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里的,“中医”智慧

鹰哥爱写文 2024-07-07 15:04:47

​《饮食滋味》作者:徐文兵

​今天,我们要讲书是徐文兵老师的“中医营养学”作品,书名叫作《饮食滋味》。

之前我们也曾共读过一些营养学的著作,比如《营养圣经》《吃出自愈力》等等,但和本书不同,它们大多是现代西方营养学的产物。那么,和它们相比,中医营养学有什么不同呢?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它又一直遵循着什么样的原则呢?那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读一读这本《饮食滋味》。

徐文兵老师,是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中医之家,后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就读,之后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厚朴中医诊所,厚朴中医学堂,并出版有《字里藏医》等著作,还曾通过电视、电台讲授《黄帝内经》,主持《四季养生堂》等节目。

徐文兵老师认为,我们这一代国人的饮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行”摧毁了传统,西方的“营养”理念代替了祖辈相传的“滋味”……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方人更需要适合自身体质的饮食营养智慧。所以他钻研《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研究如何通过饮食,抚慰中国人的身心。

那么说到这,有人可能会说,吃喝是人的本能,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别的不敢说,吃喝是根本不用学的。但实际上,吃喝里面的大有乾坤,一餐一饭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读完本书,大家对于日常的饮食,将会产生全新的认识。

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看看如何吃对饭,吃好饭,把日子舒舒服服地过下去。

滋是滋润,味是调和

咱们中国人常说“必也正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一开始咱们就讲讲“饮食滋味”这四个字。“饮食”二字好理解,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饮在前而食在后呢?有句民谚说“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就是要我们吃饭前先喝几口汤,这样就不容易生病了。

然后是“滋味”二字。首先说“滋”这个字,本义指滋生、培植,引申的意思是湿润、浸润。而饮食滋味里的“滋”,指的是因为有唾液滋润,我们的舌头呈现健康的红色。有经验的老中医“望”一眼舌头的颜色,就知道我们体内水火相济,处于一种平衡态。

那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好奇,人体里有水能理解,怎么会有火呢?这里的火,指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火,对应的是心脏,所以民间有“心火”一说。而“舌为心之苗”,舌头的颜色能反映出心脏是否健康。而肾脏对应的是水,肾精化为唾液,所以唾液反映肾脏是否健康。

当人体处于健康平衡态时,舌头红润,唾液充盈,这就叫水火相济,吃饭津津有味。反之当肾脏健康不佳,唾液分泌不足,吃饭则味同嚼蜡。这是因为舌头上有一层味蕾,对食物的味道极其敏感,如果没有唾液的滋润,这层味蕾的功能就会退化,就尝不出食物的本来滋味了。

有些人以为唾液就是口水,这是不对的。唾液中含有丰富的酶和元气,颜色清亮透明,而口水往往浑浊,而且会拉丝。一个人只要肾精充足,那唾液里的元气和酶自然就很好,而有了健康唾液的滋润,舌头上就不会长厚舌苔,也不会轻易溃疡,或者得口腔溃疡。

那么,唾液是否健康怎么看得出来呢?第一,口气清新,甚至带着一种像刚煮熟的甜玉米味儿;第二,牙齿很好,不会有牙菌斑;第三,能够很快“化”掉食物,吃出食物的滋味。比如,唾液质量高的人吃馒头,咬一口是甜的,就连喝水也是甜的。

那唾液的质量为什么会下降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吃得太多了。现代人讲“一日三餐”,哪怕不饿也习惯于按点吃饭,但只要吃东西过量,唾液质量就会马上下降,舌苔也会变厚。这是身体在发出警告:你已经吃够了,快停下来。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听懂来自舌苔的暗示,而是用更刺激的食物,比如这个麻辣烫、那个烧烤,还有各种鸡精、味精等调味剂来刺激食欲,结果吃出了一肚子毛病。还有人不仅自己多吃,还强迫小孩多吃,甚至追着喂饭。这其实是“反人性”的,孩子不吃就代表已经饱了。

