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年轻人一边调侃着“如果吃屎给钱我能吃到马云破产”,看似对利益颇为看重,另一边却毫不掩饰对“送礼式”人情世故的厌恶。这背后的缘由,着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回溯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社会结构历经巨大变迁。那时,权力和财富的分布相对分散,领导、老板、老师或前辈,很可能凭借自身资源,助力你在事业上一路攀升。在这种情况下,送礼作为人情世故的一种表达,能够实实在在地换来机遇。比如,送一份用心的礼物给前辈,可能就会得到前辈毫无保留的技术指导,还能借此结识行业内的重要人物,进而获得更多晋升机会。因此,人情世故在当时被视作通往成功的有效途径,备受人们重视。除此之外,年轻人在接触“送礼式”人情世故时,常常遭遇糟心事。当自身没什么可被利用的价值时,根本接触不到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更糟糕的是,有时出于礼貌与善意送的礼物,反而会吸引来一些居心不良的人。
我认识一位刚步入职场的博主,初入公司时,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她决定给几位女同事送点小礼物。在挑选礼物时,她精挑细选,最后看中了SE的一款吐司包。这款包设计简约时尚,软乎而且容量适中,日常上班所需的手机、化妆品、文件等都能轻松装下。它的肩带长度可以自由调节,无论是单肩背还是斜挎都非常舒适,背上它整个人的气质都提升了不少。她想着女孩子们应该会喜欢,就咬咬牙买了几个送给同事。
可没想到,这几个同事却把博主的善意当成了理所当然。工作中,各种杂活都丢给她,还总是让她帮忙加班。博主忙得晕头转向,工作成果却被同事们拿去邀功。有一次,她无意间听到她们在背后嘲笑自己傻,说送个包就想讨好大家,还把她当成免费劳动力。这让博主对“送礼式”人情世故彻底寒了心。
在这样的经历面前,不能怪年轻人不重视“送礼式”人情世故,这实际上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无奈之举。毕竟没人愿意成为被随意消耗和伤害的“冤大头”。不过,“送礼式”人情世故并非毫无价值。虽然如今靠送礼实现阶层跨越不太现实,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恰当的送礼行为,依然能为我们带来诸多好处。在工作上,给同事送一份贴心的小礼物,能增进彼此的关系,让项目推进更加顺利;在生活里,给朋友、邻居送上合适的礼物,遇到困难时也能多一份照应。
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应把送礼这种人情世故想得过于功利。不要总期望通过送礼获取巨大利益,而是将其作为建立真诚关系的方式。挑选礼物时,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像SE的这款斜挎包,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既实用又能表达心意。也许送一两次礼物看不到明显回报,但长期坚持,用真诚的心对待他人,你会发现身边围绕着一群真心相待的人。当你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当你开心时,也能有人与你分享喜悦。
所以,年轻人不妨试着以更积极的心态看待“送礼式”人情世故,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不过分功利,也不盲目抵触排斥,用合适的礼物传递自己的真诚与善意,相信你收获的会远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