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吴永安六年(263年,魏景元四年),交趾郡吏吕兴杀死太守孙谞,起兵叛乱以来,正赶上魏灭蜀之役,吴主孙休因忙于与魏争夺蜀地,一直无暇派兵南下交州平叛。
第二年,即吴永安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吕兴的叛军完全掌控了交趾郡,同时这次叛乱也影响到交州南部各郡,九真郡、日南郡也纷纷叛乱响应吕兴。
吕兴见己方日益壮大,于是率兵攻打合浦郡,希望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吕兴派遣都尉唐谱前往南中的进乘县,向魏南中都督霍弋请求归附曹魏以寻求庇护。
唐谱到了进乘县,见到霍弋,转达了吕兴之意,希望魏国能出兵援助,并请求魏国任命他为督交趾诸军事、上大将军、安定县侯以便于安稳交趾的局势。
霍弋闻听大喜,即刻上表奏明此事,并转达交趾诸将的请求,派人送往洛阳。
七月,吴主孙休为了应对吕兴在交州的叛乱,决定重新从交州中分置出广州,以现在的交州治所南海郡番禺县为广州治所,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其余各郡仍属交州,交州治所迁回交趾郡龙编县。
就在交趾叛乱未平之际,武陵邑侯相严又纠合五县起兵叛吴,派人向魏国称臣;豫章、庐陵山民也举兵叛吴,以助北将军为号。一时间,吴国叛乱不断。
当时形势,蜀汉初亡,吴国孤立无援,内部又有交趾等处叛乱,孙吴处境十分险恶,孙休心力交瘁,一时患急病不起。
七月二十四日,病榻上的孙休下诏,大赦天下,希望以此能让自己度过病劫。
然而次日,即七月二十五日,孙休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已经张口说不出话来。于是让侍从取来纸笔,孙休手书命人召丞相濮阳兴进宫。
濮阳兴接到诏命,得知吴主病危,大惊。赶忙来至皇宫,只见孙休卧在榻上,太子侍立在一旁。
孙休见濮阳兴来到,用手指示太子,太子会意,忙向濮阳兴下拜,濮阳兴赶忙扶起太子。孙休吃力地一手拉住濮阳兴的手臂,一手指着太子,濮阳兴知是托孤之意,含泪应诺。
当日,吴主孙休崩殂,时年三十岁,谥号为景皇帝。群臣又尊朱皇后为皇太后。
濮阳兴与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左将军张布等众臣商议拥立新君之事,此时吴国内忧外患,国内局势不稳,众朝臣想立年长君主,以稳定大局,而太子年幼,不适合当君主。
左典军万彧以前担当乌程令的时候,与乌程侯孙皓关系很好。便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孙策的风采。又更加好学,遵守法度。
濮阳兴、张布等犹豫不决,万或反复进言,终于说动了众人,于是濮阳兴、张布等人决定废太子,迎立孙皓为君。
于是张布和濮阳兴告知朱太后,朱太后说:“我一个寡妇,怎么会知道社稷大事呢?只要你们保证吴国无损,宗庙有所依赖,我就满意了。”
濮阳兴、张布派人去乌程接孙皓。孙皓见到濮阳兴派来的官员,得知群臣拥立自己为君,大喜。孙皓,字元宗,是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是孙休的侄子。孙皓幼时,其祖父孙权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叫“彭祖”。
孙皓随众官员启程前往都城建业。路上孙皓想起六年前的一幕,更加欢喜,觉得自己能成为君主,乃是天意。
原来六年前孙休即位为帝时,封孙皓为乌程侯,在前往封地乌程的途中,一个叫景养的西湖居民给孙皓看相后说他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孙皓当时心里很高兴但是不敢向外人泄露。
孙皓一行抵达建业后,于八月初三日,即位为帝,大赦天下,改元元兴。这一年,孙皓二十三岁。
