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总理,“回家的感觉”

恒鼎看军事 2025-02-08 11:14:39

文丨郑敢言

泰国总理佩通坦近日访华时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承诺:“希望你们来到泰国能有回家的感觉。”这一番话,对于许多中国游客来说,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泰国的每一位政策制定者都在为中国游客的感受着想。然而,这句“回家的感觉”背后掩藏的,却是泰国政府急切修复与中国游客关系的深深焦虑和困境。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泰国仍旧是中国出境游热门的目的地之一,然而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已发生重大转变,泰国在中国游客的“首选名单”中早已不见踪影。与去年春节期间的热度相比,泰国的排名已经下滑,甚至没有进入中国游客的前五大出境游目的地。仅仅一年,泰国便从“人气爆棚”沦为“过气之地”。

佩通坦的这一承诺,乍看之下是亲切的外交辞令,但深挖其中,不难发现其背后潜藏的深层次问题:泰国面临的,不仅仅是中国游客的流失,更是其国际形象的崩塌。过去一年,泰国的治安问题,尤其是跨境电信诈骗、非法偷渡等犯罪行为频发,这些问题在游客心中种下了深深的不安,令他们对泰国的安全环境产生了质疑。即使泰国警方和军方加大了对湄拉玛地区的巡查力度,打击跨境通讯设备的非法交易,依然无法消除游客心中的安全阴影。

佩通坦访华期间的首要议题之一就是加强中泰两国的治安合作,尤其是在打击电信诈骗和跨境犯罪方面。佩通坦甚至提到,泰国希望中国执法队伍能够在泰国境内更自由地开展工作,甚至设立警察局。这个提案不仅暴露了泰国政府在打击犯罪上的巨大短板,也反映出泰国政府对自己治安管理的深刻不信任。一个国家的治安问题如此严重,竟然需要外部力量来协助管理,这背后不仅是国家治理的缺陷,也涉及到泰国治安体制的崩溃。

对于泰国政府来说,旅游业的复兴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佩通坦此次访华,除了寻求经济合作,更迫切的任务是恢复中国游客对泰国的信任。然而,这个信任的重建,显然不是靠“回家的感觉”这一空洞的承诺能够实现的。仅仅依靠经济合作与外交辞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泰国治安的问题。中国游客流失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治安不佳,犯罪猖獗,游客的安全感早已被击碎。只有当泰国政府在治安领域进行根本性改革,真正打击跨境诈骗等犯罪活动,才能逐步恢复游客的信任。

泰国治安的困境,实际上揭示了该国长期存在的治理问题。在跨境诈骗、偷渡等问题上,泰国警方显然未能有效应对,甚至在某些地区,地方政府与犯罪团伙之间的联系异常紧密。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强化警力和增加巡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的土壤。泰国的治理体系,尤其是在边境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严峻的管理漏洞。要解决这些问题,泰国不仅仅需要强化执法,还需要更加全面的体制改革和更深层次的治理反思。

在此次访问中,佩通坦提到加强两国经济合作,尤其是在农业、互联互通等领域。然而,这种合作能否真正恢复游客的信任,仍然充满了变数。经济合作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根本解决治安问题,泰国的经济利益将永远无法转化为实际的旅游资源和游客信任。游客对泰国的恐惧,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经贸协议而消散。在旅游业面临困境的今天,泰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瓶颈,更是信任危机的深渊。

佩通坦所说的“回家的感觉”,虽然在表面上是热情的邀请,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外交表态。真正的信任,来源于一个国家对其自身问题的诚实面对和有效解决。对于泰国来说,要恢复中国游客的信任,首要任务是治安的彻底改造,彻底根除跨境电信诈骗和非法偷渡等犯罪活动。而这,才是佩通坦此行能否真正取得成果的关键所在。

从深层次来看,泰国治安的崩塌不仅是一个表面现象,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的体现。单纯依赖外力援助,或者通过表面的外交辞令来修复与中国游客的关系,最终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泰国的困境。泰国要想真正恢复中国游客的信任,必须从治理体系的核心出发,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这不是一项可以速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泰国政府付出长期而艰巨努力的系统性工程。

泰国此时的困境,既是其长期治安问题的缩影,也是国家治理体制缺陷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外部的经济合作,还是表面的合作协议,都无法掩盖泰国治安漏洞的深刻问题。如果泰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跨境犯罪和治安问题,即使拥有再强大的经济合作,也难以重建游客对泰国的信任。佩通坦的“回家感”承诺,在缺乏实质性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只能是空中楼阁。

0 阅读:347

恒鼎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