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徐向前去世前留下三条遗言,江泽民没全答应:我们还是要送一下的

【前言】徐向前元帅的小女儿徐鲁溪,一直好好收藏着老爸的一张老照片。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照的,照片里,徐帅戴着眼镜,穿着便装

【前言】

徐向前元帅的小女儿徐鲁溪,一直好好收藏着老爸的一张老照片。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照的,照片里,徐帅戴着眼镜,穿着便装,满脸都是和蔼的笑容。可让人惊讶的是,徐帅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衣领上竟然能清楚地看到一个补丁。

徐鲁溪记得,那块补丁其实是徐帅亲手给缝上的。

你得知道,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子已经过得挺滋润了,那时候街上几乎看不到谁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就连徐鲁溪都忍不住发出感叹:

我爸出身贫寒,所以他从小就习惯了节俭。后来参加了革命,一开始在鄂豫皖地区打下了根基,接着就是经历长征、西征、抗日这些大事。他一辈子都过得简简单单,这可能就是我爸的性格特点,简单朴实。

【徐帅家里的饭】

多走路少开车,多吃菜少吃肉……少些欲望多些活力……

在徐向前元帅家中,一直挂着那么一幅字,是他亲手写的。

徐向前元帅,咱们国家的开国大功臣,平时生活却特别简单朴素,这从他的吃穿住行上就能看得出来。

说到这事儿,徐帅那些老战友们都有一堆话想聊。

韩先楚这位开国上将啊,原本是红四方面军里的一员大将,他和徐向前元帅之间的感情那可深了。不说远的,就说韩先楚和他夫人刘芷吧,俩人在延安相识相爱到最后结婚,这还得多亏了徐向前和他的夫人黄杰牵线搭桥呢。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老往徐帅家跑,但很少在徐帅家蹭饭。每当徐帅热情邀请他留下吃饭,韩先楚就会想各种办法推辞:

“头儿,要不咱们还是到外面去撮一顿吧。”

“领导,我还是想回家自个儿吃。”

其实,韩先楚并不是觉得徐帅家的饭菜没味道,主要是因为他是个湖北人,吃不惯徐帅家里做的那种“和子饭”。

“和子饭”是晋陕地区挺有名的一道小吃。在晋陕这些地方,“和子饭”那可是相当受欢迎的小吃。

说起来,“和子饭”啊,其实就是一锅粥里加点菜或者面条一起煮。但因为各个地方的习惯不一样,所以和子饭的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的地方呢,米和面各占一半;而有的地方呢,面多米少,各有特色。

在现代社会,和子饭煮好后,不仅营养满满,还特别能护胃。

但话说回来,徐帅可是经历过战争岁月的老将了。他做的和子饭,虽说也保留了晋陕地区的风格,但用料上却简单不少。一般就是放点红薯、土豆,或者弄点野菜啥的,还延续着战争时的老习惯,味道上可能就略显逊色了。

韩先楚也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但到了徐帅家,他偏偏吃不惯那和子饭。就尝了那么一回,胃里就开始不舒服,直往上泛酸。没办法,他只好拿出当年打海南岛那股子劲儿,闭着眼睛,硬是把饭给啃

韩先楚到家后,跟夫人刘芷一顿抱怨:

“哎,说实话,徐帅家那饭菜口味真心不咋地。”

从那以后,韩先楚就没再去徐帅家蹭过饭。

不只是韩先楚享受过这种待遇,好多以前红四方面军的将军、干部去徐向前家做客,徐帅都是用“和子饭”来招待,从没有过不一样的时候。

徐向前元帅的大儿子徐小岩回想起,自己念初二的时候,胡耀邦伯伯(他以前当过华北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还参与了太原战役的指挥)带着几位老战友到北戴河看望他爸。那时候,家里给准备的是“和子饭”,其实就是一锅粥,里面还掺着土豆、粉条、豆角、肉丁,再撒上几滴香油,这顿饭既是主食也是菜。

那年夏天,大伙儿围坐一桌,一到吃饭的点,大伙都纷纷把外套给扒了,就剩个背心穿着。一边“咕咚咕咚”地喝着汤水,一边海阔天空地聊着,一点不拘谨,氛围轻松得很。

过了好些年,徐小岩再聊起那些过去的事儿,还是跟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楚。

【“人更应该多吃野菜”】

说实话,徐向前元帅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太行。

徐小岩清楚记得,老爸老是头疼,也不清楚这毛病是打哪场仗落下的。那时候打仗,条件艰苦,没啥好办法,只能吃点止疼片。可有时候,连止疼片都不顶用,疼得老爸只能拿头去撞桌子。

1940年的时候,徐向前回到了延安,准备参加党的七大。这一路走来,他可真是吃了不少苦,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有一回,他送战友去山东前线,结果不小心被一匹受惊的马给踢到了左腿,小腿骨都折了。这样一来,他又得留在延安好好养伤了。

打那以后,徐向前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利索,特别是他老爱硬撑着工作,不顾自己生病。虽然中央挺关心他的身体,给他送了不少补品,但徐向前从来都不肯收,还跟身边的人讲:

前线的战士们仍在拼命打仗,他们比我急需这些东西。我每天躺床上,哪用得上这些物资?

