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河南府孟津县有座小镇,名叫北邙镇。镇子不大,却地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会经过此地,故而镇上的生意颇为兴隆。
镇西头有家豆腐店,店主姓孙,人称孙老汉。孙老汉年过五旬,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孙翠花。这孙翠花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且心灵手巧,温柔贤惠,尤其做得一手好豆腐,故而人称“豆腐西施”。
孙老汉老伴去世得早,父女俩相依为命,靠卖豆腐为生。这孙老汉是个老实人,不善言谈,孙翠花却是个能说会道的姑娘,故而父女俩一个负责做豆腐,一个负责卖豆腐,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且说这日清晨,孙老汉父女俩早早起床,开始忙碌起来。孙老汉负责磨豆腐,孙翠花则负责烧火煮豆腐。不多时,一锅白白嫩嫩的豆腐便做成了。
随后,孙翠花将豆腐切成小块,装在篮子里,用扁担挑着,到镇上去卖。镇上的百姓都知道孙翠花卖的豆腐好吃,故而纷纷前来购买。不到晌午,一篮子豆腐便卖光了。
孙翠花收了钱,数了数,足足有二两银子,心中十分高兴,蹦蹦跳跳地往家走。走到镇东头时,忽然听到一阵吵闹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正围在那里,不知发生了何事。
孙翠花好奇心重,便放下扁担,凑上前去观看。只见人群中,一个年轻后生正和一个老汉争吵。那后生二十来岁,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只是衣衫褴褛,十分落魄;那老汉六十多岁,满脸皱纹,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几分精明。
只听那老汉道:“我说小伙子,你撞坏了我的菜筐,还想一走了之吗?”
后生道:“老人家,明明是你撞了我,怎么反说我撞了你?”
老汉道:“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会讹你吗?你瞧瞧,我的菜筐都撞坏了,你得赔我!”
后生道:“我没钱赔你!”
老汉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伸手便去揪后生的衣领,道:“没钱赔?那休想走!”
后生也不甘示弱,伸手便去推老汉。两人你推我搡,争吵不休。围观的人纷纷劝说,却无人敢上前拉架。
孙翠花在一旁看得真切,见那后生不似说谎之人,心中便已猜出了几分,暗道:“这老汉定是见那后生衣着寒酸,故意讹诈于他。”
想到这里,她走上前去,对老汉道:“老人家,你口口声声说他撞坏了你的菜筐,可有人证?”
老汉闻言,一愣,道:“这……这……”
孙翠花道:“既无人证,你如何说他撞坏了你的菜筐?我看分明是你撞了他,想讹诈于他!”
老汉一听这话,顿时恼羞成怒,道:“你这小丫头片子,胡说什么?我何时撞了他?”
孙翠花道:“你若没撞他,为何揪住他不放?”
老汉道:“他撞坏了我的菜筐,我为何不能揪住他?”
孙翠花道:“他若真撞坏了你的菜筐,你让他赔你便是,何必这般大动干戈?”
老汉一听这话,顿时哑口无言,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孙翠花见状,对那后生道:“这位大哥,你莫怕,他不敢把你怎样。你且说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后生道:“我乃山西洪洞县人氏,名叫赵大海,家中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流落至此。我本想去洛阳投奔亲戚,不料行至此处,被这老汉讹诈。”
孙翠花闻言,心生怜悯,道:“赵大哥,你且稍等片刻,待我去买几个菜筐赔他。”
说罢,她转身到旁边摊位上买了三个菜筐,走到老汉面前,道:“老人家,这三个菜筐足够赔你了吧?”
老汉见状,心中十分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接过菜筐,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的百姓见老汉走了,纷纷散去。孙翠花对赵大海道:“赵大哥,你如今身无分文,如何去得洛阳?不如先到我家暂住几日,待凑些盘缠再去不迟。”
赵大海闻言,十分感动,道:“多谢姑娘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
孙翠花道:“赵大哥客气了,你且随我来。”
说罢,她挑起扁担,带着赵大海往家中走去。回到家后,她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孙老汉。孙老汉也是个心地善良之人,见赵大海可怜,便让他在家中住下。
自此以后,赵大海便在孙老汉家中住下,每日跟着孙老汉做豆腐、卖豆腐。他为人勤快,做事利索,孙老汉十分喜欢他。孙翠花也对他颇有好感,两人一来二去,渐渐产生了感情。
这日傍晚,孙老汉做完豆腐后,对赵大海道:“大海啊,你在我家住了也有些时日了,不知你何时去洛阳投奔亲戚?”
赵大海闻言,沉默片刻,道:“不瞒老伯说,我根本没有亲戚在洛阳,我这么说,只是想有个落脚之地。”
孙老汉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道:“那你……那你为何不早说?”
