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蒙哥马利访华,戴高乐问他看法,蒙哥马利:千万别招惹毛泽东

Autumn萌宠 2025-03-21 17:45:24

5月时,广州已经热得让人直冒汗。咱们的开国上将李达,正在广州机场候着一位超级重要的来宾。走之前,毛主席还特别交代了,对这位客人得毕恭毕敬的,因为这哥们儿说不定能帮咱们跟西欧国家搭上关系,建立起友好的桥梁呢。

一架飞机从香港那边慢悠悠地飞过来,然后轻轻地降落到了地面上。李达盯着那飞机看了好一会儿,接着他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没错,就是这架!英国大元帅蒙哥马利坐的就是这个!”

飞机门一开,里头走出位神采奕奕的老者。李达乐呵呵地朝他摆了摆手,蒙哥马利见状,也乐颠颠地挥了挥手回应。

二战时期出名的名将蒙哥马利,对中国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这是他头一回来到中国,在欧洲时,他听过不少关于中国的风言风语,但大多数都带着恶意。蒙哥马利心里犯嘀咕,不知道该听谁的。直到有一天,在伦敦的报纸上,他读到毛主席的一篇文章。毛主席在里面说:“能建长城的民族,哪会去侵略别人呢!”这句话一下就把蒙哥马利给吸引住了,他心想,得亲自来中国瞧一瞧。

蒙哥马利时间挺赶的,在广州没待多久,下午在李达将军的带领下就直接去了北京。陈毅元帅早就亲自在北京西郊机场候着了。蒙哥马利认识陈毅,一见面他就打趣道:“您是中国的大元帅,我呢,是英国的大元帅,咱俩这是不是元帅间的聚会啊?”

陈毅哈哈大笑,开玩笑似的说:“晚上还有位元帅打算请你搓一顿呢!咱们这儿元帅不少,要是想见全了,你恐怕得在中国多逗留些时日喽!”

那天晚上,周总理和叶剑英一块儿请蒙哥马利吃饭,在北京招待所设的宴席上,还有位挺特别的来宾,就是刚得到特赦的原国民党的大将杜聿明。这可是杜聿明被特赦头一回参加这么重要的正式场合,他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能收到这样的邀请。

为啥周总理要让杜聿明和蒙哥马利见面呢?这事儿得从杜聿明的经历说起。抗战那会儿,杜聿明带着远征军跑到缅甸跟日军干架,他在那儿可给中国军人长脸了,还顺手救了7000多名英国大兵。就因为这事儿,杜聿明在英国那是相当有名气。

蒙哥马利一到场,就连珠炮似地向大伙儿抛出一堆问题。周总理从这些提问里琢磨出来,蒙哥马利对中国挺感兴趣,但也挺不了解的。不过周总理也心里有数了,蒙哥马利元帅是带着好意来咱中国的,这就是个挺不错的开端。

蒙哥马利跟杜聿明简短聊了几句后,突然话题一转,问道:“杜聿明将军啊,我听说你以前带过上百万的兵马,现在你那些军队都到哪儿去了?”

杜聿明咧嘴一笑,丝毫没有觉得不自在。他伸手一指旁边的陈毅,说道:“我那上百万的兵马,可都归她调遣了!”

蒙哥马利因为对解放战争的历史了如指掌,不禁笑了出来。杜聿明的一番话也让晚餐时的氛围变得轻松愉快。那晚,大家伙儿都没怎么聊起那些严肃的政治事儿。

次日清晨,毛主席会见了这位从英国远道而来的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心里特别兴奋,他早就盼着能见毛主席一面。之前他去美国时,刚卸任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还跟他说:“毛泽东啊,那可是东方一个神奇的军事大佬,他的军事路子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一到战场上,那效果可不含糊!”

