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由吴王阖闾领导,孙武和伍子胥指挥3万吴军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郢都的战役。
此战是春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以少胜多最经典也是最悬殊的战役。
与后世耳熟能详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不同。
柏举之战最大的特点是进攻战、运动战,吴国以绝对弱势的兵力深入当时最强大诸侯国楚国腹地,一举歼灭楚军,直捣郢都,楚昭王落荒而逃,楚国险些亡国。
孙武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运用因地制宜、迂回奔袭、后退疲敌、深远追击的灵活战法取胜,从此一战封神,奠定中国武圣之名。
战役背景:吴楚半个多世纪的争斗史关于吴国,相传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所建,主要在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大致位于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
当时的江南地区还是一片待开发的荒蛮地区,与今天繁华富庶的长三角远远不搭边,直到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后才开始崛起。
而他的邻居,位于江汉平原及长江中游流域的楚国已成为问鼎中原、笑傲群雄的诸侯霸主。
中原的另一大国晋国为与楚国争霸,主动联系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等军事技术,同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也带到这里。
毕竟吴晋两国同为姬姓,同门同种,一起打击芈姓“蛮夷”楚国再合适不过了。
而吴国在晋国的帮助下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并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的霸权。
此后近60年时间里,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战争,吴楚之间互有胜负,吴国略占优势。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继位,阖闾是一位有野心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为国相、齐人孙武为将军,开启富国强兵之路。
他一边大力发展生产,一边操练军队,还将都城迁到姑苏(苏州),吴国国力蒸蒸日上。
与之相对应的是楚国逐渐走向下坡路,楚国与晋国争霸百年后落入下风,公元前516年楚昭王继位,吏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吴楚国力一升一降,让阖闾产生伐楚念头,但孙武、伍子胥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实力仍很强,以吴国目前的情况很难较量。
经过权衡,阖闾听取孙、伍建议,实施疲楚战略,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骚扰楚军,以一部人马牵制楚军全军出动。
从前512年,吴国轮番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致使楚国在北边面对晋国强大军事压力的同时,还要应付吴军。
楚国人力物力被大量耗费,国内空虚,楚军将士疲于奔命,这为柏举之战创造绝佳外部条件。
吴军倾巢伐楚,孙武出其不意,因地制宜公元前506年,晋国率领中原十八个诸侯国攻进楚国境内,重创楚军离去。
吴国看准时机,于当年冬天伐楚,吴王阖闾亲自挂帅,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统领全国三万大军倾巢出动,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
按照原定计划,吴军将沿淮河进入一马平川的南阳盆地,随后走汉江水路,深入楚国腹地,绕过大别山,直取楚国都城郢都(湖北荆州)。
然而当吴军溯淮水西进至安徽凤台时,孙武突然改变原定计划,舍弃水路改走陆路,进军路线由向西改为向南。
要知道,吴军向来擅长水战,如今扬短避长着实令人不解,伍子胥问其意图,孙武答道:
“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然而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我军优势难以发挥,而楚军必然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
众将领均拍手称快,随后孙武挑选三千五百名精兵为前锋,迅速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不出数日抵达汉水东岸,直逼郢都。
吴军部队犹如神兵突降,楚军毫无准备,朝廷上下一片惊慌,楚昭王仓皇之下,临时拼凑军队应敌,命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前往抵御。
沈尹戌在判定形势后认为,楚国兵力分散在全国各地,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不过吴军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匮乏,一定渴望速战速决。
楚军应利用吴军这一弱点,以逸待劳,发挥军队众多的优势予以围歼。
他建议子常率楚军主力正面设防于汉水,而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迂回吴军的侧背,毁其战船,断其归路。
这样一来吴军一定军心大乱,然后两军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
沈尹戌的计划其实非常完美,此时孙武主力尚未达到,以楚军的兵力完全可以解决吴军先锋部队。
子常起初也同意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在沈尹戍北上后,子常身边近臣进谗言,如果按照沈尹戌的计划,其功劳势必在己之上,届时令尹(楚国宰相)之位难保,所以不如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抢占首功。
子常最终听信谗言,不顾沈尹戍的进攻方案,擅自率军渡过汉水,向吴军发起进攻。
就这样,史上吴国最悬殊以少胜多之战在子常的配合下完成。
吴军大破楚军直捣郢都,奠定南方霸主地位,孙武一战封神面对气势汹汹杀来的楚军,吴军采取避其锋芒、后退疲敌、后发制人的策略,然后再寻机决战机会。
所以吴军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子常以为吴军怯懦,率军直追,一路追到小别山至大别山中间的地段。
此时的楚军士兵人困马乏,而吴军则利用地形优势,以逸待劳,如今攻守易型、优劣转换,楚军陷入被动,而吴军也不再后退。
两军很快展开厮杀,吴军三战三捷,楚军狼狈逃窜,自知羞愧的子常不敢退回汉水,只得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列阵,准备再战。
率领吴军先锋的夫概认为楚军军心涣散,子常不仁不义,上下失和,正是克敌机遇,于是先发制人,率军趁夜色主动出击,直闯楚军大营,楚军几乎一触即溃。
随后阖闾率主力投入战斗,楚军顷刻土崩瓦解,子常不敢回国,只得逃往郑国。
群龙无首的楚军更加涣散,纷纷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跟随楚军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
此时的吴军停下进攻脚步,而楚军急于求生,争相渡河,夫概乘其半渡而击,歼灭、俘虏楚军大半。
另一边的沈尹戍得知子常主力溃败,迅速赶来救援,虽然说沈尹戌职位低于子常,但论打仗不知比他强多少倍。
沈尹戌迎头赶上后向吴军发起进攻,夫概猝不及防,被打的落荒而逃,就在楚军反败为胜之际,孙武已率主力赶到,将沈尹戍部包围。
尽管沈尹戍左冲右突,奋勇冲杀,但仍无法冲出包围,眼见大势已去,沈尹戌不免长叹,绝望之下自杀殉国。
彻底失去主帅的楚军就只剩下惨败溃逃了。而吴军则一鼓作气,又连续五战五捷击败楚军,兵锋直达郢都。
楚昭王闻听前线兵败如山倒,几乎被吓破胆,不顾大臣劝阻,带少量亲信西逃,郢都防御彻底崩溃。
前506年末,吴军攻入郢都,柏举之战最终以吴军胜利而告终,持续六十多年的吴楚之争也告一段落。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规模最宏大、影响最深远的战役。经此一战吴国声威大振,同时也奠定孙武武圣的称号。
正如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子说: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至于楚国,前505年虽然在秦国的帮助下复国,但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