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消息,近期,法国法院宣判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挪用欧盟资金罪名成立,震动法国政坛,引发全球关注。
玛丽娜・勒庞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她出身政治世家,父亲让-玛丽・勒庞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国民联盟”前身)的创始人。受家庭政治氛围熏陶,玛丽娜・勒庞投身政治,逐步成长为国民联盟的核心人物。
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勒庞多次参与法国总统竞选。2017年和2022年,她两次闯入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虽最终败于马克龙,但得票率不断攀升,显示出其政治影响力持续扩大。在法国国内,她拥有大量支持者,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社会矛盾凸显的背景下,勒庞主张的限制移民、强调法国主权等政策主张,吸引了众多对现状不满的民众,成为法国政治版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玛丽娜・勒庞(资料图)
此次法院判决勒庞挪用公款罪名成立,判处其4年监禁,其中2年缓刑,2年戴电子手铐在监外执行,同时剥夺其5年参选公职的资格,罚款10万欧元。判决一出,舆论哗然。对于这一判决结果,勒庞坚称自己“没有违反欧洲议会的任何政治和监管规则”,将其形容为“政治迫害”。
从法国国内政治格局来看,马克龙领导的政治势力与勒庞的国民联盟长期处于竞争状态。过去两届法国大选,均是马克龙与勒庞对决。勒庞影响力的上升,对马克龙及其背后的政治集团构成直接威胁。特别是在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国民联盟表现出色,这使得马克龙面临巨大政治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对勒庞的判决,不免让人猜测马克龙及其政治阵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马克龙自执政以来,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如退休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引发国内诸多争议,面临来自各方的阻力。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在这些问题上与马克龙政府存在严重分歧,时常抨击政府政策。马克龙为推动自身政策实施,稳固执政地位,打压有力竞争对手勒庞,具有一定的政治动机。
马克龙(资料图)
而当法国国内因勒庞判决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迅速发声。特朗普称“听起来很像我们的国家”。特朗普此番表态,与其自身处境密切相关。特朗普同样面临诸多法律官司,民主党人不断通过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政治打压。特朗普此举意在借勒庞事件,抨击美国国内针对他的法律行动,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为自己争取更多政治支持。他试图将法国勒庞的遭遇与自身处境相类比,塑造一种政治迫害的形象,以获取选民同情,巩固自己在共和党内的地位,为未来政治活动布局。
在国际层面,法国作为欧洲重要国家,其国内政治动荡引发周边国家关注。英国对法国法院判决表示尊重,这背后既有对法国司法主权的认可,也反映出英法两国在政治上的某种微妙关系。近年来,英法在脱欧后贸易、移民等问题上多有摩擦,但在维护欧洲稳定等大方向上存在共同利益。英国可能希望通过对法国司法判决的尊重,维持与法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避免因法国国内政治问题引发不必要的外交风波。
玛丽娜・勒庞(资料图)
德国方面,对勒庞判决暂未表态。当前德国自身政治局势也不稳定,联合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在处理法国这一事件时较为谨慎。德国担心贸然表态会卷入法国国内政治纷争,影响自身与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同时,德国也在观察法国政治局势走向,以便调整自身在欧洲事务中的策略。
勒庞虽表示将上诉,但法国上诉案件审理周期漫长,且在上诉期间,参选禁令依然生效。若想参加2027年法国总统大选,勒庞必须在大选开始前上诉胜诉,这对她而言是巨大挑战。即便上诉成功,此次判决也已对勒庞的政治形象和国民联盟的发展造成冲击。国民联盟内部可能因此次事件出现分裂,部分成员对未来发展方向产生迷茫。法国国内政治力量平衡因这一判决被打破,政治极化现象或许会进一步加剧,中间派政治势力面临更大压力,左右翼阵营对立可能更加尖锐。马克龙政府在短期内看似消除了一个强大竞争对手,但也可能引发勒庞支持者的强烈抗议,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法国此次内政风暴,涉及复杂的政治博弈,马克龙、勒庞、特朗普三方的互动,以及欧洲各国不同反应,都为观察法国乃至欧洲政治走向提供了重要视角。未来,法国政治将走向何方,马克龙政府如何应对后续局势,勒庞能否东山再起,都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