这就是饮食滋味里的“滋”,只有吃得适度才能保证唾液的质量,才能津津有味。

接下来我们再讲“味”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味指味道,酸甜苦辣咸;在中医里,味指的是食材的性味,除酸甜苦辣咸,还有涩淡焦辛鲜。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不同性味入不同的脏器。

其中酸和涩是一个味儿,酸到极处就是涩,酸涩的食物容易入肝。苦和焦一个味道,烧焦的东西往往发苦,适宜泄心火。甘和淡一体,吃甘淡食物可以健脾。辛和辣一个味道,辛偏中性,辣偏热性,适当摄入可以补肺。最后咸和鲜是一种味道,适当食用能养肾补肾。

这就是食物性味与脏器的对应关系,性味会对脏器产生影响,反之当脏器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后,人的口味也会发生改变。有位患者得了痛风,血尿酸很高,吃辣吃得很凶,这是因为他要用辛辣之气来调和体内的阴寒之气;后来阴寒之气消失,血尿酸降下来,就一口辣都不能吃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身体多么神奇,可以通过食物的摄入来“求和”,求得和谐的平衡态。所以如果有朋友存在“挑食”的问题,不妨从人体“求和”的角度想想原因。这是不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反映体内缺少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把身体调理到“和”的状态,是否口味也会变,就不再挑食了呢?

顺时而食,应地而食

好,那说到这,有朋友可能会问: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和食物发生反应来“求和”的呢?这就要讲到神秘的“天人感应”了。中医营养学以天、地、人为参照体系。所谓天,就是说饮食应该顺应天时,吃应季菜。所谓地,就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想健康长寿,最好是吃本地的产物。

古人通常用农历,讲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分为三候。这个“候”就是大自然给人类发出的“信号”。其中植物候有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等等,意思是桃花开、浮萍生、禾苗开始成熟;动物候则有鸿雁归来、寒蝉鸣叫,等等;非生物候有天地解冻、白露生、雷始发声等,等。

这些信号对应的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流转,体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地人养生理念。所以《黄帝内经》认为,只要我们“人类”的饮食、思想、行为能跟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起伏规律去走,就能与天地共振,就能活得健康平安,就不会活得疲惫。

举例来说,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所以我们要多吃带有生发之气的嫩芽绿叶。中国人讲究立春那天吃春饼,主要食材是豆芽、韭菜,这就是顺应了时节。等到了夏天天热了,人体容易出汗,容易上火,损耗大,所以夏季可以多吃点咸味、苦味的食物,还要吃点温性的肉食。

等到了秋天,气候干燥,人体也会发燥咳嗽。这时秋季水果上市了,我们就要吃点儿应季的梨、苹果、枣、橘子,也可以喝点儿果汁滋阴润燥。很多人喜欢在春天喝果汁,对此中医并不赞同。因为春天并没有多少应季水果,果汁其实是一种“反季节”的食物。

最后,等到冬天我们要多吃什么呢?秋天吃果,冬天吃实,多吃点松子、果仁,以及土豆、红薯、萝卜这样的根茎类食物。还有,我们也要像松鼠一样储藏过冬食物,比如在秋天晒点葫芦干、豆角丝、茄子干、蘑菇干……到了冬天用来炖肉,又香又有营养。

而且,有意思的是,同一样食材不同时间采摘,性味也有所不同。比如笋,冬天挖出来的叫冬笋,春天挖出来的叫春笋。冬笋一直在地下埋着,肥厚偏苦,滋补肾阴,所以适合炖肉吃,很滋补;而春笋已经开始冒尖,是入肝的,能帮人体把内在的阴寒、湿浊之气透出来。

这就是中医里顺时而食的道理,我们吃下的不仅是食物,还有里面生、长、收、藏的能量和气息。比如吃根茎或须根时,人体之气往下沉潜;吃芽菜或开花类食物时,人体之气上浮。只有这样与天地同步生长收藏,共振浮沉,我们才能活得舒服,而不会疲惫劳累。

