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节假期变身“加长版”,消费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眼下假期刚刚结束,各方面消费数据新鲜出炉,从除夕至大年初五,6天交易金额达到了7.74万亿元,人均约为5000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一定非“热辣滚烫”莫属。
其中消费实力首屈一指的北上广,率先亮出成绩打头阵。以北京为例,今年春节铆足了劲吸引消费,庙会市集、花市灯会、演出展览、美食美景……一系列主题活动轮番上阵,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据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77.4亿元,同比增长36.8%,较2019年增长64.1%。春节期间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3144.2万人次,CBD、王府井等商圈直接被挤爆……
不仅本地人买得欢,外地人更没闲着。据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北京外来游客消费金额、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9.1%和26.9%。
上海春节消费同样热闹,假期中全市线上线下消费金额569亿元。监测35个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28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9%。还有广东,不差钱的老广,外加“南北交换过大年”下北方人的“加盟”,直接拿下假期日均消费全国第一……

各大城市消费一片火热,而从各个行业来看,同样能感受到吉祥龙年,中国人的消费热情。比如旅游业,今年春节假期多个景区门票售罄,旅游消费规模较2019年、2023年同期均出现显著增长。
观影演出市场同样火爆,其中电影春节档总票房突破80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成为了龙年春节消费大账单的亮点之一,连外媒都感叹不已。
各种传统消费增幅不断,一些新消费趋势同样越来越明显。以服饰为例,今年新中式拜年服成功引爆市场,由热衷国风的消费者、服饰品牌、电商平台共同点燃的新中式服饰消费热潮,席卷了大江南北。

在多个电商平台,新中式服饰成为了新年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特卖电商唯品会数据显示,春节前后一个月,新中式女装与童装服饰成为率先爆发的品类,以新中式为主题的服饰销量相比去年1月翻倍,其中新中式女装销量增长近2倍。
黄金消费在“春节档”表现越发突出。不但早在元旦假期就开始提前爆发,人们纷纷涌入金店,购买新年“首金”。后续伴随着年关真正逼近,黄金更是悄悄成为了不少人的“硬通年货”。

节前新年黄金就成为唯品会上最热门的品类之一,90后、00后争相选购黄金当作新年礼物。在唯品会年底周年庆大会上,六福珠宝、六桂福等黄金品牌销量均出现两位数同比涨幅,中国黄金更是同比增长176%。中国人买金激情步步高升,近日就连日媒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已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饰消费国。
春节作为折射消费风向和趋势的“放大镜”,今年热气腾腾的春节,说明虽然普通人潜意识里注重存钱,但当存款到达心理预期,就重新开始了正常消费,并且消费方式更花哨。新的趋势下,消费正全面回归,经济的活力与韧劲依然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