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哈尔滨高层装修拆承重墙一事引起了全网的关注,有传谣的也有出意见的,有同情的也有痛骂的,但真正通过资料分析的人却不多。
谣言方面,有网友说工程队已经进驻开始修复的,作为当地人并且非常关注此事的博主,我都没听说,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网友却好像有了“千里眼”一样能够看到,这不纯纯谣言吗?
意见方面,有网友建议修复,也有网友建议拆除。我们不说谁对谁错,因为大多参与讨论的都不是专业人士,但从搜集的资料来看,这个高层大概率是很难修复的,即便修复了,住户也没有胆量居住。
01.高层楼房建造难度大,修复几乎不可能
事情发生在五一之前,几天下来没有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反而导致了谣言四起。
事情的起因源自于一家健身房,健身房的老板租下了位于松北区裕民街道利民学苑B栋2单元的整个3楼,并将整个3楼全部打通。
之所以租这里并将三楼打通,原因就是这里虽然是居民楼,但所处的位置确是商业区,而且楼下的一楼二楼也都在进行商业行为,自己租下3楼也可以更好的进行商业活动。
也正是基于此,我认为拆除墙体房主应该是知道的,但很可能拆除这么多的墙体房主并不知晓。
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源于两点。
第一租户对房屋的各种拆装行为,是要征得房主同意的,尤其是要进行商业行为,房主是有权因为这种行为而终止合同继续的。
第二就是对房屋进行装修是需要上报的,而上报也是需要征得房主的同意。
房主的默许加上租户的肆意妄为,以及拆迁工程队的蛮横装修,导致了如今事态已经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之所以不可控,是因为房屋承重墙拆除以后,只有修复和破拆两种方案,而身为高层的承重墙,本身就具备着承担高层“骨架”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大腿骨折即便是长好以后,也不能再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
高层承重墙和这是一个道理!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建筑领域,有一个职业叫做“水鬼”。
他们的工作就是深入到工地打桩机钻头深处,将钻头打捞出来。
高层修建的时候,为了防止高楼有倒塌或者下沉的风险,都会利用钻机,用打孔的方式向地面深处打孔下桩。
这个桩直接打到地底深处的岩石层之中,然后将钢筋混凝土浇灌以后,才能开始进行上层的施工。
而打钻的时候,一旦钻头脱落,就需要“水鬼”打捞队进行打捞。打捞时风险很大,一不小心下去的打捞人员就可能“上不来了”,而成功打捞一次利润也不菲。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便是打捞成功,打捞一次也需要2万起,而不成功的话说明“水鬼”打捞队失败,人员很有可能会被困孔下,这种情况下施工方要赔偿100万起。
这么的的风险,孔洞也不能放弃,原因就是孔洞的桩是全部经过测算和规划的,一个桩一丝一毫都不能差!
而虽然这栋高层的3楼不是承重桩,但是3楼上还有近20层高,这里的承重墙和桩的意义几乎毫无差距,这样的承重墙即便是修复,强度和原来也有很大的区别。
有网友说,那不行将整栋楼的下面3层,都灌满混凝土,这样上面就不会继续下沉了。
但大家可能不知,承重墙的意义不只是承重,还要承担整栋大楼的侧面拉力,一旦拉力不足,楼房会因为倾斜而倒塌。
此外如果楼下3层都灌满混凝土的话,整栋大楼的重量也会突增,地下的桩如果承重不够反而会下沉,最终适得其反。
02.一般底层承重墙被拆,可以进行加固修补
相信关注这件事的朋友,肯定也看到了有些楼房因为拆除承重墙而导致楼体开裂,最终进行修补加固以后通过验收的故事。
湖北武汉有位韩大妈就是这样,她装修的是她自己上,让装修师傅将承重墙拆除。
装修师傅简单的用手敲了敲,就知道这个墙是承重墙不能拆,将这事告诉了韩大妈。
结果韩大妈执意要将这个墙拆了,因为这个墙又厚又占面积。
装修师傅说这个承重墙拆了是要承担责任的,不能拆。韩大妈却认为是装修师傅趁机想要涨价,并直言“房子是我买的,我想怎么拆就怎么拆,你只管拆就行”。
装修师傅一看,韩大妈已经做好了决定,便将手机拿出来录下了证据,说出了问题韩大妈自己承担就行。
结果墙拆了第二天,楼上就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馈裂。
最终,因为韩大妈只拆除了自己家的两面承重墙,对整栋楼的结构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以后,楼房还是能够继续居住。
但哈尔滨这次承重墙拆除事件,和韩大妈的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哈尔滨这个高层的楼层要比韩大妈的楼层高,并且面积要大。
我们都知道,楼层越高意味着底层承担的压力就会越大,而楼房的面积越大,也意味着整体质量越大。
哈尔滨这个高层,因为地处商业街,所以整体的面积和层高都比韩大妈所在的那栋楼高,所以承担的压力和重量也要比韩大妈的那栋楼要高。
第二,哈尔滨这个高层拆除的承重墙很多,危害更大。
不同于韩大妈所在的高层,哈尔滨这个高层因为拆除要做健身房,而健身房需要大面积摆放健身器械,所以拆除的墙体比较多。
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很多承重墙几乎都已经被拆除了,里面有很多钢筋都被拆掉了,而这些钢筋是整个楼重量的支撑。
基于这两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哈尔滨高层和韩大妈所在的高层,后果也完全不同。
