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战潼关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5-02-13 21:00:45

曹操赤壁战败,马超不甘于偏远的凉州,而是步步紧逼,一直压到了潼关,这里离曹操的老巢许都已经不远了。

要征伐汉中,关中是一个首先要跨越的地区,关中并非朝廷所拥有,各路军阀占据其间,若是朝廷大军出动,必然发生惊扰,引起变故。

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令钟繇率军先出河西,声称讨伐汉中张鲁,继而遣夏侯渊、徐晃等出河东西向,声言与钟繇军会合于陇上,实际是以兵威震惙马超。

马超哪会轻易地被曹操蒙骗,当下与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股当地大小割据势力,聚集起十万人马,联合反叛。

马超把事情准备的差不多时,请韩遂出来挑头。马超这样做,考虑的是自己年轻,资历尚浅,所以抬出了父亲的这位结义兄弟。

为了进一步拉拢韩遂,马超对韩遂说:以前钟繇让我对您下手,这种事我哪能干?现在我舍弃了生身之父,以后就拿您当我的父亲看待。希望将军您也舍弃自己的儿子,今后就拿我马超当您的儿子看待(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韩遂有儿子也在邺县,马超怕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动摇。但是韩遂比较犹豫,因为他的反叛意志比马超差得远。

阎行这个时候也劝韩遂不要跟着马超干,但是韩遂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与马超联手。

韩遂对阎行说:“现在关中诸将能不约而同地联合在一起,正好说明这是上天的安排(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马超还想联络益州的刘璋一块行动,可刘璋拿不定主意。

刘璋手下的蜀郡太守王商劝道:“马超这个人有勇力却不讲仁义(超勇而不仁),见利忘义,不可以作为盟友。如果跟他联合,形同于养虎成患。”

刘璋想了想,认为王商说得有理,就拒绝了马超。马超等仗着人马众多,从长安到潼关之间摆出了列营阵,即营寨一个连一个,从长安一直到潼关。

马超等仗着人马众多,从长安到潼关之间摆出了列营阵,即营寨一个连一个,从长安一直到潼关。

正值南方前线周瑜病故,巴丘,襄阳正面已无强敌,曹操便调回了勇将曹仁,命其率军西进,迎向潼关。

曹仁临行向曹操请示作战方略,曹操特意交代曹仁说:“关西兵战斗力很强,到了以后做好防守,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关西兵精怿,坚壁勿与战)。”

曹操手下的智囊们普遍认为关西兵很强悍,习惯用长矛,不派出精锐部队难以与之抗衡(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

但曹操似乎胸有成竹,对大家说:“战斗的主动权在我,不在敌人。他们虽然习惯用长矛,但是我有办法让他们没有用武之地,诸位不信就看着吧(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曹操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解决西部军事问题。为达到这个目的,西部若想长治久安,前提唯有一个:消灭马超,全歼西凉兵!

潼关前线战势明朗:只要马超出动,则曹仁部队全军必危,几乎没有一点抵抗的资格。此种情形对身处前线的曹仁当然体会深刻,而于后方统揽全局的曹操也更是明了:曹仁部队急需增援!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开往潼关。徐晃、张郃、许褚、贾诩等隋征。随同出征的还有曹操的夫人卞氏和儿子曹植。

卞夫人此时身体欠安,到了黄河上的渡口孟津便留了下来。

听说婆婆身体欠安,甄氏因为不能每天向婆婆请安而备感难过,白天晚上不住地哭泣(后不得定省,忧怖,昼夜泣涕),她于是派人骑上快马前去问候。

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卞夫人病情已好转,甄氏不相信:“夫人在家的时候每次犯病都得有一段时间,这次怎么会好得如此快?你们一定是在安慰我!”

甄氏反而更加忧心了,后来卞夫人来笔给她写了信,说病已经完全好了,甄氏才高兴起来(武宣皇后还书,说疾已平复,后乃懽悦)。

后来卞夫人回到邺县,甄氏看见婆婆后表现出一副既悲又喜的样子,让人感动(望幄座悲喜,感动左右)。

卞夫人也哭了,对甄氏说:“你问我的病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常犯,我只是有点小毛病,十几天就好了,不信你看我的脸色!”卞夫人还感叹道:“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呀!”

