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译文
道没有实质,是虚空,因此对于万物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
宇宙中的虚空之处都可以看做是道,所以道可以曲受万物,容万物。
而道无论容多少物,依然能保持自身整体完整,能够全,这就是“曲则全”。
同样,道之虚空,与万物交汇之处是弯弯曲曲的,由万物的形态而确定道的形态。因此,道对于万物没有任何的偏私,是一视同仁的。这就是“枉则直”。
由于万物有具体的形态,万物占有了空间的一部分,反而将道挤压的凹陷,叫做洼。但同时,道不与万物争空间,反而能够充盈于天地之间。这就是“洼则盈”。
道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长久以来,都没有变化过,看上去是旧的,但每时每刻又以新的形状出现。这就是“弊则新”。
道就是一种样子,而不同于万物有无数的样子,看上去很少,但是却能够与万物相连,得到万物的回馈。这就是“少则得”。
而反过来,如果道有许多种形态的话,就会迷乱不清了。这就是“多则惑”。
所以说圣人把心沉入道中,抱道不离,并效法道来治理天下。
圣人是如何效法道治理天下的呢?
圣人以道的视角看天下万物,脱离了自我身体的局限,所以能做到明澈万物。这就是“不自见,故明”。
同时,圣人脱离了自我的成见,对万物没有偏私,做到这点的圣人反而会彰显出与众不同。这就是“不自是,故彰”。
圣人不会去损毁自己,同样也不会对万物有损伤,这就是最大的功绩。这就是“不自伐,故有功”。
圣人也不认为自己掌握了天地规律,而去干涉万物,则万物都会与之相连接,从而保有天下。这就是“不自矜,故长”。
只有做到这些,就如同道一样不与万物相争,不与万物相撞,所以天下还能有什么可以与圣人相争呢?这就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时候人们所说的,曲受万物反而能够全容万物,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这就是“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道能全容万物,则万物皆归于道,圣人能够全容万物,则圣人同归于道。这就是“诚全而归之”。
思考
本章主要讲了道的特点以及圣人的内心是如何同于道的。
学习本章,我有两个发现。
第一个发现:这章老子提出了“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我就想,为什么老子不说“自己抱一为天下式”呢?
老子做为《道德经》的创作者,他已经写了这么多介绍道了,按理说,对道的理解应该没有人能够比的上他了,为什么他还要提出一个圣人的概念呢?
通过思考我认为,老子提出圣人的概念,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对于道的理解,对于道的运用,是不如圣人的。
但是,老子却看到了圣人的高超境界,为了更好的诠释这种高超境界,所以提出了圣人的概念。
第二个发现,老子这章提到的“曲则全”并不是老子的原创,而是老子从更早的记载中学习来的。因为老子讲“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第三个发现,后世对于“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理解都太弱鸡了。
通篇来看,老子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概念“道”,以及一个处于极高境界的“圣人”,圣人内心齐同于道,在这种情况下,圣人像道一样不争,因为天下像归复道一样,归复圣人。天下没有什么能够再与圣人相争了。
反观现在的一些解释,说《道德经》教育我们要懂得谦让,不争不抢,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样的解释,太傻了。
综合来看,本章提出的境界非常高,按照老子说的,圣人是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问题是,我们普通人能够达到吗?
到了那个境界就是圣人,圣人是境界的象征,不是身份的象征,凡人也可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