孙皓即位后,任命丞相濮阳兴加侍中、领青州牧,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马,张布为骠骑将军、加侍中。左典军万彧以建言功,与监农御史楼玄、夏口监军王蕃及郭逴等四人为散骑中常侍。
孙皓又对诸位大臣班赏:征北将军陆凯为镇西大将军,封嘉兴侯;吴郡太守贺邵接替万彧任左典军;中书丞华覈封徐陵亭侯;中书郎韦曜为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其余诸臣增位班赏,一皆如旧。
孙皓接着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经过孙皓一段时间治理后,吴国形势初步稳定下来,一时间被吴国上下称誉为明主。
此时治国有成、志得意满的孙皓逐渐显露出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的本来面目。九月,孙皓贬朱太后为景皇后,称安定宫。追尊父亲孙和为昭献皇帝,母亲何姬为昭献皇后,称升平宫。
不久,孙皓又改谥父亲为文皇帝,改葬明陵,置园邑二百家,设置令、丞奉守。尊母亲何姬为皇太后。封何太后的弟弟何洪为永平侯,何蒋为溧阳侯,何植为宣城侯。
却说魏都洛阳,接到霍弋送来的吕兴归顺上表,魏相国司马昭大喜。

九月十四日,以魏帝名义下诏封吕兴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封定安县侯,命其便宜从事。司马昭同时以魏帝名义下诏假霍弋节,以其遥领交州刺史,命其便宜选用长吏。
司马昭派人将霍弋、吕兴的任命诏书送往南中。霍弋接到诏书后,便上表以建宁人爨谷为交趾太守,命其带上魏帝任命吕兴的诏书,率军去援交趾。
爨谷率牙门将军建宁人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熊、李松、王素等部曲往交趾进发,在途中宿营时得到消息:吕兴内部发生内讧,功曹李统杀死吕兴,交趾大乱。
爨谷于是命军队立刻拔营,火速前进,赶赴交趾平叛。爨谷抵达交趾后,抚和初附,迅速平定叛乱,稳定了交趾形势。司马昭接到霍弋的上表后,正式任命爨谷为交趾太守。
十月初一,司马昭以吴主孙皓初立,决定派人去东吴招降。相国参军事徐绍、水曹掾孙彧,二人都是吴国旧臣,在昔日寿春之战时降魏,其中孙彧还是孙权族人,司马昭觉得此二人是合适的出使人选。
于是司马昭招来徐绍、孙彧二人,任命徐绍兼散骑常侍,加奉车都尉,封都亭侯;孙彧兼给事黄门侍郎,赐爵关内侯。以二人为正副使,南还吴国,宣扬国命,告喻吴人。
司马昭又修书一封,让徐绍、孙彧捎给孙皓,并送马、锦等物,以示威怀。又让徐绍等所赐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悉听自随,以明国恩,不必使还,以开广大信。二人辞别司马昭,率家小随从,南下往吴国去了。
此时的吴都建业,孙皓仍在忙于巩固内部局势,十月初,孙皓封孙休的太子为豫章王,次子为汝南王,三子为梁王,四子为陈王。
孙皓又立妃滕氏为皇后。这滕皇后,乃是已故太常滕胤族女,其父滕牧,官五官中郎。孙皓十七岁时被孙休封为乌程侯,聘滕氏为乌程侯妃。
孙皓又命人以礼重新改葬了姑母朱公主孙鲁育,朱公主也是朱太后的生母。
孙皓痛恨当年叔叔孙霸与父亲孙和争位,将孙霸二子吴侯孙基、宛陵侯孙壹全部削去爵位,与他们的祖母、即孙霸的生母谢姬一同徙往会稽郡乌伤县。
孙皓的暴虐行为日趋明显,朝廷上下失望。濮阳兴与张布二人私下议论,甚是后悔迎立孙皓为帝。
此事很快被万或知晓,万或趁机在孙皓面前进濮阳兴与张布的谗言,孙皓闻听大怒,决定罢黜二人。
十一月初一日早朝,濮阳兴、张布刚来到朝堂,即被两边的武士拿下,孙皓痛斥二人谋逆,以罪徙往广州。
孙皓不解恨,又命人去路上追杀二人,并将二人三族全部夷灭。孙皓听说张布之女貌美,命人将其掳来。张布之女被带来,孙皓一见,果然国色无双,当即封张氏为美人。