曹操率领的大军继续向潼关方向开进,很快进入弘农郡。

弘农郡位于如今黄河以南的缘西、陕南一带,与潼关相邻,现在算是前线。曹操认为这里很重要(此西道之要),于是调贾逵过来担任那太守。

曹操在弘农郡召见贾逵,询问如何治理地方(召见计事),贾逵做了汇报。曹操听完之后非常高兴(大悦之)。

曹操甚至对左右说:“假如我们的官员都像贾逵那样,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选,吾何说)?”

河东郡也与潼关相邻,河东郡太守杜幾也是个很能干的人。马超反叛后,河东郡虽然与敌人相邻,但没有人响应叛军(虽与贼接,民无异心)。

曹军开到前线,贾逵那边刚刚上任,还不能打开工作局面,后勤保障大多由河东郡供应。

杜幾的确是个能臣,他把这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到此战结束时,非但没有造成物资上的亏空,反而节余了20多万斛粮食。

曹操专门下令对杜幾进行表彰,并提高了他的品秩。

当年八月份,曹操率军抵达潼关,与马超等叛军隔着关隘扎营相望。关中联军依仗潼关天险与曹操的大军对峙,占据了地利上的优势。

曹操手下将领们认为,应该避其锋芒,沿黄河北上,从河东郡攻击敌军占领的冯翊郡,在那里开辟第二战场。

在当前情况下相持,对曹军无疑有诸多不利,一方面敌人可以趁机完成集结,另一方面相持太久自己一方后勤保障的压力就会增大,运粮通道一旦出了问题,粮草接济不上的局面随时可能出现。

事实上每天都有各部敌军开到,这方面的情报不断呈报到曹操这边来。听到这样的报告,曹操不仅不发愁,反而喜上眉梢(贼每一部到,公抓有喜色)。

众人不解,曹操说:“关中地域广阔,如果各路敌兵依险据守,我们要征讨的话没有一两年不能完成。现在他们自己集中起来,人虽多,但缺少统一指挥,我们趁机一举歼灭,那不就容易多了,所以我感到高兴(为功差易,吾是以喜)。”众将领才恍然大悟。

很快地,曹军就找寻到了,那是河东平原上,可以西渡黄河的蒲阪津渡口。蒲阪津在潼关的北面,由此渡过黄河,再次南向渭河,可以对潼关造成侧翼的攻势。

曹操并不急于渡河,全军压上,造成出进逼潼关的态势,让马超等关中诸军一致认定曹操定是要从潼关突破的假象。

私下里,曹操却是派出了徐晃与朱灵二将率领四千精兵,乘着夜色,悄悄地从蒲阪津渡口渡过黄河,在河西岸扎营立寨,以策应大部队的行动。

闰八月,当徐晃的先头部队在河西岸站住脚后,曹操的大军也开始的渡河了。

曹操的计谋,马超还是有所警觉,他对韩遂说:“我们应该于渭水北面布置兵马抵御曹军,这样下去,不用二十天的时间,河东的粮食吃完,他们就会主动撤退了(宜于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

马超的建议,韩遂大体上还是同意的,但他觉得这样还不完善,保险起见,他补充道:“可以让他们尽情渡河,等他们渡到一半的时候,在给予他们一击,这不是更好吗(可听令渡,宽于河中,顾不快耶)?”