蒙哥马利晓得毛主席爱抽烟,所以一见面,他就掏出一包英国香烟和一盒子英国雪茄,递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呢,也早有准备,把珍藏的武夷山大红袍母株茶叶送给了蒙哥马利。刚开始,蒙哥马利没意识到这茶叶有多稀罕。等他回了国,有人跟他说,这茶可是中国顶级的名茶,价值连城。这时候,蒙哥马利才明白,毛主席送的这份礼,到底有多贵重。

这位二战中声名显赫的元帅,终于和毛主席见上面了。在西方,毛主席被叫做“神奇的战略家”。蒙哥马利对抗美援朝战争很有研究,志愿军的好多事儿,他都门儿清。他明白,眼前这位满脸笑容的中国领导人,可不是一般人,做起事来从不按套路出牌,是个大人物。

蒙哥马利一坐下来,立马就聊起了国际局势,他直接问毛主席:“对于我那三条原则,您是怎么个看法?以前我都是分开来说的,但这回,我想把这三条搁一块,听听您的见解!”

蒙哥马利退役后,给出了一个处理国际纠纷的三点看法。简单来说,就是别管人家的家务事、别搞老大霸权、也别把一个国家硬生生拆成两半。这三点就是他所谓的三项原则。

毛主席笑呵呵地答道:“我赞成元帅说的那三个原则,它们跟咱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的‘五项和平共处原则’挺像的,都挺有道理。我觉得元帅啊,你应该多去各国讲讲你的想法!”

蒙哥马利压根儿没往那方面想,他觉得毛主席的主意真棒,真是个有远见的人。但蒙哥马利心里还是有点打鼓,他跟毛主席说:“你也清楚,欧洲好多国家和美国关系铁得很,他们都反对苏联和咱们国家。我那三项原则是在亚洲提的,要是我话说多了,怕是在英国那边不好收场啊!”

毛主席的脸色还是很和蔼,他哈哈一笑,随后拿起一根烟递给蒙哥马利,说:“你的话嘛,有的对,有的不对!据我了解,美国是铁了心跟我们对着干,但你们英国和法国可不一定。就说法国吧,戴高乐不也顶回去了美国要在法国搞军事基地的主意?英国也一直挡着美国的经济渗透,这都是明摆着的事儿!至少这两个国家没完全听美国的!”

蒙哥马利挺吃惊,他压根儿没想到毛主席几句话就把现在的国际局势说得明明白白,而且每一句都戳到了关键点上。他这下开始重新打量眼前的这位军事大佬,感觉毛主席不光是军事上有两把刷子,更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蒙哥马利直言不讳:“主席讲得太到位了!我们国家和法国吧,对美国那套做法,可不是全买账!”

毛主席微微颔首,说道:“等元帅你从国外回来,得跟英国的那些头头脑脑聊聊,咱们这儿,对带着诚意来的朋友,那可是敞开大门的!”

蒙哥马利轻轻颔首,接着抛出了第二个疑问:“我回想起主席讲过‘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这话在我看来挺有军政色彩!你咋理解?”

毛主席轻轻抖了抖烟斗里的灰,说道:“这话啊,啥时候都不会落伍!革命这事儿可不小,要革命就得有斗争,斗争嘛,枪杆子得硬。不光咱们中国走过这路子,西方那些国家,比如法国大革命那会儿,也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敢明着说,那我就来讲,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蒙哥马利一时语塞,感觉自己问得有点冒昧,赶忙换了个话题:“您看,欧洲好多国家的老大们都不愿意聊接班人的事儿,咱们主席对这方面有啥看法没?”

毛主席觉得聊这个话题没啥不妥,他笑着说道:“懂点中国历史的人都明白,接班人早点定下来比较好!等我哪天不在了,那肯定是第一副主席刘少奇来接我的班,他能力很强!”

蒙哥马利满脸疑惑地问:“刘少奇之后,会轮到谁?难道是周恩来总理吗?”

毛主席摆了摆手说:“我就负责让刘少奇来接手,至于他之后谁来干,那就是刘少奇得琢磨的事儿了,我可不去管他那后面的事儿!”

蒙哥马利这回算是明白了,为啥毛主席能深得人心。那些大人物身上的特别气质,一般人还真没有。他觉得毛主席简直太聪明了,这会儿心里琢磨着,就连丘吉尔这样的厉害角色,跟毛主席比起来也差了点儿。

毛主席和蒙哥马利聊天时,蒙哥马利不停地向毛主席抛出问题。这种你问我答的交流方式,成了他们这次谈话的主要节奏。蒙哥马利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便笑着打趣道:“我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个采访的记者,光顾着问主席问题了!要不主席也来问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

毛主席对熊哲讲:“我有三件事想问问你,不过这些事儿跟国际大局没啥关联!倒是和你的个人历程挺挂钩的!”