1944年7月份,徐向前在当抗大校长那会儿,老伤又犯了,结果得了肋膜炎,高烧一直不退,整整烧了俩月。

虽然解放战争那会儿,徐向前又赶到了前线,但肋膜炎一直让他挺难受的,不光喘气费劲,厉害的时候还会吐血。晋中战役一打完,徐向前不顾身体不好,还是主持了太原前敌委员会的扩大会。那时候,中央也特别关心他的身体,还专门吩咐说:

向前同志打算在整训的空档期到后方放松一下,大概这个月中旬过后,他会先到华北,然后再去中央那边聊聊。

徐向前到了石家庄后,直接进了医院,但没想到只待了半个月,他就跑去西柏坡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扩大会议。太原战役一触即发,他又急匆匆地赶往前线。结果因为实在太忙,他的肋膜炎更严重了,胸里积了水,高烧一直不退,就连躺着翻个身都特别费劲。

直到1949年3月28号那天,彭德怀去西柏坡参加完会议,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了趟太原看看。徐向前就向中央打了个报告,说想让彭德怀留下来一起指挥打太原,没想到中央还真同意了。

原本彭老总打算叫上徐向前一起打下西北,把马家匪军给端了,但徐向前身体一直不太好,结果只能无奈地错过了这个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元帅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组织上见他身体欠佳,就给了他不少补助金,但他都一分没动地给退回去了。

徐向前老爱跟身边的人念叨这么一句话:

现在大家日子过好了,更应该尝尝野菜。野菜能换个口味,还补充营养,而且挖野菜既是一种身体锻炼,又像是出去玩一趟,两全其美,干嘛不试试呢?

平时,徐帅喜欢出去溜达溜达,而他溜达的时候,老爱顺手摘点野菜回来。

有一次,徐帅满脸笑意地对警卫员讲道:

嘿,咱们一起去摘点榆钱吧。

徐帅这辈子东征西讨,难得碰上这么个悠闲的时光,一路上他都乐呵呵的。看着树上那榆钱儿,一串串的,跟葡萄似的挂着,徐帅赶紧跟警卫员说:

“嘿,小家伙,别傻站着了,赶紧动手摘呀。”

警卫员心里犯起了嘀咕,感觉这事儿有点难办:

“领导,现在美食那么多,给您吃这个,我们怕是要被责怪了。”

徐向前笑着摆摆手说:

谁说不好吃!我小时候可爱吃这玩意儿了,特别香。吃东西得搭配着来,光吃肉可不行,对身体没好处。多吃点杂粮、野菜啥的,那才有营养呢。

徐向前答应说,等夏天一到,他就带着那个人一块儿去挖马齿苋。

夏天说来就来,徐向前出去溜达,警卫特意揣了把小铲子。到了田边,他俩就一块儿挖起土来。徐向前边挖边念叨着:

这菜好处多多,能预防疾病,还能治拉肚子,而且直接就能当菜来吃。以前那些日子苦的人家,一到夏天就常常把它和粮食混在一起吃。要是隔段时间不吃,还挺想念那个味道呢。

徐帅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他常常带回野菜,这些野菜就成了他平时吃得最多的“补品”。

挺有意思的是,徐小岩和他的夫人王彦彦能走到一起,竟然是因为家里那些不起眼的野菜。

王彦彦家里也是军人世家,她老爸是开国少将王英高。

王英高将军和刘琳夫人一共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听说他们家里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买衣服只买一回,然后孩子们就轮流穿。大的孩子穿不了的,就给小的孩子接着穿,不光是衣服,鞋子也是这样。小了就给弟弟妹妹,破了就拿去补补。他经常跟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就是:

老一辈的人用鲜血和生命打拼下了这片江山,他们确实付出不少,但这可不是拿来炫耀的资本。

王彦彦打小就养成了节俭朴实的好习惯。

徐小岩和王彦彦打小学起就是同班同学,两家关系挺好的,经常互相串门。王彦彦时不时会跑到徐帅家里,一块儿吃顿饭。

王彦彦吃完饭后往家走,她妈刘琳见了,随口问了句:

“徐伯伯家有啥好吃的呀,你尝了没?”

