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全球面积最大的黑人国家,刚果(金)[1]虽然坐拥丰富的石油、黄金、钻石等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长期处于一贫如洗的状态中,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条,但大独裁者蒙博托·塞塞·塞科长达32年的黑暗统治无疑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蒙博托执政期间,都给刚果(金)造成哪些危害?
蒙博托,1930 年生于比属刚果赤道省的利萨拉城,年轻时曾加入比属刚果国民军[2],退役后转入新闻界,并由此结识刚果民族主义领袖卢蒙巴。卢蒙巴很赏识才华出众的蒙博托,不仅让他做自己的机要秘书,并且还多次就推动独立事宜征求其建议。1960年6月30日,刚果(金)宣布脱离比利时而独立,卢蒙巴出任总理,而蒙博托则被任命为国民军参谋长。
蒙博托的政治引路人-卢蒙巴
刚果(金)独立之初,经济命脉和外交政策均被美国控制,卢蒙巴对此非常不满,决定投向苏联阵营,并试图废黜亲美派总统卡萨武布。美国对卢蒙巴的“叛变”行为相当愤怒,于是通过重金收买的方式,策动蒙博托发动政变推翻卢蒙巴政权。 1960年12月,卢蒙巴被逮捕,旋即被蒙博托送到由美国支持的加丹加省割据政权,被当地叛军头目冲伯虐杀。
卢蒙巴倒台后,总统卡萨武布掌握实权,蒙博托因发动“革命”有功,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随着权力和地位的攀升,蒙博托的野心日渐膨胀,最终竟动了谋取总统大位的心思。1965年11月24日,利用卡萨武布和总理冲伯争权互斗的良机,蒙博托第二次发动军事政变,将冲伯驱逐至西班牙,并解除卡萨武布的职务,随即自封为总统。当时,蒙博托才只有35岁。
蒙博托通过政变上台时,只有35岁
为了巩固权位,蒙博托上台伊始便逮捕4位跟自己作对的前部长,并当着5万名观众的面将他们绞死,以此来震慑反对派。与此同时,蒙博托对遍布国内的割据军阀们进行分化瓦解,能收买的就收买,不服软的就进行残酷镇压。经过5年努力,除躲进密林深处的卡比拉“叛军”外,蒙博托已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建立起稳固的统治。
肃清叛乱势力、基本上统一全国后,蒙博托开始致力于复兴经济,利用刚果(金)富含黄金、钻石、铜矿等资源的优势,积极引进外国投资和技术(主要是美国)以发展工商业,并大力发展农业、基建、教育等事业。与此同时,蒙博托还极力冲淡刚果(金)政府的军人色彩,将一大帮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高级军官解职,由文职人员来担任军政要职,国际形象由此大为改善。
金沙萨
在发展经济、改变政府形象的同时,蒙博托开始大搞“国家非洲化运动”,将国名由带有殖民色彩的刚果(金)改为扎伊尔[3],首都利奥波德维尔则改名为金沙萨。除国名外,包括天主教徒在内,所有国民也必须改取非洲化的名字。除此之外,蒙博托还禁止国民穿西装,并由土著服装“Abacost”取而代之。在各项改革措施中,蒙博托不仅以身作则,并且还整天戴着一顶豹皮帽子,以此来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
在蒙博托的努力下,刚果(金)迎来相对繁荣的时期,GDP总值和民众平均收入不断增加,币值长期保持稳定,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政府负债率很低,城市面貌也因大量的基建项目而日新月异。总之,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刚果(金)始终保持着欣欣向荣的态势,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国民的自信心日益高涨。
借助强硬的统治手腕和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蒙博托得以连选连任,最终干脆自封为终身总统、执政党-“人民革命运动”的终身领袖、班加拉族大酋长、元帅,牢牢地控制住党政军最高权力。
蒙博托大搞个人崇拜,并侵吞国家1/3的财富
在集权国家中,权力与财富形同“双胞胎”,独裁者一定是汲取财富的“行家里手”,蒙博托自然也不例外。1973年,打着建设国家独立经济体系的幌子,蒙博托将2000多家外国企业无偿国有化,包括矿场、农场、种植园、牧场、批发商和零售企业等。然而,这些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成为国家财产,而是被蒙博托及其亲友私自瓜分,成为他们聚敛财富的“聚宝盆”。
