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和理解作者的人生“修行”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带入了数学建模的视角。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意想不到的契合点。禅修也给了数学建模很多启发。本文分享我的一些感受和理解。
模型即观照在禅修中,强调“观照”自我的内心世界,观察自己的情绪、欲望、执念,直至这些内在活动如同云烟散去,只剩下一种纯然的“觉”。
比约恩在书中提到,他最初修行时,发现自己脑海中充满了各种思绪:过去的后悔、未来的担忧、现在的焦虑。而通过禅修,他逐渐学会放下这些杂念,直面自己的内在本质。
本质不是能轻易被发现的,细细去理,去花时间,去繁就简后才能看到问题的真实结构。数学建模中,我们也在进行一种“观照”,通过一种数学的方式抽离出现实背景,获得理性理解。
放下与简化比约恩在森林寺庙的生活非常简单:没有手机、没有繁忙的工作,仅有每日的禅修和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正是在这样的简单中,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深刻幸福。他写道:复杂是因为我们不愿面对简单,而简单才是直指本质的智慧。
知识的快速增加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让我们的数学建模工具越来越多、“牵扯”越来越广,我们能否觉察到数学建模最本质的内容是识别复杂现象中哪些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不要迷失在纷繁的建模技术和工具中,而要牢记:模型的使命是揭示简单的真理,而非堆砌复杂的形式。
超越“正确”比约恩在书中坦言,他最初修行时,总是急于证明自己“修得更好了”,甚至在内心暗暗比较自己的进步。但后来他意识到,这种执着于“正确”或“优越”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障碍。他最终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发现,修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达到某个目标”,而在于“持续的觉知”。
禅修是一种长期的修行,而数学建模同样如此。一次成功的建模只是开始,它的生命力在于后续的改进与应用。比约恩在书中写道:“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天都需要践行的生活方式。”数学建模也一样,它不仅仅是一次性的竞赛任务或课题研究,而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思维习惯。
比如,在面对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时,我们可以用“建模的眼光”去分析: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哪些因素是主要的?怎样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描述它?这种思维不仅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也让我们在问题中发现乐趣,学会从复杂的现实中提炼出智慧。
数学建模与禅,看似一理一心,两者间却有着深刻的共鸣。悦纳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许也会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