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5月10日,美利坚联盟国总统戴维斯在佐治亚州的尔文村被捕,伴随着他的被捕,持续了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落下帷幕。
戴维斯,全名杰弗逊·汉密尔顿·戴维斯,这个名字十分有趣,它包含了美国建立之初最重要的两个人物: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斗争中,杰斐逊派与汉密尔顿派之争绝对是重中之重,二人的理念之争在二人作古多年后依旧影响着美国政坛,后来的南北战争也可以视为二人理念之争的集中爆发。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这场战争最终以林肯领导的美利坚合众国军队击败了倒霉蛋戴维斯领导的美利坚联盟国军队而告终,在后来的岁月长河中,这场战争前和战争中的复杂博弈被淡化甚至隐去,代之以“解放黑奴”、“为自由而战”的道德颂扬。
南北战争前,一本名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小说在全美流行,北方人看到这本书会痛斥奴隶主的残酷,南方人看到这本书则怒骂作者罔顾事实。
在当时的美国,北方人与南方人有选择性地接受了两种不同的“事实”,因为所处的立场不同,他们也选择性地接受了两种不同的道德体系,而导致北方美国人与南方美国人陷入立场、认知与道德的大分裂的只有利益,也只能是利益。
在南北战争前的美国,一场复杂的利益绞杀局正在缓缓展开,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工业资本家的野心勃勃,金融资本家的贪婪嗜血,南方种植园主无能狂怒与自负癫狂,另外,还有跃跃欲试的外来移民,忿忿不平的自由农民,欲言又止的各国列强,都在这场绞杀局中扮演者自己的角色,讽刺的是,那些在战争中被意外解放的黑人奴隶,在这场利益乱局中,他们的重要性接近于零。
看看那场南北战争吧,它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权力的运行规律,并向你展示一个真实的美国。
最初的问题上文中提到,美国建国之初,政坛上的主要争端围绕着杰斐逊与汉尼尔顿的理念之争展开。
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理念冲突点来自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关系:
杰斐逊为首的民主共和党认为,各州的权力应该被充分保证,如果在独立后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一个类似于英国女王的强权政权,那么美国独立将没有任何意义。
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认为,独立后的美国为了实现快速发展,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它的权力凌驾于各州之上,它将充分调动整个美国的资源以实现美国的快速发展。
由联邦与各州权力之争,又引发了产业之争,强调联邦权力的联邦党明确表示,建立强大的联邦政府就是要帮助美国快速实现工业化;而强调各州利益的民主共和党,表面上的说辞是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各州自己的权力,联邦无权干涉,但实际上,民主共和党说辞是在为农业背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美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就是种植园农业经济。
积极为各州权力背书的杰斐逊,这位《独立宣言》起草人,其本人的身份就是大种植园主,这个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绅士”,他的种植园里却有着几百位奴隶为他劳作。
而事实上,美国开国元勋中,除汉密尔顿这个底层逆袭的穷小子,大多数人的身份都是大种植园主。
现在回看那段历史,人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穷小子出身的汉尼尔顿比大种植园主出身的杰斐逊更有远见,世界进入工业时代后,继续沉浸在农业的自娱自乐中是没有意义的。
但这是站在上帝视角的总结,在当时的美国,这场世纪争端的结果是代表农业利益的民主共和党战胜了代表工业利益的联邦党。
随着汉密尔顿死于一场决斗,联邦党群龙无首,美国总统的位置一直被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大种植园主所把持: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第四任总统麦迪逊,第五任总统门罗,身份都是弗吉尼亚的大种植园主。
各州与联邦之争,农业与工业之争,这是美国面临的最初的问题,第一轮较量以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民主共和党胜出而告终,但历史从不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停下脚步,这样的问题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拷问着美国社会。