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天人感应”,此外还有“地人感应”,就是说我们要“应地而食”,吃当地出产的食材。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们绝对不能尝个鲜,吃点其他地方的食物,但如果以异国他乡的食材为“常食”,我们的身体就会偏离“和”的状态,就会出偏生病。

刚才我们讲到了一个词,叫“常食”,那什么叫常食呢?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出生在哪儿,或者久居在哪儿,就吃哪儿的日常饮食。这就是常食。

吃常食容易消化吸收,对人体能量的消耗是最少的。相反,外来的新奇食材吃进肚子,会不容易消化,非常耗元气。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方圆百里的植物会养育出适合在此地生存的动物,而这也包括我们人类。所以,常食也可以理解为:方圆百里的人们经常吃的食材。

比如,一个长期生活在北京的人就要少吃海鲜,想吃鱼了就吃淡水鱼。因为北京是个内陆城市,方圆百里没有海洋。而海是一个自然的平衡系统,生活在海边儿的人吹着海风,闻着海味儿,自然会适应海产品的味道。而身处北京的人没有这样的环境,吃海鲜要么会过敏,要么会消化不良。

同样,如果我们去外地久居,也要学会入乡随俗。比如,一个常年在北京生活的人去了西藏,如果还只吃面粉就会浑身没劲儿,这时必须换吃当地产的青稞糌粑,喝当地的酥油茶才能充满干劲;同样,莜面和黄米糕的热量也比面粉高,而黄土高原上的人消耗大,所以喜欢吃这两样食材。

这就是中医养生学的博大精深之处,食材的营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老天给的能量,关键是这种能量是否适合个人体质,能否在摄入后达到“和”的状态。毕竟,食材最终是吃到不同人的肚子里,因此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差异,尊重身体感受,求得和谐与平衡。

中式烹饪,“消化”之道

好,前面我们讲了应该“吃什么”,接下来我们就聊聊“怎么吃”才能充分吸收食材里的能量。

最近,社会上流行起吃“轻食沙拉”,就是把很多水果、蔬菜清洗干净,和煮过或煎过的肉类拌在一起食用。大家觉得这样的轻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纯天然更健康。

虽然这样的烹饪方法可能符合西方营养学的理念,但它并不是中医营养学所提倡的。中医文化根植于道家思想,讲的是“道法自然”,但并不是要我们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道家说“顺其性曰德”,落到饮食上就是要顺应食材的性味去烹饪,这就是德。

那为什么需要烹饪呢?答案就是有助于“消化”。其中“消”是削减、减小的意思,指的是通过改刀、研磨、拍捣等方式把食材变小,是物理上的量变。但消到了极处就是消失、消亡,根据物质能量守恒定律,此时量变就会引发质变,这就是“化”,把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

中式烹饪讲究“刀工”,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帮人体更好地“消”。比如民间讲“横切牛羊顺切猪”,就是说好的厨师会根据肉的鲜嫩程度、纤维的含量来决定怎样改刀。猪肉嫩所以顺着切;牛羊肉的纤维粗老,就要横着切断,否则容易塞牙,吃到肚里也难消化。

还有些食物口感很硬,吃起来很费牙,中式烹饪会进行研磨加工,比如豆腐。豆子,尤其是干豆子嚼起来相当费劲,但是将其磨碎,制作成豆腐,就很容易咀嚼和消化。

还有,中式烹饪会用拍或捣的方式来“消”食物,比如拍黄瓜或者捣蒜。为什么不是切而是拍或捣呢?因为拍和捣便于获取汁液,让食材浓郁的味道更容易释放出来。比如,我们熟悉的拍黄瓜,如果用的是当季的黄瓜,一刀拍下去就能闻到黄瓜特有的清香,再调上蒜泥,既好吃又开胃。

当然了,消化消化,除了“消”我们还得化,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手法更多样。比如说豆子磨成了豆浆,消是消了,但没有化,所以很多人喝了还是会肚胀。怎么办呢?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发明了卤水点豆腐,还有酱豆腐、臭豆腐,就是更大程度地帮助人体进行“化”这个步骤。