赵大海道:“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怕说了实话,你们会赶我走。”
孙老汉道:“唉,都怪老汉我多嘴,问及此事。不过你放心,既然你在我家住下了,便是我家的人,我不会赶你走的。”
赵大海闻言,十分感动,道:“多谢老伯收留之恩,我赵大海没齿难忘。”
孙老汉道:“你莫说这些客气话了,老汉我看你是个实诚人,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赵大海道:“老伯请讲。”
孙老汉道:“老汉我膝下只有一女,名叫翠花,如今已到了婚配的年纪。我看你是个可靠之人,想将你招赘入门,不知你意下如何?”
赵大海一听这话,心中十分欢喜,道:“老伯,我……我愿意!”
孙老汉闻言,哈哈大笑,道:“好好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待选个吉日,你们便成亲。”
赵大海道:“一切都听老伯安排。”
说罢,他转身走出屋外,来到院中,只见孙翠花正在洗衣服。他走到孙翠花身边,道:“翠花,老伯说要将我招赘入门,你……你愿意吗?”
孙翠花闻言,脸颊绯红,低声道:“我愿意。”
赵大海一听这话,心中十分激动,一把将孙翠花搂在怀里,道:“翠花,我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孙翠花依偎在赵大海的怀里,道:“大海哥,我相信你。”
自此以后,赵大海和孙翠花更加恩爱,每日一起做豆腐、卖豆腐,日子过得十分甜蜜。
转眼到了成亲的吉日,孙老汉请来了镇上的亲朋好友,摆了十几桌酒席,为赵大海和孙翠花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孙老汉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且说这日清晨,孙老汉早早起床,开始磨豆腐。赵大海和孙翠花也起了床,洗漱完毕后来到院中,开始帮忙。不多时,一锅白白嫩嫩的豆腐便做成了。
随后,赵大海挑着豆腐,和孙翠花一起到镇上去卖。到了镇上后,他们将豆腐摆在摊位上,便开始吆喝起来。不多时,便有人前来购买。
且说这日晌午时分,一个衣着华丽、满脸横肉的富家公子带着几个家丁,来到孙翠花的摊位前。那富家公子名叫李二狗,是镇上李员外的独生子,平日里仗着父亲的权势,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李二狗看到孙翠花后,眼睛顿时直了,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他指着孙翠花,对身旁的家丁道:“你们瞧瞧,这豆腐西施长得可真美啊,本少爷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
一个家丁道:“少爷说得没错,这豆腐西施长得确实如花似玉,比那花魁娘子还要美上几分。”
李二狗闻言,哈哈大笑,道:“今日本少爷定要尝尝这豆腐西施的滋味。”
说罢,他走到孙翠花面前,伸手便去摸孙翠花的脸。孙翠花吓了一跳,连忙闪开,道:“公子请自重,小女子卖的是豆腐,不是别的。”
李二狗一听这话,顿时火了,道:“你个小贱人,竟敢如此无礼。本少爷看上你,是你的福气,识相的乖乖跟本少爷回去,做本少爷的小妾,否则有你好看。”
孙翠花闻言,十分生气,道:“你休要胡言乱语,我已是有夫之妇,岂会跟你回去?”
李二狗一听这话,更加生气,道:“什么?你竟敢背着本少爷嫁人?哼,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说罢,他伸手便去拉孙翠花。
赵大海见李二狗欺负妻子,顿时怒不可遏,他放下豆腐担子,冲上前去,一把推开李二狗,怒道:“你这个无耻之徒,休要欺负我老婆!”
李二狗被赵大海推了个趔趄,险些摔倒,他稳住身形后,瞪大眼睛看着赵大海,怒道:“你个小子,竟敢推本少爷,活得不耐烦了!”
说罢,他挥手便去打赵大海。赵大海也不甘示弱,挥拳迎了上去。两人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那些家丁见状,纷纷冲上前去,帮助李二狗殴打赵大海。
赵大海虽然身强力壮,但双拳难敌四手,渐渐地有些招架不住了。孙翠花见状,又急又气,她捡起地上的豆腐筐,狠狠地朝那些家丁砸去。
那些家丁被豆腐筐砸得头破血流,顿时乱作一团。李二狗见状,更加生气,他捡起一根木棒,狠狠地朝赵大海的头上砸去。只听“砰”的一声,赵大海被打倒在地,头上鲜血直流。
孙翠花见状,吓得尖叫一声,扑到赵大海的怀里,哭道:“大海哥,你怎么样了?你可不要吓我啊!”
