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搁置后:
过一段时间,自己就明白了。即便不明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01
谈谈我的经历
我上初一的时候特别醉心于做数学题,能找到的卷子我都做了。
这期间肯定会遇到难题。
我就使劲想,茶饭不思的。
有时候能想出来,有时候想不出来。
想不出来,就很紧张——
我怎么能不会做呢?说明我初一学的不扎实。而且我快要升初二了,初一的问题我还没解决,就要上初二了,这怎么可以?!可我就是上了初二,一些题我就是不会做。

上了初二,我开始学新的内容——
学几何,学证明。
被新内容充斥,内心也没有那么焦虑了,不再想初一不会的题目。
然而,当我偶尔翻看,突然就明白了:以前那些题目我也能做出来了。
现在也是。
作为数学老师,我也有不会的题目,也有走入死胡同的时候。
只是,我不像以前了。
我不会想:
我一定要做出来!我是数学老师,我怎么可以不会!
不,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题目。
有一些就是不会!
怎么办?搁置,继续往前走。
等你学了新的内容,这些新内容会帮助重新认识以前的题目,那是你就会做了。等你的大脑跳出牛角尖,变得松弛、开阔,你的灵感就来了。
哪怕最终灵感没来,还是不会做,没关系。
人不可能会做所有的题目。
高中数学考不了150分就不能上大学了?
总有题目你不会,但不影响你往前走。
所以,别纠结。
能搞懂,尽量搞懂,搞不懂先放一放——
可问题是,这样的话对自己说合适,一遇到孩子的问题,家长就不淡定了。
一如当年的我:
马上初二了,初一的题还有一些做不出来,怎么可以!这道题不会做怎么能行,不是卡bug了吗?没那么严重。
实在不行,你也没办法。
Take it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