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三月廿七,3事别犯了忌讳:1不做、2不去、3不收

大麦看文化 2025-04-24 06:26:54

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桃红李白春将暮,谷雨新晴三月天。"这老话说得在理,转眼明日就是2025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了。

老辈人常说这种时节转换的日子,藏着不少生活智慧。

您先别急着说这是老讲究,咱们今天说的这三个提醒,保准您听完直点头。

第一忌:不晨练过早

当第一缕晨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城市仍沉浸在静谧之中时,不少人已有了晨练的念头。然而在春天,太阳虽早早升起,却并非适宜即刻出门锻炼的信号。

凌晨五点到七点,整个城市仿佛还裹着一层寒气织就的薄纱,北方地表温度在10℃左右徘徊,冷空气如同无形的精灵,紧贴地面游走,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丝丝凉意直沁肺腑。

此时,人体的血管就像遇冷收缩的橡皮筋,变得异常紧绷,血压也随之骤然升高。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清晨时段血液黏稠度比平时高出约15%,这无疑让心血管承受着更大压力。医学研究表明,这段时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科医生常常将其称为 “高危时段”。

若实在想在清晨活动筋骨,不妨耐心等待日头高高爬过树梢,让温暖的阳光驱散寒意后再出门。或者选择在室内,伴着轻柔的音乐,打上一套舒缓的太极拳,做几组简单的拉伸动作。

民间常说 “春捂秋冻”,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早晨多睡半小时,养精蓄锐,对健康而言,或许比任何补药都更有价值 。

第二忌:不去湿地垂钓

时令流转,此时河边湿地暗藏玄机。表面上,水面如同一面未起波澜的明镜,可水底暗流涌动,形成看不见的漩涡与水流,对毫无防备的垂钓者而言,潜藏着未知风险。

岸边的土地更像是温柔陷阱。经过融雪与雨水的浸润,看似坚实的地表下,实则是泡发成泥浆状的泥土。行人一旦踏上,就如同陷入沼泽,稍不留神,半条腿便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芦苇丛随风轻摆,沙沙作响间,藏着密密麻麻的蚊虫。蛰伏一冬的它们饥肠辘辘,只要有人靠近,便蜂拥而出,贪婪地寻觅 “猎物”,瞬间就能在人身上留下红肿的叮咬痕迹。

从钓鱼的角度看,水温的不稳定让鱼儿也没了兴致。白天,阳光虽将水面晒得暖意融融,水底却依旧寒气彻骨。这种上下温差,使得鱼群大多躲在深水区,不愿游至浅滩觅食。即便垂钓者耗费数小时抛竿,收获也寥寥无几,反倒成了蚊虫的 “盘中餐”。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节正值水生物繁衍的关键期。鱼儿忙着产卵,各类水生生物都在为新生命的诞生做准备。

不妨暂且放下鱼竿,给自然留出休养生息的空间,待时机成熟,再享受垂钓的乐趣也不迟。

第三忌:不收未消毒旧物

开春之际,不少家庭都会翻箱倒柜,整理闲置物品。这时,若有街坊邻居送来二手家具、小孩玩具,可千万不能直接搬回家中。这些物品在别人家的柜子里存放一整个冬天,早已成为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温床”。相关研究显示,在春季引发过敏的因素中,高达四成的过敏原藏匿于旧物的褶皱与缝隙里。

尤其是布艺沙发、毛绒玩具这类容易吸附灰尘的物品,仅仅通过普通晾晒,根本无法彻底清除内部的过敏原。即便对这些旧物爱不释手,也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

例如,布艺类物品可用60度热水进行烫洗;木质家具则要用消毒水反复擦拭至少三遍,确保清洁到位。当下正值商场春季清仓促销,与其冒险收纳未消毒的旧物,不如精心挑选合适的新品,用一份细心为生活增添一份安心与健康。

明儿个三月廿七,您要是出门踏青,记得在包里塞件防风外套;家里大扫除的,擦高处别踮脚尖;爱逛早市的也缓缓,等雾气散了再出门。这些老经验说到底,就是教咱们"顺势而为",跟天地万物处得和谐。

今儿聊的这些,您就当是长辈的唠叨。要我说,过日子最重要的是心里透亮,该讲究时讲究,该洒脱时洒脱。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有福之人请留下一句:"时来运转",接住这谷底翻身,财神光顾,事业顺利,子女健康,学业有成,父母安康,运势飙升,人生大逆袭!!!

0 阅读:0

大麦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