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更改过的地名!湖北武穴市和千年旧名广济县,您喜欢哪个呢?

四面八方风 2024-12-12 10:42:17

武穴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东部,黄冈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武穴的历史悠久,秦朝时属南郡,汉代设县,唐宋以来,武穴一直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明清时期,武穴因长江航运而兴盛,成为湖北东部的重要城镇之一。

武穴市是岳家拳的重要传承地。据记载,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的子嗣岳震、岳霆和部分将士隐居于广济县(今武穴市)养马岭村,并与遗留下来的岳家军将士一起研习岳家拳术,从而使岳家拳得以在此地传承和发展。

武穴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东部有大别山余脉,西部临长江,境内有武山、龙坪河等自然景观。长江在此形成一段较为宽阔的水域,对当地的农业灌溉和交通都有重要影响。

武穴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油菜籽等,同时发展有养殖业和渔业。工业方面,武穴有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另外武穴还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港口物流业和旅游业,尤其是沿江风光带的开发,吸引了众多游客。

武穴交通便利,长江航道是其重要的水上运输线,陆路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沪渝高速(G50)等多条国家干线经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便于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当地特色美食丰富,如武穴豆皮、武穴鱼糕、武穴板鸭等,都是当地不可错过的美食。

武穴的历史名称“广济”

武穴市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广济县。广济这一名称来源于唐代,当时在武穴设立广济县,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96年。

“广济”作为武穴市的旧称,其名称的来源与佛教有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广济县原名永宁县因与河南永宁县和江南东道永宁县同名,唐玄宗亲自取佛教语“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将其改名为广济县。佛学中,“广济”意味着广泛救济众生,因此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在古代,很多地名的命名都受到宗教、地理、历史事件或者统治者意愿的影响,广济县也是如此。

据《湖北通志》记载,广济县的得名还与当地的一座寺庙——广济寺有关。这座寺庙建于唐代,因寺庙规模宏大,且在当地颇有影响力,故以其名为县命名,即“广济县”。广济寺在历史上曾是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当地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有着深远的影响。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广济县,设立武穴市,由湖北省直辖,黄冈市代管。因此,“广济”是武穴市的旧称,许多老一辈的人或历史资料中仍会使用这个称呼来指代武穴。

武穴又是什么意思

“武穴”这一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说法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伍子胥有关。伍子胥是楚国的贵族,后来因家族遭祸变,逃亡至吴国,并在吴国辅助阖闾登位,成为吴国的重要谋臣。伍子胥在历史上以智勇双全著称,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曾经避难的地方建立祠庙。

根据传说,伍子胥在逃亡过程中,曾在现今武穴市一带的一个天然石洞中藏身,这个石洞被当地人称为“武穴”,意为“武人之穴”,即英雄藏身之地。后来,这个地方就逐渐以“武穴”为名,成为地名,并沿用至今。

武穴为什么取代了广济

1953年3月,广济县治由内陆的梅川镇迁至长江北岸的武穴镇,此后武穴镇变为县辖镇。武穴镇逐渐成为广济县内的经济中心,具有较为发达的工商业基础和港口条件,对于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1987年中国政府推行的行政区划改革,即撤县设市的政策背景下,以武穴镇为中心设立县级市,被认为有利于促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1987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广济县,设立县级武穴市,以原广济县的行政区域为武穴市的行政区域。

还有一种说法在于语音习惯。有证据表明,在筹备撤县建市的过程中,最初考虑的是保留“广济”这个名字,但由于方言问题,广济方言中,“寺”和“市”发音相似,广济市可能让人想起广济寺,导致一些交流上的混淆。为了避免这种潜在的语音混淆问题,采用“武穴”作为新市名,有助于清晰地区分市名和其他词汇。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穴从一个地名演变为县名,取代了广济最终成为今天武穴市的名称。

武穴、广济改名争议

广济改名为武穴市引发了当地广泛的争议。新的名字取自城关镇武穴镇。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讲,武穴镇地处长江岸边,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这种改名方式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一些当地人认为新名字缺乏文化内涵,甚至觉得别扭。毕竟广济是佛教圣地,四祖道信的家乡,历史上寺庙众多,有“广济佛国”之称。

对于很多当地人而言,“广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一直被使用,并且具有“普救众生”的美好寓意。蕴含着家乡的记忆、历史的痕迹以及一种文化归属感。当这一名称被改变时,很多人感到失落和不满。

0 阅读:1

四面八方风

简介:我梦回江南,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