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很多人看古装剧,都会看到秀才这个称呼,而影视剧中的秀才,往往是那种穿着一身破旧书生服,背着一卷书四处应试的可怜模样,甚至有些剧里,秀才因为考不上举人,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整天被人嘲讽不堪。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秀才”,到底在古代算个什么身份?难道就真的只是个“书呆子”吗?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古代的秀才,远远不是我们今天想象中的“学历低,地位低”的形象,如果非要拿现代的学历跟秀才做对比,那简直可以说是“相当于研究生甚至博士”的水平!
秀才是个啥?最早提到“秀才”这个词的,其实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左传》里,齐国的管仲就提过“秀异之材”,意思就是那些特别聪明有才的人,是国家的栋梁。
那时候的秀才,其实跟我们今天理解的“考上”的意思不一样,更多是指有才华的人。
到了汉代,秀才的身份有了点变化,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地方官员每年得推荐那些德才兼备的人给朝廷,推荐上去的人就叫秀才。
但在汉代,秀才并不是只看学问,还要看品德,特别是孝顺,也就是说光会读书不行,得是个“好人”,才能被推荐。
可见秀才这个身份在当时已经不简单了,一个被地方官员推荐上去的秀才,完全有机会进入仕途,改变命运。
但有趣的是,到了魏晋南北朝,秀才的选拔开始被“门第”限制了,你出身不好,哪怕学问再好,品德再高,想成为秀才也难上加难,似乎从那时开始,寒门子弟的路就越来越窄了。
到了隋朝,事情有了大变化,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秀才变成了一种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的身份,真正成为了学子的目标。
但隋朝的秀才考试难度极高,几乎没人能考中,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秀才,已经不是随随便便能当的了。
隋朝的科举制确立之后,到了唐朝,秀才考试的难度依然没降低,唐太宗时期,科举改革,秀才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考试科目,可即便如此,能考中秀才的人依然少得可怜。
考试难在哪儿呢?难在不光要学问好,文采还得出众,诗词、文章都要写得一流,才能算得上合格。
唐朝的秀才科目虽然是最高的,但通过率实在太低,唐高宗干脆就废除了秀才科,大家转而去追求其他科目,比如进士科、明经科。
于是秀才这个身份慢慢地不再是“学术巅峰”的代名词,更多的人开始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仕途。
到了明清时期,秀才的身份又发生了变化,这个时期的秀才,变成了科举制度中的基础功名,类似于科举考试的“入门资格”。
为了成为秀才,考生们必须通过童试,也叫岁试,考试内容依然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通过岁试的人,才能获得“秀才”这个称号,之后才能继续参加乡试和会试,进而冲击举人、进士。
明清时期,秀才的考试竞争异常激烈,据史料记载,每次岁试的考生可能有几十万人,但最终能考中的却只有两万人左右,录取率极低。
对于那些寒门子弟来说,成为秀才意味着摆脱农耕生活,进入士人阶层,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秀才一旦考上,虽然只是科举的起点,但社会地位已经不低了。
秀才不仅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甚至还能享受法律上的优待,如果犯了法,判刑也会比普通人轻一些。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秀才在考不上举人之后,往往会选择在地方上当教书先生,或者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
因为学识渊博,他们在当地备受尊重,甚至有些秀才还能利用自己的功名替地主规避赋税,在地方事务中有相当的话语权,可见秀才并不是简单的“书呆子”形象,他们在地方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秀才并不简单既然说秀才“相当于研究生甚至博士”,那咱们得看看,这秀才到底难在哪儿。
首先明清时期的秀才考试内容非常严格,基础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考生不仅要熟读,还得能背诵这些经典,并且对其中的含义有深入理解。
光这一点,就已经把大多数人卡在了门外,要知道古代的读书人并不像今天有那么多学习资源,很多时候,他们只能靠自己苦学,甚至通宵达旦地背书。
更难的是,秀才考试要求考生写出几千字的文章,而且文章必须切题、文采斐然,不能有一点偏差。
这种文章叫“八股文”,是一种极为规范化的写作形式,考生得在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中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而且文章写得好还不够,考试中每个字、每个词的用法都得准确无误,稍有疏忽就可能折戟沉沙。
再加上科举考试本身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读书人在科举路上花费了数十年,可能一辈子也只能停留在童生的阶段。
整个清朝有46万秀才,15万举人,而进士只有26846人,这个比例已经说明了问题,成为秀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能通过进一步考试的更是凤毛麟角。
正因为秀才考试如此难,秀才的社会地位也相当高,在明清两代,秀才不仅可以享受免除赋税和徭役的特权,还能在法律上得到优待。
其实很多人把秀才和现代的高中学历甚至本科毕业生相比,但实际上,秀才的学识水平要远超现代的高中生或者本科生。
秀才的学问不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他们还得精通诗词歌赋,擅长写作八股文,文章技法要非常高超。
古代社会,文盲率极高,而秀才作为知识分子,代表了社会的文化精英,他们的学识水平和现代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相比,毫不逊色。
而且秀才不仅仅是“书生”,他们有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影响力,很多秀才通过进一步的考试成为举人、进士,走上仕途,成为地方官员,甚至进入朝廷担任高官。
如果我们把秀才和现代相比,可以说他们是地方上的知识精英,类似于现代的名校毕业生,甚至院士。
说到秀才,大家可能会立刻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范进考了几十年,好不容易中了举人,结果喜极而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举考试对古代人来说,简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来说,成为秀才就像是握住了一根通往仕途的绳索,哪怕再难,也得拼尽全力去抓住。
古代社会阶层固化,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非常艰难,而科举制度恰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只要考上了,就可以跻身士人阶层,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范进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反映了无数读书人的真实心态,他们为了改变命运,愿意一辈子在科举的路上努力奋斗,哪怕最后只能停留在秀才这个阶段,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以看出,秀才绝对不是影视剧中那个“考不上举人、进士”的可怜角色,相反,秀才在古代社会有着极高的学识水平和社会地位,成为秀才是无数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古代的秀才,完全可以与现代的研究生、博士相提并论,他们的学问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
所以别再被影视剧误导了!秀才,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参考资料:
1.余兰兰. “秀才”与古代人才选拔制度[K]. 文史博览(理论), 2009 年 5 月.
2.秀才的由来. 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