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 3 月 30 日通报称,俄军对乌克兰安全局和乌克兰情报总局特种部队临时部署点发动了导弹袭击,造成乌军及外国雇佣兵约 170 人死亡。该消息经由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报道,其信息源自俄罗斯国防部官方发布 。
在此次袭击行动中,俄军动用了 “伊斯坎德尔” 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 为单级固体导弹,全长 7.2 米,弹体最大直径 0.95 米,起飞重量 3800 千克,可携带核弹头或 480 千克的常规弹头,每个发射装置可同时安装两枚导弹,最大射程据信可达 480 千米。其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和景象匹配制导等多种制导方式,命中精度极高,单独使用惯性制导时,在 280 千米距离上的圆概率偏差约为 30 米,组合使用惯性制导与景象匹配制导时,圆概率偏差理论上小于 2 米 。导弹还配备集束式、穿甲式、破片杀伤式等多种类型战斗部。
凭借着卓越性能,“伊斯坎德尔” 导弹在此次袭击中展现出强大威力。当导弹飞抵临时部署点上空,战斗部起爆,释放出巨大能量。若采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爆炸瞬间产生的大量高速弹片呈散射状向四周飞射,所到之处,人员被轻易击中受伤甚至丧命。若是集束式战斗部,会在空中分散出众多子炸弹,覆盖更大范围,对部署点内密集的营房、装备等造成大面积损毁,极大地扩大了杀伤范围与破坏效果。
袭击发生时,临时部署点内人员密集,乌军及外国雇佣兵有的在营房休息,有的在讨论作战计划,还有的在周边执行警戒任务。导弹命中后,引发连环爆炸,火光和浓烟冲天,建筑物被严重损毁,大量人员伤亡。
此外,俄罗斯国防部 3 月 30 日还宣布,通过成功的军事行动,俄军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扎波罗热定居点,这一消息由新华社等媒体报道,消息源同样来自俄罗斯国防部声明 。塔斯社援引俄军方消息报道说,在控制扎波罗热定居点后,俄军在该段战线的据点得以扩展,这将为俄军带来更多战术优势。
同一天,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前线地区发生了 223 次战斗。乌军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还持续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其空军、导弹部队和炮兵对俄军 5 处人员、武器和军事装备集中区以及 1 个指挥所发动了袭击。乌克兰哈尔科夫市长捷列霍夫也于 30 日通报,29 日晚哈尔科夫市遭俄军无人机袭击,截至目前已导致 2 人死亡、35 人受伤,哈尔科夫市一处医疗设施、27 栋住宅楼等受损,此消息由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媒体报道,信息源于哈尔科夫市长官方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