新王与旧王美国建国之初的工业与农业之争,虽然汉密尔顿等人推崇的工业派更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建国之初的美国,农业派实力过于强大,这场争端以代表大种植园主利益民主共和党胜利而告终。
北美大平原确实十分适合发展农业,靠着种植园的经营模式,种植园主们可以获得持续而稳定的收入,理论上讲,这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它就不可能赔,南方种植园主应该能够一直悠哉悠哉地过着自己土皇帝的生活。
但理论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差距,现实是大量南方种植园主们的经营面临困境,是不是感到难以理解,理应一本万利的买卖,这群种植园主们为何还能赔钱?问题出在了一个东西上:负债。
理论上讲,南方种植园主的经营方式应该是这样的,买下一片地,建一个种植园,再买一批黑奴来种地,用粮食的收成换钱,再用钱买更大的地,建更大的种植园。
但在现实中,事情不是这样发展的,种植园主们发现,他们要建立一个大的种植园不必费时费力地去通过粮食来积累财富,只需要向金融资本家贷款,就能省却中间的大量环节。
金融资本家们大多集中在北方城市之中,就这样,北方金融资本家们通过金融借贷分享了南方各州的农业红利,随着南方财富通过金融手段向北方转移,北方的大城市开始显示中更明显地财富与人员的聚集效应,而这又催生了工业资本的蓬勃发展。
然后,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开始卖往南方,北方的财富聚集效应更为明显,随着北方工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们手中的财富越来越多,美国的权力体系也将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那个由种植园奴隶主们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权力开始向北方工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手中转移。
南方的种植园奴隶主,原本是这个国家中权势最大的一群人,现在他们惊奇地发现,之前被自己瞧不起的工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正在堂而皇之地夺取他们手中权柄。
能量决定话语权,这是在任何国家都适用的真理,而能量的组成不止包括财富,还包括人。
很遗憾,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们在失掉了财富优势后,在人这个维度也成为了劣势方。
门外的人美国独立以来,几乎每一次欧洲大陆上的局势改变都会导致美国的领土扩张,当然,欧洲的局势变化给美国带来的不止是领土,还有另一样东西:移民。
欧洲时局动荡带来的大量难民迅速涌入美国,让美国人口与土地一样快速增加,涌入美国的欧洲移民通常有两个去处,第一是买以小块土地成为自耕农,第二是进入城市加入工业部门。
大量移民的加入给美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首先,自耕农,或者说自由农民的大量增加,对种植园经济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让种植园奴隶主们即使在农业这一领域也难以做到只手遮天。
另外,大量移民的涌入形成了人口聚集效应,这又进一步催生了北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南北方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南北战争前,南方各州的人口数量仅有900万,而北方各州却有2200万,南方各州的经济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北方各州则占据了三分之二。
移民对美国社会结构的改变是缓慢但持续的,作为美国独立后的实际统治集团,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们被慢慢地挤出核心利益圈。
决定话语权的永远是手上能量的多少,在完成了人口与财富的双双逆袭后,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裹挟着数量巨大的自耕农群体和工人群体,开始向原来这片土地上最有权势的人:种植园奴隶主要利益了。
工业的生产效率要高于农业,如果将工业与农业放在一个赛道上竞争,失败的一定是农业,由于产业链单一,南方各州面对北方工业州的全面崛起并没有太多好办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脱离联邦,再开一局。
但是脱离联邦很可能会带来战争,一旦战争爆发,综合实力处于弱势方的南方州同样难以战胜北方州,既然如此,南方各州为什么还敢于主动挑起战争呢?