哈尔滨高层3楼承重墙拆除当天下午,楼上就开始出现开裂,到了晚上10点左右,楼上开裂的情况就已经蔓延到了15楼,而到了半夜时,开裂已经蔓延到了21楼。
蔓延速度快,说明承受力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也确实,一整层楼中间的承重墙都被拆,和动了根基基本上没有任何区别。
开发商在打桩的时候,一个桩有可能要赔上百万都不敢轻易挪动钻孔,而现在租户因为健身房而大面积将承重墙拆除,这么看来承重墙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同为承重墙,韩大妈的承重墙因为之拆除了少部分,对楼房整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经过维修和加固以后还是可以继续进行居住。
但哈尔滨这个高层却不是这样,承重墙拆到这样的程度,对整栋楼的应力都产生了巨大改变,即便是修补的话,也很难将承重墙修复到之前的样子。
03.楼房承重墙修补只能修补小的破坏
如果有人说楼房承重墙拆了以后不能修补,那肯定是在造谣。
有拆就有修,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承重墙对于楼房整体意义确实很大,但只要破坏不大,还是可以修的。
修补的话一般采用的是拉筋和锚栓锚定法。
拉筋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拉筋具有很强的坚固性,即可以增加支撑力也可以增加侧向的拉力,对于承重墙的修复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而锚栓锚定法也是承重墙修复常用到的修复环节,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必须要由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施工。
对于不太严重的承重墙拆除事件,修复是可以做到几乎和原来一样,但对于严重的承重墙拆除来说,修复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第一就是修复的成本很高,韩大妈就拆了一个承重墙,拆除时人工花费只有500元,拆了两天,但是修复却花了20多万,并且修复了45天。
修复成本很高,不仅需要用到比原来质量更好的钢筋,还需要用到标号更好的混凝土,同时也需要用到更高级的工艺。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哈尔滨高层修复时打算用到“胶”。
有网友说,用到的可能是502,但其实用的是环氧树脂砂浆,其中环氧树脂,确实是一种“胶”状的物体,是新兴材料,在建筑工程里用到的很多,尤其是对于混凝土的修复来说,用的是最多。
但是相对于混凝土来说,环氧树脂砂浆价格比较昂贵,而且需要用到3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兑,然后第一时间就得用上。
此外,使用上需要加压使用,工艺更加复杂,还需要清理施工面,难度确实高。
这样的工艺下,质量确实有保障,对于小的承重墙拆除是可以做到很完美的修复的。
但是对于哈尔滨高层这种大面积承重墙拆除,即便能够修复也难以修复到曾经那样,短时间使用还可以,而长时间使用加上假如遇到地震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虽然哈尔滨不处于地震带,加上黑土层足有50米厚,强度不高的地震很难传上来,但周边地震哈尔滨依然有震感。
如1941年5月5日,绥化就发生了6.0的地震,哈尔滨就有震感。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哈尔滨也有强烈的震感。
1999年4月8日,吉林汪清发生了7.0级地震,哈尔滨也同样有震感。
我们可以看到,哈尔滨周边其实也不属于地震带,但依然也会发生地震,所以说谁也不能确定不在地震带上的城市就不会永远不发生地震。
而哈尔滨这个高层,承重墙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破坏,谁能肯定面对强震的时候,修复依然能够让其坚挺?
所以在我看来,这个高层已经不具备修复的可能,拆除重建的话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
目前哈尔滨高层的鉴定工作依然还在有序的进行之中,鉴定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完成,这个鉴定关乎着240多户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马虎不得。
鉴定通常分为四个等级,为甲乙丙丁也叫做ABCD,但是达到第4级时,就完全没有修复意义。
鉴定的话,也是专人采用专用的设备进行鉴定,承重墙拆除后楼房发生的轻微移动,都能够通过设备查出来,裂缝的深度和宽度也同样能够查出来,所以只要鉴定报告一出,我们就能够知道该高层还具不具备修复的意义。
但我猜测,即便是真的能够修复,这么多户居民也恐难全部做到相信最后的修复质量,自己高价的商品房却“骨折修补”,还不如拆了重新修建。
此外,即便是真的能够修补的话,修补的费用也肯定是非常昂贵。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修补还是拆了重建,我觉得这个钱都不应该动用纳税人的钱,就好比房屋维修基金,就这么多钱,别人用了我再用只能自掏腰包了。
还是希望事情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式,而应该受到惩罚的责任人也不要姑息,这样才能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做到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