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认识自己,方得自在人生。”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那么在这场体验中,以一定要以自己的身份来体验,认识到自己,才能做自己。
我们来通过两个蚊子的故事,来学会认识自己。
第一个故事,蚊子的雨中历险记。
雨滴,那看似微不足道的水珠,对于蚊子而言,一滴雨的重量,竟是自己的五十倍之巨,那下落时的加速度,仿佛重型大巴全速撞来,威力惊人。然而,神奇的是,大多数蚊子在雨中却能安然无恙。
一位好奇的美国教授,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这令人惊叹的画面。当雨滴打在蚊子的翅膀和腿部,蚊子就像一位优雅的舞者,顺势倾斜,侧身翻滚,让雨滴从身侧悄然滑落,仿佛荷叶上滚落的水珠。
蚊子的身上,似披着一层神秘的疏水外衣,与雨水共舞,却不被其束缚。而当雨滴直接击中蚊子,它会先顺应雨滴的强大推力,与之共落,随后又迅速侧向微调,巧妙地与雨滴分离,再度振翅高飞。蚊子能在雨中逃出生天,皆因它能随环境变化,灵动地调整应对之策。
你看弱小如蚊子,在灾难性的环境下也照样能生存。
正如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所言:“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快速反应的。”
第二个故事,蚊子的南天门之旅。
课堂上一位神奇的老师正在教导学生们前往南天门之法:左脚抬起放下,换右脚,如此交替前行,就好像喊着 “一二一” 的节奏,便能抵达那神秘之地。
他的学生中,有蚊子、蜈蚣、石头、蛇和风,各具特色。
蚊子,拥有六只小脚,它心中思忖,一步一步走,岂不是忘却了自己还有翅膀?对它来说,振翅飞翔,才是最轻松惬意的方式。风,无形无体,面对这旅程,茫然不知所措。蜈蚣,两边长着五十四对小脚,也在苦苦思索这方法是否适合自己。蛇,连脚都没有,更是不知如何迈出这前往南天门的步伐。石头,静静伫立,仿佛在质疑老师的方法是否有误。
其实,这并非老师方法不对,而是此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当我们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不知哪些是自己优于他人之处,哪些又是自己的不足,以及那些自己无法做到之事时,确实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这两个故事其实暗合庄子的思想。
庄子始终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以及自我认知的至关重要性。
庄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性和禀赋,唯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才能够顺应自然,获得真正的自由。
庄子笔下有不少有缺陷却活得自在潇洒的人,比如:
支离疏形体严重残疾,脸隐藏在肚脐下,肩膀高过头顶,颈后的发髻朝天,五脏的腧穴向上,两条大腿和胸旁肋骨相并。他依靠给人缝衣洗衣、簸米筛糠维持生计,却能在战乱和重税的年代得以保全性命,甚至还能领到国家的救济粮。支离疏对自己的缺陷坦然接受,不因此而自卑或苦恼,自在地生活在世间。
王骀是一个断了一只脚的人,但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跟从孔子学习的人一样多。王骀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影响自己的精神境界,他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品德吸引着众人,他所展现出的姿态早已超越了外在缺陷。
这些人皆能明晰自我,不为外界所扰,活得洒脱自在,逍遥不羁。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如果自身积累不足,便难以承载重大的使命。
我们的人生就如同一场航行,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才能选择合适的船只,驶向正确的方向。
庄子所倡导的 “逍遥游”,是一种摆脱外界束缚、回归内心自由的境界。要实现逍遥游,首要的便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欲望、能力和局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这个时代什么都很快,我们总是步履勿忙,生怕被落下。
但是在赶路的过程中,也不妨慢一点,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好好的认识下自己,抱抱自己。
如果你是星星,就别羡慕太阳的光芒万丈,因为你也有自己的璀璨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