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独特,你绝对想不到。
棉花上帝美国南部地区夏季高温,非常适合棉花种植,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又催生了巨大的棉花需求。
那么哪里的棉花需求最为旺盛呢?毫无疑问,当时的“世界工厂”英国。
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奴隶主们把棉花卖给英国工业资本家,再从英国购入他们所需要的工业品,这可以形成一种贸易闭环,这个贸易闭环中,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奴隶主与英国的工业资本家是利益共同体。
这样的贸易关系久了,竟让美国的种植园主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英国人离不开美国的棉花。
在当时的美国南方,有着这样一种疯狂的理论,叫“棉花上帝”,他们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先进工业在欧洲,欧洲的先进工业在英国,英国最擅长的是纺织业,而纺织业需要棉花,所以在国际贸易中,谁掌握了棉花,谁就能掌握主动权,棉花,既上帝。
乾隆与华盛顿是同一时期的人,人们常说二者一个像现代人,一个像古代人,鸦片战争前,大清国内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要大清不卖给英国人茶叶,英夷就得便秘而死。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而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从在这个角度上看,说美国人的认知普遍高于大清国好几个档次,似乎有点牵强了。
基于错误的认知,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一点全世界莫不如此,认定了英夷没了茶叶就会便秘而死的大清国自然认为短期之内就能打败英国,而认定了“棉花在手,天下我有”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主们,也有了与代表北方工业资本家利益的联邦政府决裂的勇气。
南方种植园主们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旦战争爆发,势必影响棉花的种植和出口,而英国的仿制工厂离开了美国的棉花是活不下去的,这样一来,英国方面就不得不出兵干涉,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有了他们的力量作为背书,南方各州完全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
在这里,南方的种植园主们又一次暴露出认知上的巨大缺陷,决战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英国干预,而这一点南方种植园主们决定不了,这相当于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手中,基于这样的认知而发动战争,往往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绞杀就在南方各州还沉浸在“棉花上帝”的迷之自信中时,北方工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联合工人和自耕农组成的强大利益集团对南方诸州的绞杀已经开始了。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美国南北战争正式打响,虽然南方各州靠着提前做好了准备,在战争最初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北方方面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并渐渐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为什么北方能够开局不利的情况下稳住阵脚呢?答案很简单,工业化地区社会组织效率比农业化地区更高,即便双方手上的资源相等,社会效率更高的北方也能靠着对资源的更高效利用而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更何况北方手上的资源本就比南方多。
来看看林肯执掌的美国联邦政府在战争爆发后都干了些什么吧。
第一,美国联邦政府用外交手段稳住了蠢蠢欲动的英国,让后者没有直接介入战争。
第二,出台《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前者拉拢自耕农群体,后者拉拢黑人,当然,南北战争期间加入北军的黑人远达不到扭转战争局面的作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稳住尚未叛乱的蓄奴州,《宣言》并非解放所有黑奴,而是只解放反叛州的黑奴,这样一来,中立州如果叛乱其黑奴也会被解放,得不尝失;二是鼓励叛乱州的黑奴逃跑,以达到摧毁叛乱州经济基础的作用。
第三,联邦政府在军事战的同时,也对南方发动了经济战,北方联邦军利用海军优势,第一时间封锁了南方各州的海岸线,让南方种植园里生产的棉花无法运卖往英国和欧洲大陆,本就不如北方富裕的南方各州经济上更加雪上加霜。
在北方联邦政府的经济绞杀战打响后,南方联盟政府傻眼了,因为事情完全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南北战争开打后,英国确实一度想要干涉美国内战,但是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用外交手段避免与英国的关系激化,英国方面也害怕公开干涉美国南北战争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得罪了美国。
至于被美国南方各州寄予厚望的棉花外交,很可惜,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的棉花对于英国人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南北战争期间,英国加大了从殖民地印度进口棉花的比例,从而弥补了在美国南方进口棉花的缺口,更为讽刺的是,相比于南方的棉花,英国人对北方的小麦更上心。
南北战争爆发后,英国曾在公开支持南方还是假装中立悄悄支持南方间犹豫,后来英国方面因为害怕美国北方联邦政府对英国进行小麦禁运,而选择不在南北方公开站队,只是秘密向南方提供援助,但这样一来,援助的力度就要小上很多。
南方人的救命稻草不但不是上帝,还变成了鸡肋,美国南北战争,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不是一场对称战争,北方从认知到社会运转效率,再到遇到问题的行动力,都非南方可比,当北方的战场齿轮转起来之后,南方各州的命运就已经基本确定。
当南北战争的炮声停止,北方的金融和工业资本家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们:不好意思,你们的时代结束了,现在,该交出你们权力,滚出舞台中心了。
关于奴隶制最后,让我们说回奴隶制,还记得文章之初,提到的南方人对于《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态度吗?他们大多痛斥这本书言过其实。
持这种观点的人并非全是奴隶制的既得利益者,美国南北战争前,南方各州的奴隶制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改良,黑奴的生活水平事实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今天在美国请黑人吃炸鸡和西瓜会被怀疑种族歧视,因为这二者是当初种植园黑奴们的日常食物,但是大家不妨想想,在同时期的大清,自由农民们是否能够吃上这些食物。
另外,南北战争前,很多种植园已经演变为奴隶主和黑奴分劳动产品的模式,最极端的地区甚至是每年的收成,黑奴拿三分之二,奴隶主们只拿三分之一。
说这些并不是要为奴隶制辩护,只是要说明一个事实,北方联邦政府在南北战争爆发前,确实有刻意夸大奴隶制残酷性的行为。
再者,种植园奴隶制从美国独立便已经存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美国人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中叶,就变得不可接受了呢?