当关中联军将领梁兴带着五千步骑来到河西岸,碰上的正是早有防备的徐晃所带部队,以逸待劳下,前来阻击的关中军被打得大败而归。

接到报告,马超这一回真急了,他不再跟韩送商量,带者自己的人马立刻追击过来。这时候,曹军大部分人马已经谈过了黄河,还有一小都分在河的这面,情况异常危急。

曹操先让士兵乘船过河,自己却是只带着虎贲部队大约一百多人在南岸断后,前队的兵马刚渡过,马超就来了。

一时间,漫天的箭雨,扑天遮地般涌向曹军阵营,死伤非常惨重。危机时刻,张郃、许褚等将领急劝曹操下船(张邻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

曹操并不为这突如其然地袭击所震撼,表面上根本就看不出他的任何异样,反是依然好有雅致地坐在胡床(马扎)上指挥着军队的布防与渡河。

军令还不及发出,那马超的长矛铁骑却如同一道激流直冲曹操而来,曹军的外围亲卫纷纷溃散。

只一眨眼的工夫,马超已率军扑到了曹操近前,曹操身边的“虎士”己经慌乱地开始了殊死抵抗,怎奈无人是那马超的对手,交手之间,纷纷中枪落马,虽然前仆后继,却只能略缓马超的前扑速度而已。

眼见得曹操本人即将成为马超的猎物,许褚一看势态不对,一把扯过曹操,强拉到背上,跳到河边的一艘船中。

张郃率剩余“虎士”竭力阻挡马超的突击,死战不退。许褚扶着曹操上了船,马超军队依然得势不饶人,在后紧紧追赶,曹军争先恐后不断涌向渡船。

木船难以承受众人的重量,眼看着就有翻船的可能。情急之下,许褚拔出腰上宝剑一顿乱砍,才阻止了攀爬上船的人。

更为倒霉的,船上的桨叶给丢了,许褚不容细想,以右手作为木桨,拼命地划动起来。船离开岸边,开始慢慢向前行,渐渐地驶向江心。

岸上张郃身边已经没有了任何步卒骑兵,早已被马超的万余步骑长矛给捅了个七零八落,死伤殆尽,张郃舍命冲向乱军。

幸喜小舟中的曹操已被马超发现,马超高声大喝:“曹贼!哪里走?”引得八方响应,众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河面之上,张郃幸免于难,冲出了重围。

但河中曹操的情形却顿时危急,随着岸上马超的枪尖挥动,箭雨飞向了曹操的小舟。河面不宽,尽在西凉军弓弩射程之内,许褚及时抢过了一具马鞍,护住了自己与伏在舟中的曹操。

当时黄河的水流很急,船行较慢,只是刚划出四五里,马超的骑兵便追了上来,在岸边对着船只就是一阵猛射,箭下如雨,一时也不停歇。

校尉丁斐见到事情紧急,也顾不得许多,把供应军队所需的牛马,全都赶了上来,放逐到河岸边。

马超的军队一见到牛马,注意力被转移,一时乱了阵脚,正好让曹操得以安全渡过黄河。有惊有险的经历过后,看见曹操平安归来,大家悲喜交集,很多人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至见,乃悲喜,或流涕)。

曹操虽然受了惊吓,但看起来仍然满不在乎,笑道:“今天差一点让马超这小子给算计了(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现在,渡过黄河的曹军主力暂时摆脱了敌兵的追击,可以从容来到蒲阪津,在这里西渡黄河,从侧面向潼关守敌包抄过去。

这时,云集在此的曹军多达数万人,但发现此地有一个较为致命的问题,那就是道路状况很差,很难满足这么多士兵、马匹、后勤运输车辆来回调动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命人短时间内在黄河西岸一侧筑起一条甬道来。就是在路的两边筑起墙来保护道路的安全,是一种全封闭的道路。

甬道的建成,有效地抵挡了敌人的袭击,最后大军顺利推进到渭口,即渭河与黄河交汇处。

曹军主力在渭河北岸,马超等关中联军在渭河南岸。曹操率军绕了一个大圈,到了潼关的后面,关中联军控制的天险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两军隔渭河而对,曹操派人乘船渡渭河,并在渭河上架起浮桥(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

一天夜里,通过浮桥运兵过河,分兵在渭河南岸扎起营寨。直到这时候,关中联军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两面对敌的困境中,马超聚集队伍乘夜攻营。

曹操预先所布置下的伏兵四出,将马超打得大败而回。这时的关中联军已经没有了更多的选择,马超等人只得放弃潼关,退到渭水的南岸。

0 阅读:3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