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方贴榜与唐朝官方贴榜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自宋仁宗以来,官方贴榜表现出愈加明显的劝谏色彩。这一现象与当时为磨炼文人风气而颁布的“金榜”有关,也反映出宋朝文人群体的一种重新建构的社会意识。尽管榜单呈现出明显的规训倾向,但是从其职能上来看,每一种榜单又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当地官员虽然也用告示来控制社会风气,但仍然用到了训诫、训诫等文字。
1.布告栏的说教作用
自宋仁宗以来,各地县衙贴榜有了重大变化。在这以前,地方官员主要负责颁布朝廷颁布的各项命令,而在宋朝,由于中央机关的严密控制,他们的宣告权也是建立在皇上所授的架构之上。仁宗年间,由于宋人、西夏两国之战,本来就紧张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而由于自己的缘故,又无暇顾及各地,这就为当地的官吏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最早是从边陲之地,有些穷乡僻壤的百姓,因为他们还未开化,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告示,出现了这样的告示。并且,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排行榜的制订和发布的结果,与发布者的个人素质、能力和负责程度有很大的联系。如果一个地区的官府不能很好的处理某些方面的问题,一些官府就会把它归咎于社会风气不正。从那以后,宋朝对百姓的劝说逐步增多,即使是在一篇限制文章中,也会事先写上一些告诫的内容,而那张榜文也开始表现出了更多的劝说作用。
在北宋中叶,普通告示和限制告示还是有明确的界线的。例如,范仲淹贴出的告示就是一种限制贴,即使是富弼贴出的“避难贴”也带有很强的限制。蔡襄发表《杭州戒弄潮》后,“劝诫”与“节制”之间的界线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作邑自箴》将拖欠和偷税的原因,归咎于百姓“愚顽”,并在告示上写了许多训诫,希望用道德来教育百姓,让他们主动缴纳赋税。到了北宋,由于朝廷的治理思想无法很好地处理各种问题,所以就把问题归结到了民间风俗上,命令各地官员颁布劝诫,以改变民间风俗。这一点在《劝农》中尤为突出,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征。因而,在宋朝,各地贴纸出现了一种逐步的劝告化趋势。到了南宋,大部分的告示都带有一些规劝成分。应当指出,尽管到了南宋,宋朝各地官员贴出的告示大都具有“劝谕”倾向,但并非将“劝谕”归类为“劝谕”。诏书、诏书、诏书等,仍有其自身的作用,但在朝廷设立诏书时,特别增加了训诫的内容。这样,既能约束百姓,又能教化人为人。
2.纠正传统习俗的作用
宋朝的当权者们,都是以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为己任的。当权者们发现,宋朝社会中存在着一种与传统儒学思想相违背的习俗,必须加以整治。因此,对其进行纠正,其理由主要有二:第一,这种习俗对宋朝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不利于儒家思想的形成;其次,官员们相信,这些陋习将会影响人们对农耕的热情,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所以,宋廷和当地官员都会通过张贴告示来纠正一些不合情理的习俗,以此来改变他们统治范围内的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
除纠正不合习俗之外,当地官员还通过布告管理来纠正百姓的不合乎情理的行为。就拿宰牛来说,由于牛群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宋朝曾多次下令严禁私人屠宰。在北宋前期,宰牛宰马是要受刑罚的。至祥符九年,清廷颁布《禁杀害牛诏》,明廷再一次下令不准屠宰牲畜,至清廷年间,清廷对牲畜屠宰的规定更加严苛。在南宋,官方多次颁布禁止令,并命令当地官员张贴告示。再比如,《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关于“祭祀鬼神”的记录,由于祭祀鬼神的手段过于残酷,违背了儒家的教义,也不利于维护宋朝的社会治安,所以被明文规定为“祭祀鬼神”。根据这一习俗,官府贴出告示,以示警告,从而达到纠正地方习俗的目的。为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各地官员都会贴出告示,告示是一种警告,通过告示,人们可以知道朝廷在某些方面的决定,从而做出相应的决定。这样,宋廷和当地官员就可以对不合理的习俗和行为加以规制,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
3.对官吏的规制作用