蒙哥马利微微颔首:“主席,有啥想问的就直说吧!”

毛主席接着讲:“先说头一个事儿,你在北非把隆美尔给打败了。我听说啊,这场仗能赢,主要是因为盟军那边人多势众,武器装备也比隆美尔的‘非洲兵团’强太多。要是反过来,隆美尔兵强马壮,你还能不能赢他?是一开始就主动出击好,还是等对方先出招,你再反击好呢?”

蒙哥马利被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发懵,他压根儿没想过这事儿,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毛主席接着说道:“诺曼底那场大战,英军打得确实挺漂亮。不过我记得,英军那时候推进得太快了,跟右翼的美军拉开了老大一段距离。我就纳闷了,德军咋就没瞅准这个空子,在美军和英军中间来个穿插迂回呢?是不是你提前有啥安排啊?”

毛主席提到了第二个问题后,紧接着就抛出了第三个疑问:“在阿登战役那会儿,你主张先攻打德国的工业心脏地带,我觉得这没错。但为啥咱们没先集中精力把德军的主力给干掉呢?这点我真是有点琢磨不透!”

蒙哥马利真没想到,毛主席对二战时候那些大战役知道得那么清楚,这些问题着实让人诧异。毛主席问的都是从战略上考虑的,角度挺特别,每个问题都直戳那些战役的要害。

聊聊这些问题的背景哈,北非战役算是让蒙哥马利一举成名的战役。那时候,德国的名将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盟军被他打得节节败退,处境挺被动的。就在这时,蒙哥马利被紧急派去救场,他把那些被隆美尔打败的散兵游勇集结起来,组建了一支盟军第八集团军,不过这支队伍当时可不被人看好。

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那时候蒙哥马利靠着绝对的兵力压制,还有1500辆坦克的正面猛攻,这才打败了隆美尔。要是他们俩实力倒个个儿,蒙哥马利还能赢隆美尔吗?

毛主席这么问蒙哥马利,可不是想给他出难题。毕竟,咱们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里,都是在形势不利、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最终赢得了胜利。因此,毛主席特别好奇,蒙哥马利对于这种情况会怎么看。

说到第二个事儿,诺曼底登陆战那可是二战里盟军翻盘的关键一战,场面大得很。那时候,蒙哥马利定的计划,让英军和美军一块儿在诺曼底上岸。可问题是,蒙哥马利他们冲得太猛,位置太靠前了,结果美军那边伤亡惨重。后来,艾森豪威尔因为这个事儿,还批评蒙哥马利,说他不管美军的安危。

根据毛主席的疑问,德军为啥没从两军之间绕过去偷袭呢?说实话,蒙哥马利当时也没啥备用计划。现在想想,要是德军真按毛主席说的那样干了,这场仗的结果可能就全变了,至少美军得先被德军干掉。想到这里,蒙哥马利心里有点发憷,他只能暗自庆幸,还好德军也没往那方面想。

第三个话题说说阿登战役,那是盟军开始反击的关键一战。盟军那时刚把巴黎给夺了回来,蒙哥马利心里盘算着,要拿巴黎当跳板,一路往德国的东北方向猛攻。头一号目标,就是给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来个重创,好给盟军开条路,直捣德国老家去。

不过,蒙哥马利这次显然对敌人的情况判断失误了。他打破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谨慎行事作风,没有搞清楚鲁尔工业区德军到底有多少人。结果,他的花园行动遭到了德军的大力反抗,部队损失特别严重,最后只能认输。这样一来,他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蒙哥马利当然琢磨过这场仗为啥输了,他总觉得是自己备战没做到位。可毛主席却说,关键是要先把德军的主力给干掉。这话让蒙哥马利心里直犯嘀咕,他突然觉得,眼前的毛主席,那真是高人啊。

蒙哥马利想了好久,一直没吭声,因为他答不上来毛主席问的那三个关于军事的问题。最后,他挺认真地对毛主席说:“主席啊,我现在真心觉得,还好那时候你不是指挥德军的头儿!”