中式烹饪很重视用好水、油、火等媒介“化”掉食物。借助水媒介,就是焯、煮、蒸;借助油媒介,就是煎、炸、烹、爆;借助火媒介,就是炙、烧、烙、炮、焖。总之,就是要让食物里面的蛋白质变性,该分解的分解,该凝固的凝固,从而节省人体化掉它们所需的元气。

一般来说,如果食材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那只要焯、煮、蒸就可以了。比如炒青菜前可以先焯下水,然后马上过遍冷水再快速翻炒,就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而且容易消化;但像红薯、山药、南瓜这样的根茎食物,如果切的是大块,就更适合蒸着吃或煮着吃。

用水做熟的食物口味比较清淡,如果要激发出食物,尤其是脂肪类食物的香味,我们就要用油。比如做红烧鱼之前,我们先要煎炸一下。为什么呢?这叫“虚其心,实其腹”,通过油的高温把鱼肉里面的水分榨干,然后调料的味道才能进去,而且煎炸后的食物会变得更香。

此外,在厨师圈里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叫作“逢烹必炸”,就是说,凡是要加调料汁水烹煮的食物事先都要炸一遍,这样调料和食物的味道才能融“和”,才会好吃。

如果要烹饪那些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大家就尽量不要用油为媒介了,否则油上加油,很容易腻住,此时就要用火做媒介,炙、烧、烙、炮、焖。在火的高温下,这些肉会被慢慢炼出部分油脂,这时我们再用它本身的油脂来煎它自己的肉,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原汤化原食”。

其中炙就是烧烤,就是把肉直接放在火上,利用火焰或者向上的火性来烤肉。在《易经》里,肉是阴,火是阳,炙就是阴阳和合的泰卦,而且烤肉最好烤得略焦一点,因为焦和苦是一个味儿,利于消食。所以同样是牛肉,牛排我们往往吃一块就腻了,但烤肉多吃几口也没关系。

除了要善用水、油、火的智慧,我们还能利用大自然中的微生物来助化。孔子曾说:“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意思是说座席没摆正就不坐,割下来的肉不整齐就不吃。但孔子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叫作:“不得其酱不食。”就是说吃饭不配合适的酱料,也不能吃。

为什么孔子吃饭一定要配酱呢?它反映了古人的饮食科学,酱能帮助“化”,因此吃饭不配上合适的酱就很难消化,容易健康受损。所谓酱就是豆类研磨后,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效应进行酿造的产物,比如豆豉、酱豆腐、臭豆腐、豆瓣酱等等。

这种生物效应就是腐化。在中国文字中,腐显然不是一个好词,比如腐朽、腐败等等,但从中医的辩证角度看,腐有其益处,比如腐化成的酱能唤醒人体内的微生物,帮助消化。像四川人爱吃的泡椒,安徽人吃的臭鳜鱼,也都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好吃,也好消化。

以人为本,吃出幸福滋味

那么,从前面的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饮食并不简单,不是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摄入体内就够了。它更像是一种尊重自我、遵从万物本性的修行,让我们活出自我的滋味,活出天、地、人同频共振,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而要达到这一状态,我们就要“以人为本”,以自己为本。俗话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适合别人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自己。饮食滋味不是标准程序,一日不一定三餐,两餐五餐也都行,只要符合身体真正的需要。我们要聆听身体的内在需要,量身定做自己的膳食方案。

古人创造的这个“膳”字,现在我们都知道它是饭食的意思,但是它的本义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初的用餐形式——分餐制。

古人实行分餐制,厨师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份、地位,还有体质的不同,量身定制合适的饭菜。这也正是今天我们要回归“膳食”的本心,那就是尊重每一个自我,每一道食材,顺其性,合其时。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都能享受吃饭的过程,吃得舒舒服服,吃得有滋有味,吃出自我的洒脱,吃出幸福愉悦的味道。

0 阅读:11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