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的惊人效果!研究发现:戒烟10年以上,死亡率接近从未吸烟者

养护科普小陈 2024-10-27 03:20:55

近年来,许多明星在被曝光抽烟之后纷纷塌房。

按理说只要不在公共场所抽烟就没什么大问题,但有些明星即便不是在公共场所抽烟,还是遭到了众多粉丝和路人的反感。

这不光反映出粉丝和路人对明星本人的道德水平要求比较高,也侧面印证着公众对于抽烟这件事的态度,在最近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近几年来不抽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样的场景也就越发少见。

有相关研究发现:戒烟10年以上,死亡率接近从未吸烟者。具体什么情况呢?

一、触底反弹的死亡率

研究人员们一直都在试图论证戒烟带来的好处。

此前的研究表明:35岁是戒烟的重要窗口期,因为在这个年龄,人类身体的机能和身体修复能力全面下降。

在此之前戒烟,能够极大概率的改善吸烟带来的身体危害。

但这恰恰是很多人拒绝戒烟的原因,很多吸烟者都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老烟民,早就过了35岁,对他们来说戒不戒无所谓了。

但是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只要开始戒烟,就会对身体产生正面的影响。

其实这些理论很早就有,比如在一根烟抽完之后,身体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表现出正向的变化。

如心率稳定、心肺功能改善等等,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系统性的长期观察。

但是2024年2月发布的一项长达15年的研究表明,从40岁开始戒烟,3年之后,抽烟带来的损伤大部分都会被修复,50岁之后,这个时间延长到了9年。

戒烟时间达到10年时,损伤就基本完全修复,患癌和超额死亡风险下降了92%-95%,这与不吸烟者几乎没有区别。

如果说这个数据概念还是比较模糊,那下面这张图换成预期寿命影响更加直观。

所以可以说,戒烟是人为自身健康所能做的事情中收益最明显的一件,并且什么时候开始戒烟都不晚。

二、抽烟带来的危害

抽烟带来的健康危害十分明显,早在香烟大批量生产的18世纪,意大利人就对烟厂工人进行了调研。

这些工人由于长期处在烟草燃烧的环境,身体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外形上这些工人大多面黄肌瘦,当时反驳的人大多还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工人属于底层劳动者,面黄肌瘦的原因肯定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

但对他们的身体机能进行了检查之后,大面积的哮喘病、急性心绞痛、肌肉颤抖等症状,让这些持反对态度的人傻了眼。

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还发现,烟草对于孕妇的影响更大,主要表现为小产。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影响被发现出来,这其中不仅包括心理疾病,还有口腔的癌变。

民众对于香烟危害的普遍认知是对于肺部的影响,事实也正是如此。长期吸烟对肺部的代谢压力十分巨大。

因为香烟在燃烧时会产生很多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日复一日地在肺部沉积,对肺部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这些身体上的负担主要就表现在频繁的咳嗽,更有甚者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特征。

除了对肺部的伤害,还有更为致命的,即吸烟会直接导致全因死亡风险达到64%的水平,这个数字也会随着每日吸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几年以前,网上还流行过一阵老烟民反而不容易的肺癌的言论,据说还有权威的科学依据。

这个“科学依据”确实存在,但是却被这些老烟民曲解了。

研究的原话是如果吸烟数量大概为每天一包的情况下,在第23年这个节点,患肺癌的概率逐渐稳定,甚至开始下降。

很多人就以此鼓吹吸烟无害论,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在23年这个节点患癌概率趋于稳定是不假,但是这是建立在已经达到最高的水平,在这个最高的水平保持了稳定。

这样曲解科学研究出的结果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样的言论比比皆是,更广为流传的是细支烟相比于粗支烟对身体的影响更小。

针对这一荒谬的言论,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实验,结果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研究表明,粗支和细支的香烟在燃烧之后带来的有害物质,含量区别不大。

有趣的是,或许是心理作用的影响,抽细支烟的被试者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抽的更多。

三、戒烟容易吗?

