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也为了配合双减政策的实施,多部门联合推出了“5+2”的课后服务方案。“5”指的是学校每周提供不少于5天的课后服务,“2”指的是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课后服务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而产生的接送问题,但是课后服务的实施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课后服务最大的争议有两点:一是自愿变“被自愿”,二是绝大部分地区是要收费的。
先说自愿变强制。课后服务的初衷是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的照看孩子的服务,有需要的才参加,不需要的可以不参加。但在实施过程中,课后服务已经从最开始的自愿变成了强制,有老师三番五次地给家长打电话劝说家长给孩子报课后服务,甚至有老师在课后服务期间布置作业、讲作业、讲新课,以此逼迫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本就不需要课后服务的家长也只能给孩子报课后服务,从而引起他们的不满。
再说收费。虽然各地收费标准不同,但是大部分地区都是一个学生一学期几百到上千元。这个费用看似不高,但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读书,那么一年的课后服务费也要三四千,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甚至会成为个别家庭的负担。对此,有不少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就应该免费,而不应该收费。
课后服务收费的政策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甚至有人将矛头直指老师,说老师才是课后服务的最大受益者。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们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老师参加课后服务是有额外补贴的,甚至有的地方一个老师仅仅课后服务补贴一年就高达一两万,少的也有几千,于是这些人认为课后服务就是用家长的钱给老师涨工资。
事实真的如此吗?最近,网上曝光了某校的课后服务分配方案,可以说,一线老师看到这个分配方案,真的是太扎心了。
根据该校的方案,学校领导、巡视、督察、登记、检查组成员以及后勤和保安保洁每人每学期补贴5000元,音体美等老师每人每学期补贴3800元,而语数英等老师每人每学期补贴2700元。也就是说,语数英等老师的课后服务补贴不仅没有学校领导多,甚至只有后勤、保安保洁等人员的一半。其他地方不知道,我们这边提供课后服务的都是一线老师,但是拿得最少的也是一线老师,看到这儿你还相信课后服务收益最大的是老师这样的说法吗?
其实,很多一线老师都是希望取消课后服务的,因为在课后服务费的分配问题上,很多学校都存在的干活的还没有不干活的拿得多的现象,一线老师往往就是个“背锅侠”。最后,也希望某些学校的领导吃相不要太难看,不能寒了干活的人的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