宋朝各地区的官员、胥吏和百姓的行动,主要是以颁布节制文书的形式来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各地官员贯彻指令的情况,直接关系到贴榜的结果,因此,在贴榜之后,一定要遵守承诺。如果官方只是公布禁止名单,没有任何用处,那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一个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官方会先贴出告示,如果告示不管用,就会贴出告示来限制和禁止。如果限制和禁令无效,那就按照法律来处理。由规训到规训,由规训到律令,由律令到律令,这一进程离不开中国古时提倡的“以德治国”。由于“慢令”和不服从命令等现象会对官府的行政运作造成很大的干扰,所以,他们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地区进行严格控制是很重要的。如果官员们滥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百姓,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从而加剧统治阶级与平民阶级的冲突。当地官员经常通过榜文来告诫和制约自己的臣子,这既是对臣子的一种规制,又是一种缓和官民冲突的手段。
4.紧急公告的发布及其社会效益
榜文因其消息传递速度快,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利用它来管理和及时响应,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事件发生之后,朝廷也可以利用告示来处理突发事件。“急事帖”是指宋朝君主在太平盛世或天下大乱之际,以公文形式发布的一种公文。这种告示不能从特定的作用上来区分,但凡是宋朝君主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写的告示,都可以被称为“紧急告示”。和平年代,如有局部灾害,则可用“紧急告示”代替“紧急告示”。同样的,在乱世之中,朝廷也会发出特别的告示,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紧急告示。
在宋仁宗年间,还处于太平盛世的时候,确实有军队出逃。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皇上下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的发出日期是嘉佑六年十一月份,这道圣旨的发出日期和天时不同,因而被称为“紧急告示”。告示是在十一月贴出来的,因为冬天的缘故,士兵们吃不饱穿不暖。如果任由这人胡作非为,或是严厉打击,都会使士兵变成不安定的因子,不是饥寒交迫,就是为了活命而掠夺百姓的钱财,也会引起民愤。所以,仁宗在告示上写下了免责的话,希望他能在期限内投案。这是仁宗皇帝陛下在诏书上的一句话,用来催促那些逃跑的士兵投案自首。南宋的救荒告示,以辛弃疾在湖南赈灾时写下的八字告示最为著名,它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告示,写下的告示是:“失足者杀,失足者杀”。榜文的各种不同,既有其在抄写时的疏漏,也有其自身对榜文的认识。因其文字简义赅,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历来为历代南宋高官所推崇。
辛弃疾在确定书目时,很好地运用了“标榜”的优越性,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固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榜单上所说的,都是“闭籴者”和“强籴者”这两个操纵粮食价格的人,这两个人明显是冲着粮食来的。而“配”与“斩”的结合,也就是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囚禁与强迫捆绑在一起。故而,在灾荒之年,对饥馑之人的生命漠不关心,也可被定罪。虽然没有明确的惩罚标准,但辛弃疾还是将惩罚标准写在了告示上,并且将这种惩罚的严重程度写在了告示之上,这才让粮食价格稳定了下来,同时也让百姓们对这场灾难产生了极大的忌惮,让这场灾难没有继续蔓延下去。这种做法虽然有违榜文的本意,但在短时间之内,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说明了各地贴牌、随时而发的情况。紧急告示的运用与官吏的个体行动紧密相关。张灏以告示蒙蔽百姓而潜逃,从百姓的反映可以看出,百姓对于当地官员贴出告示的信任感很高,这一方面是告示自身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原被围困,消息封闭,百姓得不到外界消息,只有依靠当地官员贴出告示才能获得外界消息。除此之外,正如之前所说,在金南侵的时候,皇帝陛下或者是朝廷发出的各种告示,用来收集开封百姓的财富,这也是一种紧急告示。
通过对宋代碑帖运用情况的考察,可以看出碑帖运用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宋朝统治者在对宋朝进行统治时,把宋朝民间风气败坏归结于文人风气败坏,从而造成了官吏的越位。为此,皇上贴出了一张“教化天下”的告示,希望借此来改变宋朝社会的总体风气。同时,皇上还颁布了“不告不告”的诏书,目的是为了防止和警告官员,也为了保护百姓的权利。同时,皇上也向百姓直接贴出告示,对社会进行治理,显示出告示上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