很多人会觉得,既然大家对于香烟的危害越来越了解,那戒掉不就好了?事实上,戒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首先香烟是一种万用的社交工具,在两人或者是人群中一散烟,随着香烟被点燃,几个人你几句我几句,陌生的关系很快就熟络起来。

不抽烟的人或许在人群中也可以侃侃而谈,但无形中也增加了一道我们并不相同的门槛。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原本不吸烟的人,也会在一来二去之后开始尝试。

最初或许也只是浅尝辄止,身边人也会觉得抽烟又不在意多这一次,就是这样的氛围为香烟的成瘾性打了成功的掩护。

而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很难开口提自己戒烟的诉求。

即便是真的说了出来,后面万一复抽一次,大家也都会觉得你只是说着玩玩,并不当真,这更加大了戒烟的难度。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

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角色处在精神紧张,压力大的状态时常常会点燃一根香烟来缓解焦虑。

这确实有助于放松紧绷的神经,原因就在于前文提到的尼古丁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这样的影视场景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加上现代社会生存压力普遍比较大,缓解焦虑成为了抽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此以往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旦焦虑或者精神紧张,就会不由自主的点燃一根香烟,希望烦恼能够随着香烟一同消散。

当然也有人能够下定决心战胜以上的两个压力戒烟,但仍然无法成功。

这是因为戒断反应并不单是习惯的反弹,更是一种生理病症,所以重度成瘾的吸烟者甚至需要医生的帮助来完成戒烟。

而正是很多人对于戒断反应并不了解,以为戒烟失败完全是自己意志力薄弱的问题。

开始陷入自我怀疑并开始复吸的循环,直到完全放弃戒烟。

还有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戒烟。

原因很简单:“我都吸了这么多年,对身体的危害也已经不可挽回,戒不戒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近期的一项研究给这些吸烟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四、从烟草到香烟的演变

从印第安人发现烟草并简易使用到人们开始吸食烟草制品,这中间经历了几千年。

而在人类发现吸食烟草的美妙之处之后,对烟草的渴求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烟草传入欧洲的15世纪直到今天,烟草制品依旧是广泛流行,几乎不受地域、国别、阶级影响。

几个世纪的时间,人类想方设法更加便利的获取并使用烟草,从最初的烟斗到鼻烟。

在电子烟出现以前,人类一度以为卷烟就是烟草制品的最终形态。

而电子烟也证实,人类仍旧在不断的开发更便捷的方式,这足以说明烟草对于人的吸引力。

烟草对人类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它所含的关键物质——尼古丁。

人类最初使用烟草可能含有咖啡因,在原始时代,咖啡因给当时的人类带来了驱除疲劳和兴奋神经的作用,这在狩猎和采集中十分关键。

当时的人类只是使用一些简易的方式,比如直接咀嚼或者泡水来获取咖啡因。

这样提取的效率并不高,相应的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不明显。

但随着人类的制取方式改进,咖啡因浓度提高的同时,其他的有害物质含量也水涨船高。

尼古丁和焦油这样的有害物质尤为明显,焦油对人体有致癌风险,但更为关键的危害是尼古丁。

尼古丁可以促进人体分泌多巴胺,而尼古丁的成瘾性,就藏在这让人开心快乐的物质背后,悄然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

结语

看了今天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对戒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或者是下定了戒烟的决心。

根据下图的烟瘾自测问题了解自己的烟瘾程度,合理的制定戒烟计划也十分重要。

总之,戒烟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也要有坚定的意志,这两样相辅相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章:

科学家找到“最佳戒烟年龄”:35岁前戒,死亡风险逆转

2022-11-11 14:07·健康伊甸园

戒烟的惊人效果!研究发现:戒烟10年以上,死亡率接近从未吸烟者

首发2024-09-04 20:00·奇妙的本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