赵大海强忍疼痛,安慰道:“翠花,你别怕,我没事。”
李二狗见赵大海被打倒在地,得意地哈哈大笑,道:“小子,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本少爷的厉害。”
说罢,他挥手便让家丁们将赵大海抓起来。那些家丁闻言,纷纷冲上前去,抓住赵大海的胳膊,将他从地上拖了起来。
孙翠花见状,又急又气,她捡起地上的豆腐,狠狠地朝李二狗砸去。李二狗被豆腐砸了一脸,顿时恼羞成怒,他挥手便让家丁们将孙翠花也抓起来。
那些家丁闻言,纷纷冲上前去,抓住孙翠花的胳膊,将她从地上拖了起来。孙翠花拼命挣扎,哭喊道:“你们放开我,放开我!”
就在这时,围观的人群中忽然走出一个中年男子,他来到李二狗面前,拱手道:“李公子,请你高抬贵手,放了他们吧。”
李二狗一看,来人竟是镇上的刘捕头,顿时有些畏惧。要知道,这刘捕头可是衙门里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他若插手此事,自己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想到这里,他强装镇定道:“刘捕头,此事与你无关,你最好不要多管闲事。”
刘捕头道:“李公子,他们只是做小本生意的百姓,你何必与他们为难?不如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了他们吧。”
李二狗闻言,心中十分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挥手让家丁们放了赵大海和孙翠花。赵大海和孙翠花重获自由后,连忙向刘捕头道谢。
刘捕头道:“你们不必谢我,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只是这李二狗是个睚眦必报之人,你们今日得罪了他,日后定要小心才是。”
赵大海道:“多谢刘捕头提醒,我们会小心的。”
说罢,他扶着孙翠花,挑起豆腐担子,离开了人群。回到家后,他们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孙老汉。孙老汉闻言,十分生气,道:“这个李二狗真是欺人太甚,老夫定不会放过他。”
赵大海道:“岳父大人息怒,那李二狗权势滔天,我们斗不过他的。为今之计,只有离开此地,方能保全性命。”
孙老汉闻言,沉默片刻,道:“你说得没错,我们确实应该离开此地。只是这北邙镇是我们的根,我们走了,又能去哪里呢?”
赵大海道:“岳父大人不必担心,我听说南方有个叫桃花村的地方,那里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我们不妨去那里安家落户。”
孙老汉闻言,点了点头,道:“也好,我们明日便收拾东西,离开此地。”
说罢,他转身走进屋里,开始收拾行李。赵大海和孙翠花也忙着收拾东西。次日清晨,三人收拾好行李,锁上大门,离开了北邙镇,朝着南方而去。
他们一路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桃花村。只见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果真是个好地方。他们在村里找了一处空房子,安顿了下来。
随后,赵大海在村里开了家豆腐店,由于他做的豆腐好吃,故而生意十分兴隆。夫妻二人勤劳能干,日子过得十分幸福。一年后,孙翠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取名赵小宝。
且说这日清晨,赵大海早早起床,开始磨豆腐。孙翠花则在家中照顾孩子。不多时,一锅白白嫩嫩的豆腐便做成了。赵大海将豆腐切成小块,装在篮子里,准备去镇上卖。
他刚走出家门,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放下篮子,打开房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站在门口。那老汉六十多岁,满脸皱纹,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赵大海不认识这老汉,问道:“老人家,你找谁?”
老汉道:“我找孙翠花。”
赵大海闻言,心中一紧,暗道:“这老汉来找翠花,莫非是知道了我们的行踪,前来寻仇?”
想到这里,他试探性地问道:“你找她何事?”
老汉道:“我乃她的远房亲戚,特地从北邙镇赶来探望她。”
赵大海一听这话,心中更加疑惑,暗道:“翠花从未提起过她有远房亲戚在北邙镇,这老汉定是在说谎。”
想到这里,他冷冷地说道:“你走吧,她不在家。”
说罢,他伸手便去关门。那老汉见状,连忙伸手拦住,道:“且慢,我有话要对她说。”
赵大海道:“她真的不在家,你有什么话对我说吧。”
老汉闻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赵大海,道:“这是她父亲托我带给她的信,你且看看。”
赵大海将信将信将疑地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翠花吾儿,见字如面。为父近日身体不适,恐时日无多。为父心中挂念于你,特托你远房亲戚前来探望。望你见信速归,为父有要事相告。”
赵大海看完信后,心中十分焦急,暗道:“岳父大人身体不适,我岂能袖手旁观?只是这老汉究竟是何人?他手中的信又是否为真?”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向老汉,道:“老人家,这信果真是岳父大人让你带来的?”
