理器不仅在跑分测试中屡创新高,还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展现了强大的性能。然而,当我们聚焦于日常使用的低负载任务时,如网页浏览、视频播放等,这些处理器之间的差距是否真的像跑分测试所显示的那样巨大?本文将通过对比三款处理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功耗表现,探讨它们在低负载任务中的实际差异。
麒麟980
2018年发布的华为麒麟980是当时业界首款采用7纳米工艺制造的移动处理器,集成了69亿个晶体管,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显著提升。它采用了4*A76+4*A55的八核心架构,主频最高可达2.6GHz,并配备了Mali-G76 MP10 GPU,支持LPDDR4X内存,频率高达2133 MHz。根据Geekbench 6的跑分数据,麒麟980的单核成绩为920,多核成绩为2900。
尽管麒麟980已经发布多年,但在低负载任务中,它的表现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在网页浏览时,麒麟980的平均功耗为1.8W;在《王者荣耀》高清60帧模式下,平均功耗为2.3W;而在视频播放时,平均功耗为1.9W。这些数据显示,即使在今天的标准下,麒麟980仍然能够提供较为流畅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日常使用场景中。
麒麟9020
2024年发布的麒麟9020标志着中国芯片技术的重要进步,实现了CPU大、中、小核的全面自研,特别是引入了全新的自研小核心设计,显著提升了能效比和性能。该处理器采用8核心12线程架构,具体配置为两颗2.5GHz的泰山大核、六颗2.15GHz的泰山中核及四颗1.6GHz的小核,GPU则升级到了Maleoon 920,频率达到840MHz。相比前代产品,麒麟9020在CPU浮点性能上提升了约47%,接近2GHz的Arm A510架构水平,而GPU性能也提高了26.7%。
此外,麒麟9020是业界首款支持3GPP R18 5G-A(5G Advanced)标准的SOC,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延迟以及更广的网络覆盖。得益于硬件与鸿蒙系统的深度优化,麒麟9020在功耗控制方面表现出色,整体性能较之前代有明显提升,跑分测试中安兔兔成绩约为125万分,Geekbench 6单核得分为1.6K,多核得分为5.1K,显示出其强大的综合能力。
在低负载任务中,麒麟9020的表现同样出色。在网页浏览时,平均功耗为1.6W,相比麒麟980降低了0.2W;在《王者荣耀》高清60帧模式下,平均功耗为2W,相比麒麟980降低了0.3W;而在视频播放时,平均功耗为1.66W,相比麒麟980降低了0.24W。这些数据显示,麒麟9020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功耗控制更加优秀,尤其在日常使用场景中,用户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性能差异。
骁龙8至尊
高通最新的骁龙8至尊版代表了移动处理器技术的最新突破,其核心亮点在于首次采用的Oryon CPU架构。这款处理器配置了2颗超级内核与4颗性能内核,最高主频可达4.32GHz,能效核心频率为3.53GHz,总缓存容量高达24MB。这样的硬件堆砌使得Geekbench 6单核得分为3.2K,多核得分为10K,远超麒麟9020的跑分成绩。
在图形处理方面,骁龙8至尊版的GPU性能也得到了显著增强,整体性能提升40%,光追性能更是提高了35%。得益于全新的切片架构和12MB内置GMEM的支持,加上对虚幻引擎(Chaos Engine)的优化,它不仅能够提供更为逼真的图形渲染效果,还实现了整体功耗降低40%,确保了高性能的同时维持了优秀的能效比。
在低负载任务中,骁龙8至尊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网页浏览时,平均功耗为1.5W,相比麒麟980降低了0.3W;在《王者荣耀》高清60帧模式下,平均功耗为1.9W,相比麒麟980降低了0.4W;而在视频播放时,平均功耗为1.53W,相比麒麟980降低了0.37W。这些数据显示,尽管骁龙8至尊的性能更强,但在低负载任务中,它的功耗表现甚至优于麒麟980和麒麟9020。
低负载任务中的实际差距分析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尽管麒麟9020和骁龙8至尊在跑分测试中表现出色,但在低负载任务中,它们与6年前的麒麟980之间的差距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大。具体来说:
网页浏览:麒麟980的平均功耗为1.8W,麒麟9020为1.6W,而骁龙8至尊为1.5W。这表明在这一任务中,三款处理器的功耗差距仅为0.3W左右,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几乎无法感受到明显的差异。
《王者荣耀》高清60帧:麒麟980的平均功耗为2.3W,麒麟9020为2W,而骁龙8至尊为1.9W。虽然骁龙8至尊的功耗最低,但差距也仅为0.4W,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种差异在实际游戏中并不明显。
视频播放:麒麟980的平均功耗为1.9W,麒麟9020为1.66W,而骁龙8至尊为1.53W。同样,三款处理器的功耗差距仅为0.37W,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几乎不会察觉到明显的区别。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麒麟9020和骁龙8至尊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但在低负载任务中,它们与6年前的麒麟980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低负载任务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即便是较老的处理器也能很好地应对。此外,现代处理器在功耗控制方面的优化也使得它们在日常使用中表现得更加节能,从而缩小了与旧款处理器的差距。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低负载任务的体验差异往往难以察觉。即使新一代处理器在跑分测试中表现出色,但在日常使用中,用户更关注的是设备的响应速度、流畅度和电池续航。在这方面,即使是较老的处理器,如麒麟980,也能提供较为满意的体验。
通过对麒麟980、麒麟9020和骁龙8至尊在低负载任务中的功耗表现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尽管新一代处理器在跑分测试中表现出色,但在日常使用场景中,尤其是低负载任务如网页浏览、视频播放等情况下,它们与6年前的麒麟980之间的差距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大。这说明,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处理器的性能提升更多体现在高负载任务中,如大型游戏、多任务处理等,而在日常使用中,即使是较老的处理器也能提供较为流畅的体验。
当然,尽管在低负载任务中,新一代处理器与旧款处理器的差距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的进步没有意义。相反,新一代处理器在高负载任务中的表现依然有着显著的优势。在运行大型3D游戏、进行复杂的图像处理或执行多任务操作时,麒麟9020和骁龙8至尊的表现明显优于麒麟980。此外,新一代处理器在AI算力、5G通信等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为未来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