王彦彦那时候还很小呢,就顺嘴说了一句:

我压根儿没弄清楚自己吃了啥,感觉就像是啃了点儿草似的。

刘琳心里挺纳闷,徐帅家咋就吃起草来了呢?

后来有一天,刘琳碰见了徐帅的夫人黄杰,俩人就闲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就说到了那件事。刘琳忍不住好奇心,随口问了黄杰一句:

黄大姐,我女儿回来跟我说,去你家吃饭时尽吃些草,那是啥草啊,能告诉我吗?

黄杰乐呵呵地对她说:

咱平时吃的就是那个地里长的马齿苋,说白了就是一种野菜啦。

徐小岩和王彦彦两家都有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所以他们后来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听说他们结婚那会儿,婚礼办得特别简单,简单到连婚车都省了。王彦彦就自己坐着公交车,一个人到了徐小岩家。

说不定王彦彦已经不记得那次在徐帅家的特别晚餐了。记得那时,她头一回以徐小岩女友的身份上门吃饭,徐帅夫妇俩乐呵呵地在厨房忙活了老半天。结果菜一上桌,嘿,除了满满一碗白米饭,剩下的全是绿油油的青菜。

走之后,王彦彦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忍不住又回头问徐小岩,是不是因为徐帅对自己没好感,徐小岩这才跟她说了其中的缘由。

王彦彦后来聊起嫁到徐家后的那些日子,又说了这样一些事儿:

徐家一直爱吃些粗茶淡饭,每周都离不开莜面卷子、玉米面饼子,还有那个和子饭,就是把稀饭和土豆一股脑儿煮在大锅里,就这么简单吃。自从我儿子出生后,他就有点特别,不用跟着我们吃这些粗粮,但我们还是得照常吃。

除了过年过节那会儿,徐向前家里头平时根本看不到啥肉影子。徐帅自己也说过这事儿:

“吃得再好,到头来不还就这么一辈子嘛?我平时就爱吃些简单的,粗茶淡饭对我来说挺合适的,而且五谷杂粮对身体也挺好的,对吧?”

【关心老区人民】

徐向前元帅生活简朴,觉得能满足基本需求就好。要是他觉得有啥多余的,或者花费超了,就会坚持让人把东西退回去。

徐帅以前住的那房子,就在史家胡同,又挤又旧。管理人员瞧着实在不忍心,后来就跟徐帅说:

“就是稍微整修一下也好。”

但就算这样,徐帅还是硬气地不同意。

后来呢,房管的人说那房子成危房了,徐帅这才勉强同意搬了出来。

搬到北京城西新家后,房子宽敞多了,不过也有个小麻烦,就是地板上蜡后特别滑。徐帅夫妇上了年纪,走路不太稳当。秘书见状,就建议铺上地毯,但徐帅硬是不答应。实在没辙了,秘书只好从后勤部门找来了两卷用过的橡胶垫子铺上。后来,秘书又想着做个暖气罩,结果被徐帅直接给回绝了。

1956年的时候,管理局为了让徐帅住得舒服点,特意派人给他送了一块新地毯。但徐帅一回家看到,立马就说要退回去,说是要铺到刚建好的三座门招待所去。他夫人黄杰听了,也很支持他的决定。

地毯被拿走了,小女儿挺喜欢在那上面玩的,就问她爸:

“我该去哪儿找点乐子呢?”

徐帅一扬手,开口说道:

“哎,我就直接坐地上了,这儿挺凉快的!”

徐向前对自己要求可严了,他的房子,没他点头,谁也别想动一下。就这么住了二十多年,房子外墙都褪色了。营房的人看在眼里,提议说要不刷刷漆,或者贴点墙纸,结果徐帅一口回绝了,说啥也不同意。

而且啊,徐帅还特别提出,要把多分给他的汽车退回去。徐小岩回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家里每天固定给他三毛钱坐公交。结果有次因为太饿了,把钱花了买吃的,结果没车费回家了,只能自己走回去。徐帅知道这事儿后,虽说没怪儿子,但也没增加那每天三毛钱的车费。

打从战争那会儿起,徐帅就一直带着个小木箱子,里头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修理家伙,啥坏了都能自己捣鼓捣鼓。那些工具啊,还有箱子本身,都是战场上留下来的老古董了。用久了,小木箱也免不了有些破损,可徐帅愣是一直没舍得换新的。

1950年那会儿,徐帅要去北京参加会议,从青岛出发。他的秘书就琢磨着给首长换个新的小皮箱。可能心里还打着鼓,怕首长不答应,于是秘书就故意轻松地说:

“再买个小巧的行李箱,能花得了几个钱呀?”