毛主席听了那话,嘴角上扬笑了笑,没再继续深究刚才那三个关于军事策略的问题。蒙哥马利见状,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通过这三个问题,蒙哥马利深切体会到毛主席的军事智慧有多深厚。他现在明白了,为啥志愿军能够打败那么厉害的美军,原来是因为志愿军背后有个特别厉害的指挥官,这个人正是毛主席。

这次聊天聊了有四个钟头多,蒙哥马利感觉收获满满。聊完后,他跟毛主席说:“回去后,我得跟西方那些领导人说清楚,中国是个爱和平的国家,但也不是好惹的!”

蒙哥马利原本打算在中国逗留四天,但跟毛主席聊完后,他决定多留一天。他跟毛主席说,想去中国的部队瞧瞧。毛主席一听,立马安排了当时北京军区的头儿杨勇来接待他。

杨勇是我军的一位开国大将,战绩辉煌。在朝鲜战争那会儿,最后一场大战就是他指挥的,就是金城战役。那一仗,直接把南朝鲜的头儿李承晚给打服了,就连大名鼎鼎的蒙哥马利都听说过杨勇的大名。

蒙哥马利抵达北京军区那天,恰逢军区正在搞实战演练。两边队伍你来我往,斗得难分高下。蒙哥马利被我们演习里的各种战术深深吸引,好多打法他都是头一回见,时不时就扭头问旁边的杨勇将军。每次听完杨勇的解释,蒙哥马利总是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练习搞完后,蒙哥马利突然心血来潮,说要跟杨勇将军比比谁的枪法更准,杨勇爽快地就答应了。讲究风度的杨勇,就让蒙哥马利先开枪。蒙哥马利全神贯注,砰砰砰连开了十枪,打中了八个靶心。

到杨勇上场时,他满脸笑意,看起来特别自在。他一边跟蒙哥马利聊着天,一边就举枪射击,子弹打过去,目标立马就倒下了。

蒙哥马利愣了一下,随后赞叹说:“真没想到,杨勇将军身为军区一把手,居然实战功夫也这么了得,这可比欧洲好多将军都要强啊!”

蒙哥马利结束了在北京军区的访问,马上就要回自己国家了。他去跟毛主席和周总理道别,走的时候跟毛主席说:“我这次来中国,真的是太难忘了,绝对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经历。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来中国看看!”

毛主席说:“等着好消息吧!到时候我请你一块儿去长江里游个痛快!”

蒙哥马利到中国之前,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私下跟他聊过。戴高乐希望蒙哥马利能认真看看中国,回头把他在中国的真实感受分享给自己。

戴高乐在法国老百姓心里,跟拿破仑一样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带领法国走出了二战的困境。到了50年代以后,戴高乐掌权的法国虽然也靠着美国,但可不会啥都听美国的。他还响应了咱们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的,支持周总理对法国和越南之间那事的解决办法。

蒙哥马利离开中国后,没急着回英国,而是拐了个弯去了法国,想再跟戴高乐聊聊。那时候的戴高乐,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犹豫不决,心里明白法国离不开美国,但怎么摆平法国和中国的关系,这让他挺头疼的。

蒙哥马利把跟毛主席聊的内容一股脑儿都说了,特别提到了毛主席问他的三个关于打仗的事儿。戴高乐听完,也开始琢磨起来。

最后,蒙哥马利非常坚定地告诉戴高乐:“你得牢牢记住,啥时候都别去惹毛泽东,我觉得现在这世上,没人能斗得过他!还有,千万别跟中国人开战!”

戴高乐把蒙哥马利的话深深记在心里,他们那次交谈之后,戴高乐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过了三年,戴高乐自己动手给毛主席写了封信,里面满满是他想跟中国建交的真心。到了1964年,多亏了戴高乐的坚持,法国就成了欧洲那些国家里,和中国正式建交的其中一个。

毛主席的人格特别有吸引力。他这辈子见过好多外国的大领导,凡是跟他聊过天的,都会被他的魅力给打动。不光是蒙哥马利这样,就连后来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毛主席面前也是打心底里佩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