老汉闻言,点了点头,道:“千真万确,不信你随我去北邙镇看看便知。”
赵大海闻言,心中盘算片刻,道:“好,我随你去北邙镇。”
说罢,他将豆腐担子放在家里,锁上大门,跟着老汉朝着北邙镇而去。他们一路疾行,不到晌午便来到了北邙镇。
老汉带着赵大海来到一处破旧的院落前,道:“这便是你岳父大人的家,你且进去吧。”
赵大海闻言,迈步走进院里。只见院里杂草丛生,十分荒凉。他来到屋前,推开门,走了进去。只见屋里十分简陋,只有一张破旧的木床和一张桌子。
他来到床前,只见一个老汉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十分憔悴。他仔细一瞧,正是自己的岳父孙老汉。他连忙扑到床前,哭道:“岳父大人,你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
孙老汉闻声睁开眼睛,看到赵大海后,十分惊讶,道:“大海,你……你怎么来了?”
赵大海道:“岳父大人,我听说你身体不适,特地赶来探望。”
孙老汉闻言,流下了眼泪,道:“大海啊,我对不起你啊,我不该让你们离开北邙镇。”
赵大海闻言,十分疑惑,问道:“岳父大人,你这是何意?”
孙老汉道:“其实那李二狗并未善罢甘休,他派人四处打听你们的下落。我担心你们被他找到,便假装生病,让那老汉前来骗你们回来。没想到你们真的回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赵大海闻言,心中十分感动,道:“岳父大人,你为了我们,不惜牺牲自己,我们怎能弃你于不顾?你放心,那李二狗虽权势滔天,但我们也不怕他。”
孙老汉闻言,摇了摇头,道:“大海啊,你有所不知。那李二狗的父亲李员外是朝廷命官,他若要治我们的罪,易如反掌。你们还是快逃吧,逃得越远越好。”
赵大海道:“岳父大人,我们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那李二狗若有心找我们,我们迟早会被他找到的。不如我们想个法子,彻底解决此事。”
孙老汉闻言,叹了口气,道:“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赵大海沉默片刻,道:“岳父大人,你且附耳过来。”
说罢,他在孙老汉耳边低语了几句。孙老汉闻言,十分惊讶,道:“这能行吗?”
赵大海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岳父大人,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没事的。”
说罢,他转身走出屋外,来到老汉面前,道:“老人家,多谢你带我前来。只是岳父大人身体并无大碍,你且回去吧。”
老汉闻言,一愣,道:“这……这怎么可能?”
赵大海从怀里掏出几两银子,递给老汉,道:“老人家,这是给你的辛苦费,你拿着吧。回去后,若有人问起,你就说没找到我们,知道吗?”
老汉接过银子,点了点头,道:“好,好,我知道了。”
说罢,他转身离开,消失在人群中。赵大海则返回屋内,将计划告诉了孙老汉。孙老汉听后,虽然心中忐忑,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次日清晨,赵大海来到镇上,四处打听李二狗的消息。不多时,他便从一个赌徒口中得知,李二狗今日要去城外的寺庙上香。他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回到家中,将消息告诉了孙老汉和孙翠花。
三人一番商议后,决定由赵大海假扮强盗,在寺庙外将李二狗劫持,然后逼他写下退婚书,并承诺不再找他们的麻烦。孙老汉和孙翠花则在家中等待消息。
赵大海准备好绳索、匕首等工具后,便朝着城外的寺庙而去。他来到寺庙外,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好,静静地等待李二狗的到来。
不多时,便见一辆马车朝着寺庙驶来。赵大海定睛一看,只见马车上坐着的正是李二狗。他心中一喜,连忙从藏身处跳出,挥舞着匕首冲向马车。
车夫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停下马车。李二狗从马车上探出头来,看到赵大海后,大惊失色,道:“你……你要干什么?”
赵大海道:“李二狗,你的死期到了!”
说罢,他挥刀便朝李二狗砍去。李二狗吓得连连后退,大声呼救。赵大海趁机将他拉下马车,用绳索将他绑了起来。
他将李二狗拖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威胁道:“李二狗,你若想活命,就乖乖写下退婚书,并承诺不再找我们的麻烦。”
李二狗闻言,连连点头,道:“好,好,我写,我写。”
说罢,他从怀里掏出笔墨纸砚,写下退婚书,并按上手印。赵大海接过退婚书,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后,便将李二狗放了。
李二狗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逃走了。赵大海则带着退婚书回到家中,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孙老汉和孙翠花。三人闻言,都十分高兴。
自那以后,李二狗果然信守承诺,再也没有找过他们的麻烦。赵大海和孙翠花在桃花村安心地生活下来,将豆腐店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的儿子赵小宝也渐渐长大,成了一个聪明伶俐、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而孙老汉的身体也渐渐好转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赵大海和孙翠花已经年过半百,他们的儿子赵小宝也长成了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赵小宝在父母的教导下,不仅学会了做豆腐的手艺,还精通诗文书画,成了村里人人称赞的好青年。他也十分孝顺父母,经常陪着他们散步、聊天,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而桃花村也在这家人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富裕、和谐。村民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赵大海和孙翠花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满足。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也是他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