此后,对张美人宠幸有加。一日孙皓问她:“你父亲在哪?”小女答道:“被贼人所杀!”孙皓大怒,命人将张美人乱棒打死。
但之后孙皓又思念其美色,后悔杀死张美人,于是令能工巧匠以木头刻出张美人形象置于座旁。十二月,孙休被安葬于定陵。
孙皓又封滕皇后的父亲滕牧为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滕牧,本名滕密,因与朝臣丁密重名,更名为滕牧,而丁密避滕密之名,更名为丁固。
不久,司马昭所派使者徐绍、孙彧抵达建业,孙皓接见了二人,二人陈说时势利害,以申喻孙皓。
二人又将司马昭的书信交与孙皓,孙皓观看,只见信中写道:“结欢弭兵,共为一家,惠矜吴会,施及中土,岂不泰哉!此昭心之大愿也,敢不承受。若不获命,则普天率土,期於大同,虽重干戈,固不获已也。
孙皓观信后,便留徐绍、孙或二人住了下来。此后数十日,孙皓未再理会此事。
转眼到了元兴二年三月,孙皓才又召见徐绍、孙彧二人,派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为使者,带着孙皓给司马昭的回信,随徐绍、孙彧二人去洛阳。
纪陟,字子上,丹阳秣陵人,乃吴尚书令纪亮之子;弘璆,丹阳曲阿人,其祖父弘咨是孙权的姐夫,其祖母孙氏是孙权的姐姐。二人同徐绍、孙彧一行人北行,徐绍在路上一直称美中原。
徐绍等一行人行至濡须。随行人中有孙皓安插监视诸人的心腹,将徐绍言行派人报与孙皓。
孙皓闻听大怒,立刻派人将徐绍召回。徐绍回到建业后,即被孙皓斩首,随其回到东吴安家的家眷全部迁徙到建安。

四月,蒋陵传说有甘露降下,孙皓于是改元甘露,当年改为甘露元年。
却说纪陟、弘璆与孙或一行人北上进入魏国境内,纪陟、弘璆二人细心询问魏国的避讳与沿途风俗。
这日到了寿春歇息,寿春守将王布设宴招待吴国使团一众人。王布有心想向吴人们展示魏国的强大,于是在纪陟、弘璆面前表演了一段骑射功夫,魏国将士们纷纷喝彩。
王布表演完毕,回到席前,故意对吴国使团众人道:“东吴的人士也能像这样么?”纪陟起身从容回答道:“这是军人骑士做的事情,士大夫君子并不做这样的事。”王布听后大为羞惭。
吴国使团一行人离了寿春,继续北上。这日,终于抵达魏国国都洛阳城。
魏帝接见了他们,陪臣询问道:“你们来时吴王怎么样?”纪陟答道:“来时皇帝车驾亲临,百臣跟随,膳食无恙。”
随后,司马昭接见二人,二人献上孙皓的回信。
司马昭观信,见信中写道:“寡人无德,顺承皇统,想与贤良之士共同拯救乱世,而由于道路阻隔没有实现这一缘份,您的美意真切明显,深沉执着。现派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前来宣明我的诚意。”
司马昭设宴款待他们,群臣毕至,陪臣一一介绍:“这是安乐公,这是匈奴单于。”
纪陟回答:“蜀国国君丧土,为皇帝礼遇,位同三代,没有不感激的;匈奴边远难至之国,为皇帝所包容,亲在坐席,这真是恩威远著啊。”
司马昭又问纪陟道:“吴国的边防守备怎样?”纪陟答道:“从西陵到江都,布防五千七百里。”
司马昭又问道:“边防这么长,恐怕难以坚固。”纪陟回答道:“边防虽长,紧要处不过几处,犹如人虽有八尺之躯没有不受伤的,但防风护寒的地方也只有几处而已。”
司马昭听了大为赞赏,更加礼遇敬重他。于是留纪陟、弘璆等一行人暂住洛阳。
却说吴主孙皓在秋七月时,派人逼杀朱太后,朱太后亡后不在正殿治丧,而在苑中小屋治丧,众朝臣由此知道朱太后非是因疾病而亡,莫不痛切。
孙皓又担心孙休四子将来威胁自己的皇位,于是将四人送往吴小城。孙皓仍不放心,决定要杀掉孙休年长的二子,于是派人去追赶四人,在路上将年长的二子杀死了。
孙皓自从张氏死后,日日思念,于是又问身边的人:“张布还有女儿吗?”身边的人答道:“张布的大女儿嫁给了曾担任卫尉的冯朝之子冯纯。”
孙皓听后当即将冯纯的妻子即张布的大女儿夺入自己后宫并且大为宠幸,封她为左夫人,整日整夜都与她在房中欢宴,自此以后不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