通过巧取豪夺,蒙博托及其家族积累起惊人的财富。据保守估计,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扎伊尔全国总产值的1/3都归属蒙博托及其家族所有,中央银行基本上成为他的个人钱袋,由他随意支配,用于营建豪宅、购买各种奢侈品、笼络党羽、收买政敌及其他高级享受。有数据统计,到1980年代,蒙博托的个人财产估计超过50亿美元,在世界各国领导人中名列前茅。
印有蒙博托头像的扎伊尔货币
在大肆敛财的同时,蒙博托大搞个人崇拜运动,并给自己弄了一大堆称号,包括“国家之父”、“人们的大救星”、“超级战士”、“大战略家”等等。慑于蒙博托的威权,加之宣传部门的不断灌输,扎伊尔全国上下出现狂热的个人崇拜现象。当时,歌颂蒙博托的诗歌、舞蹈在国内四处传扬,官员的领章都是他的肖像,就连他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地方,都成为民众朝圣的地点。
总之,经过一连串成功的“组合拳”,蒙博托的“伟大”、“光辉”形象深入扎伊尔民众的心目中,在他们看来,蒙博托无疑是上帝派到人间来拯救苦难民众的使者,是先知,甚至是“救世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扎伊尔民众逐渐看清楚“人民救星”的真面目。
蒙博托与美国总统里根
原来,在蒙博托及其家族盗窃国家财富的同时,扎伊尔的经济却由于国有企业管理混乱、国际矿产价格暴跌、政府机构严重贪腐、外资加速撤退等原因而遭到沉重打击。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扎伊尔的经济几近崩溃,GDP总值和人均收入断崖式下滑,通货膨胀率螺旋式上升,外债高企,失业人数剧增,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对蒙博托政权的怨恨与日俱增。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大幅调整其外交路线,开始跟一些在国际社会中臭名昭著的政权“划清界限”,蒙博托政权即在其中。失去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慷慨解囊”,蒙博托政权无异于站在“火山口”上,开始摇摇欲坠,而发生在1994年4月的卢旺达大屠杀事件,更是给它带来致命冲击。
卢旺达大屠杀遇难者墓地
卢旺达大屠杀共导致图西族80万-100万民众惨死,另有25万-50万女性遭到强暴,其罪魁祸首-胡图族政权理所当然地遭到国际社会的同声共讨。然而,蒙博托却逆潮流而动,不仅公然支持大屠杀,而且强行将国内的图西族人赶回卢旺达,任凭胡图族武装无情杀戮。等到由卡加梅领导的图西族武装夺取卢旺达政权后,蒙博托又大量收容胡图族极端分子到扎伊尔避难,摆明跟国际舆论对着干。
蒙博托的举动不仅激怒卢旺达新政权,就连美国也难以容忍,推翻这个无耻、残暴的政权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为实现推翻蒙博托政权的目标,卡比拉武装与卢旺达结成军事结盟,并获得乌干达、安哥拉等邻国的大量资金和武器,而美国则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失去美国的支持后,尽失民心的蒙博托政权兵败如山倒,在战场上一再被击溃。1997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装兵临金沙萨城下,蒙博托为避免被俘后遭到清算,被迫飞往摩洛哥避难。至此,统治扎伊尔长达32年的蒙博托政权垮台。
蒙博托被推翻后士兵闯入其豪宅
由于蒙博托先前已经罹患前列腺癌,加之被推翻后心情抑郁,因此逃往摩洛哥后没多久便死在医院里,终年67岁,时在1997年9月7日。不过,蒙博托政权虽然倒台,但腐败残暴的习性却被新生的卡比拉政权所继承,加之国内叛乱活动猖獗,跟周边国家的摩擦不断,致使国家重建事业迟迟难以完成,民众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蒙博托遗毒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注释:
[1] 全称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因首都在金沙萨,因而简称刚果(金)。
[2] 蒙博托的母亲是当地班加拉族酋长的前妃子,后来嫁给一位比利时厨师并生下蒙博托。
[3]蒙博托政权垮台后,取而代之的卡比拉政权又恢复原国名,即刚果(金)。
参考书目
1.乔治·恩荣格拉·恩塔拉耶(刚果):《刚果史:从利奥波德到卡比拉》,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年版。
2.戴维·范·雷布劳克(比利时):《刚果:一个民族的史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