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14军补充上万新兵,最终伤亡了多少人?

南疆历史奇谈 2024-05-27 20:00:41

根据昆明军区1978年12月10日第二次作战会议决定,陆军第14军奉命向中越边境实施战略展开,准备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从12月17日开始,各部队分别从开远、文山、贵阳、蒙自驻地出发,以摩托化开进和徒步行军相结合的方式,向文山市以南地区开进,于25日前分别进至马关县、麻栗坡县指定集结地域,随即进入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

14军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949年2月14日,根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第4纵队所属第11、第22旅和豫西地方部队一部,以及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一部,在河南省漯河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云南解放之后,14军进驻滇西地区,军部位于大理。1968年9月调防滇南,接替13军(调往四川)防务,军部位于开远,从1975年下半年开始,代号35201部队。

战前准备的首要工作就是扩编部队,按照战时编制达到齐装满员。41师和42师两个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40师增编了部分勤务保障分队和火器分队。全军新建2个营部、74个连队、43个排、81个班,补充新兵11559人,从南京、济南军区调入老兵骨干2290人,调配和提升干部2238人(其中从战士中提干1229人),占参战干部总数的36%。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后,新兵占51%,新兵最多的连队新兵比例高达68.8%。

全军实际参战(含加强部队)41367人,装备82毫米口径以上火炮679门、高射武器252门(挺)、坦克35辆、各种车辆1965台、军马958匹,另有民兵、民工4284人、民马600匹配属该军作战。时任军长张景华、政委范新友。

针对越军作战特点和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形特点,结合作战任务和部队实际情况,以35至40天时间,进行了临战训练。重点是干部的本级战术和识图用图训练,集训干部1369人、骨干5860人。部队普遍进行了山地仰俯角射击和单兵战斗射击,投了3至5枚手榴弹,以及排雷、防毒、自救互救、穿林爬山和连以下战术训练。各专业分队进行了专业技术训练。选择与作战地区相似地形,组织实兵战术演练,有的进行了实弹战术演习。通过训练,提高了干部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为执行作战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昆明军区赋予14军的作战任务是:首先歼灭老街、班老、孟康、发隆地区之敌,尔后直插郭参、铺楼,歼灭红河东岸之敌,协同13军歼灭越军345师和316A师。配属14军作战的有:火箭炮第213团,加榴炮第49团2营,高炮第616团,军区独立坦克团第1营和防化团第4连。

经过军党委会多次研究,军长张景华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坚决实施穿插分割、迂回包围,断敌退路,首先歼灭老街、班菲、班老、孟康、发隆地区之敌,尔后沿7号公路向郭参、铺镂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协同13军先歼灭345师,再歼灭316A师。

1979年2月17日至21日,为作战第一阶段。40师攻克老街、班菲,41师占领发隆、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班老。经过5天战斗,全部攻占越军边境一线防御要点,各部队向前推进4至14公里,共歼敌1731名(毙敌1564名,俘敌167名,伤敌未统计),开辟了战场,为向纵深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月22日至3月5日,为作战第二阶段,42师担任军预备队,并清剿半琴山地区残敌;40师、41师、32师(欠95团和炮兵团,3月1日加入战斗)继续向越军纵深发展进攻,先后攻克铺楼、郭参,控制了朗洋铁路大桥和朗格姆渡口,切断了红河两岸越军的联系和东岸越军南逃的退路。

经过12天连续作战,突破了越军纵深防御,按照预定计划攻占了铺楼、郭参,控制了红河渡口,歼敌2224名(毙敌2121名,俘敌103名,伤敌未统计),基本上歼灭了红河东岸之敌,完成了军区赋予的作战任务。3月6日至11日,42师126团先后攻歼马店、满镁、铺榜之敌,毙敌190名,俘敌1名。

根据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的命令,14军各部队于3月6日至13日,按照由前至后、交替掩护、边撤边剿的原则,相继撤回国内。在撤军期间,对越南的军事设施进行了彻底的破坏。炸毁各种坑道、短洞、工事216个,桥梁13座,兵营10172平方米,建筑物31000平方米,钢筋水泥电线杆973根,监狱2座,布设各种地雷908枚,破坏道路10处。

此次对越作战,14军从发起攻击到撤回国内,前后历时25天,作战正面80多公里,突入越南纵深48至80公里。全军指战员英勇顽强连续奋战,先后攻占黄连山省原省会老街和孟康、铺镂等重要城镇以及发隆、班老、拔坡、坂甘、郭参、朗忠等35个军事要点,基本歼灭越军黄连山省254团、独立第3营、 特工21营、发隆公安大队和老街、孟康、那老、发隆、满镁等公安屯,部分歼灭345师118团、124团,永富省194团。

共毙敌3875名,俘敌271名,合计歼敌4146名(不含伤敌数和32师歼敌数),缴获6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127门、轻机枪140挺、重机枪99挺、高射机枪57挺、其他枪支2607支、汽车42台,摩托车11辆、望远镜33具,电台22部,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彻底摧毁了战区内军事设施。自身牺牲922名、负伤2639名,减员率为9.1%,敌我战斗减员为比1.2: 1(未包括伤敌数)。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该部5个集体和6名个人以荣誉称号。118团1营为“英雄营”、120团6连为“钢铁6连”、121团2连为“尖刀英雄连”、122团2连为“攻坚英雄连”、126团1连为“钢刀连”;118团6连副班长罗正和、124团2连班长高华忠为“战斗英雄”、119团特务连工兵排班长白洪普为“排雷英雄”、120团5连战士岩龙烈士为“孤胆英雄”、120团3营步谈机员海水干为“英雄步谈机员”、123团8连班长甘在和为“英雄火箭筒手”。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1 阅读: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