果然不出所料,徐帅直接爽快地就把那提议给拒了:

算了,不买新的了,我觉得那个小木箱就挺好用的,它陪我去了好多地方,去北京带上它不就行了吗?去年好多地方都受灾了,咱们能省点就省点吧!

由于那个小木箱子又老又破,后来徐帅身边的工作人员好几次瞧见了,都差点误以为是废品,想给丢掉呢。

徐帅的那些老战友们心里都明白,他身子骨弱。所以每次碰面,大伙儿总想带点啥给他补补,可徐帅每次都摆手不要,说啥也不肯收。

1962年的时候,徐帅去广州养身体。那时候,广州粮食局的局长正好是他以前的下属。在上火车前,这位局长特地准备了30个咸鸭蛋,还特地交代秘书要煮熟了给徐帅尝尝。刚开始,徐帅看到餐桌上多了这道美味,心里头还挺乐呵的。但没多久,他一了解清楚这鸭蛋的事儿,就批评起秘书来,说他不该随便收人家东西。

“你干嘛收人家东西啊,你这是替自己呢,还是替我?得了,既然你收了,那你就自己享用吧!”

徐帅那种省吃俭用的好习惯,真的给家里每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徐向前老爷子晚年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些革命老区的老百姓过得咋样。他经常会见从大别山、太行山、沂蒙山那些地方来的干部群众,每次见面,他都会关切地问起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

徐帅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接着仔细问道:

有没有人还在为吃饭发愁呢?我挺想了解一下,那些家里最困难、过得最不容易的人,现在日子过得咋样了?

在场的几个人都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谁都不肯吭声。这时,一个年轻的干部站了出来,开口说:

徐帅,你还记得七里坪那个地方不?说到那里最穷的家庭,我去探访过。有的家庭,每个人就只有一条裤子,裤子一洗,就没得换了。还有一家姓王的,七口人,家里总共就六只碗,要是全家一起吃饭,那就得有个人……嗯,你懂的。

“啥玩意儿?”

徐帅一听,立马急了,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说:

“七个人吃饭,碗却只有六个。”

湖北红安的七里坪,那可是红四方面军开始的地方。徐向前大将军,他以前就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对七里坪感情特别深。一听说那里的老乡们日子过得挺不容易,徐帅眼眶立马就红了。

这么多年都解放了,可有的农民兄弟还是穷得叮当响,真心觉得对不起老区的乡亲们啊!

好几天了,徐帅心情一直挺郁闷的。

经过一番仔细调研后,徐帅给中央递了份报告,呼吁多老区的发展,这事儿立马引起了中央的大注意。报告刚递上去没多久,就赶上徐帅82岁生日了,家里人和身边的工作伙伴都想着给他好好庆祝一下,但徐帅一如既往地爽快拒绝,没商量。

哎哟,还办什么寿宴呐!得记着,有人连裤子都没得穿呢,还有的人家,七口人愣是只有六只碗凑活着用!

1990年6月27号那天,徐帅因为肺结核病又犯了住进了医院。在医院躺着的时候,他心里可能有些感慨,就拉着老婆孩子的手,一遍遍叮嘱他们说:

我死了以后,第一,不搞啥遗体告别仪式;第二,也不开追悼会;第三,就想把骨灰洒在那些大山大河里,比如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还有河西走廊。你们得一直跟着党,好好执行党的方针,说到哪儿做到哪儿,言行得一致。

之后,李先念去医院看望,徐向前再次反复叮嘱了他。

1990年9月21号那天,徐向前元帅离开了我们。家里人赶紧把他的临终话儿告诉了中央。江泽民听到徐小岩说起老帅的遗愿,他没直接回应,而是让军委办公厅的头儿李际均,给徐向前的家人带话,表达了他的意思:

徐帅不光是你们的老爸,他还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元帅呢,因此,咱们得去给他送送行。

徐向前元帅离世后,解放军总政治部按规定给徐帅家属送了8000元抚恤金。但徐帅的妻子黄杰,她没动这笔钱,直接让秘书郭春福拿去了。为啥呢?因为郭春福的孩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急需用钱。

徐向前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实实在在,特别能体谅别人,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值得我们一辈子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