还记得上文中提到的那条南方经济产业链吗?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们,从北方资本家手中贷款,然后购买种植园和黑奴,但他们种出来的作物却更多地卖给了英国,而南方各地工业品,也更多从英国购买。
这条产业链里,已经在能量上拥有更大优势的北方资本家们能够分得的利益有限,他们想要的是另一条更有利于他们的产业链:
南方种植园主们依旧要从北方金融资本家手中贷款,但种植出的产品要优先卖给北方的工业资本家,南方人需要的工业品,也要优先从北方工业资本家手中购买。
在这条产业链中,北方最有权势的资本家们获得的显然更多。
巨大的利益驱动让北方一步步完成对南方的绞杀,奴隶制,不过是最无关紧要的理由。
当然,如果一定要问美国北方的资本家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奴隶制,那答案是不喜欢,但这并不是因为北方资本家品德比南方种植园主更加高尚,一切都是他们的经营方式决定的。
简单说,工业化的特点就是需要自由工人,因为这样可以随时建立和解除雇佣关系,反而降低了成本,南北战争后,一直有人讽刺南方黑奴到北方工厂里打工,但收入和生活水平反而不如当初在种植园当奴隶,这并非造谣,资本逻辑下的剥削效率比人身依附下的奴隶制更高。
屠龙的人南北战争后,取得胜利的北方工业资本家正式走到了国家权力的中央,而他们的代言人是林肯所在的共和党。
共和党执政后,政策完全倾向于工业,提高外国商品关税,打击英国为首的欧洲商品,让美国本土工业品更有竞争力,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美国南方的原材料更加畅通无阻地销往北方。
同时贷款给南方,让南方各州也进行工业建设,南北战争后的四十年里,美国经济飞速发展,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
美国的工业奇迹的背后是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的长期执政。
南北战争后,民主党因为有支持奴隶制的黑料而长期被共和党压制,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此就认定共和党人的道德水平更高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在共和党的“盛世”下也隐藏着诸多不堪,共和党主导下的美国工业化,成果并没有惠及到所有人,甚至在工业领域的人也是如此,在资本家们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的同时,美国工人所要忍受的却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动和少到勉强够糊口的工资。
当初在奴隶制问题上是“屠龙者”的共和党,在帮助资本家压榨这个维度上立刻变成恶龙。
而那个在南北战争后就被压制,曾支持奴隶制的民主党,却抓住共和党的这个弱点,完成了从恶龙到屠龙者的转变,精彩的两党斗争即将到来。
随着国力提升,美国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势力范围仅仅局限于美洲,在欧洲大陆逐渐式微的时代大背景下,已经完成了边缘崛起的美国开始一步步向世界权力的中央挪动,这场美国由边缘地带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戏,开始于一个罗斯福,完成于另一个罗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