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平淡归真,分享古村生活。
走进河南历史文化名村——渑池苏秦村
渑池县有一个千年古村,位于仰韶文化发祥地——仰韶村西南20余公里的一片洼地。村子不大,却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它就是战国时期“身背六国相印”的苏秦的家乡——三门峡市渑池县张村镇苏秦村。
2024年1月9日,尚柏仁、史智民、苟振兴、董振民、牛占亚一行五人来到苏秦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峰介绍了苏秦村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一行人考察了苏秦村的文化遗址,参观了古村保存下来的院落。
苏秦村历史厚重,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曲剧、社火、古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2012年,村里投资50万元又修建了文化广场,设置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运动广场。2014年以来,渑池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据渑池县住建局牵头组织进行的调查登记资料显示,苏秦村有保存完好的东周大型墓葬4座,唐代寺院1处,清代阁楼、庙宇、祠堂各1座,明清院落12所,民国书院1所,石头巷3条,土坯房屋206间,古井6眼,古防洪灌溉及其它农业设施6处,碑碣牌匾等类似文物遍布村落。
在财政、文化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苏秦村于2015年被河南省住建厅正式批准为“河南省第三批传统村落”;2016年11月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2017年入围“第七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单;2019年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苏秦村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张村镇南部,面积约1.53平方公里,村落占地350亩,村里有可耕地2300亩。户籍人口912人,常住人口241人。姓氏有张、李、潘、何、肖、周、马、上官、任、徐、范、宋、赵、丁、关、秦、黄、郝、唐、杨、邹、郭、熊、贾、王、郑、梁、裴、刘、曹。
土壤主要为白土,耐旱养墒,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质。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在本村从事农业的多是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2000年以后,村里配合县里提出的二椒(辣椒、花椒)一药战略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发展丹参200亩片、甜桃100亩片、烟叶百亩片、朝天椒百亩片、花椒百亩片。地里都打有井,并建成了高标准农田。
在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苏秦村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借助被列入国家、省传统村落名录的契机,先后申报中央、省两级补助资金480万元。2019年度,村内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文武阁、李氏祠堂、苏秦书院、高门大户等地标古建筑得到了抢救性修缮。2020年度,苏秦村利用中央资金对以文武阁为中心的核心保护区开展了环境整治,龙池、历史街巷等历史遗存得到修复,全村污水处理治理到位,村内核心保护区整治初见成效。
苏秦村因苏秦出生于此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苏秦(约公元前337-公元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年轻时到阳城(嵩山登封)与张仪同师鬼谷子。苦学3年,回到家中。后游说诸侯,无望而归,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子。后苦学《阴符》,终得真谛。于是,以合纵之策游说山东(崤山以东)六国,六国国君均十分认可,合纵联盟形成。
苏秦成为合纵联盟从约长,并同时兼任六国国相。此后15年,秦国都不敢出兵函谷关。之后,秦国使者犀首欺骗齐、魏两国,与秦国一同攻打赵国,合纵联盟瓦解。在齐国占领了燕国十座城池之后,苏秦为燕入齐,充当燕国间谍,实施“弱齐强燕”之策。随后因齐国大夫与苏秦争宠,苏秦的反间活动暴露,已被任为齐相的苏秦遭到齐国大臣的痛恨,被车裂而死。
苏秦著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佚失。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记录苏秦的书信、言论16篇,只是所述与《史记·苏秦列传》有所不同。
苏秦村的称谓至少在宋熙宁元年(1068年)就已经有了。据龙耳寺大佛殿碑载,宋熙宁元年(1068年)就有苏秦村,那时苏秦村隶属沔(同渑)池县仪丰乡。《史记·苏秦列传》开篇说:“苏秦者,东周雒阳(今洛阳)人也。”史载,渑池名来源于古水池名,上古属豫州,西周时渑池为雒阳边邑,春秋时属虢、属郑。秦统一后才置县。清嘉庆版《渑池县志》引用东魏孝静帝时期成书的《洛阳伽蓝记》:“乃今渑亦有苏秦村并五女之冢,或为苏秦之别业欤?”县志由此推测,这里可能有“苏秦旧宅”。
1988年版《辞海》“苏秦”条:“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人。”1999年版《辞海》,“苏秦”条则改为:“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乘轩里人。”有人考证说,这一带大约是在今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太平庄村。苏秦村村民则说,1000多年前这里就被称为苏秦村,苏秦故里还会是别的地方吗?
《渑池县志》对苏秦村沿革有详细记载。清朝嘉庆年间苏秦村隶属渑池县西四甲。1948年渑池解放,苏秦村归河南庄乡管辖。1950年划拔到英豪乡管辖。1955年又划拔到杜家乡管辖。1957年高级社时苏秦村并到荆村大队。
1962年从荆村分离出来。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苏秦村又归英豪管辖。1976年1月划归张村公社管辖,全村有五个生产队。1984年张村公社变更为张村乡,苏秦村大队变更为村委会。1995年张村乡变更为张村镇,苏秦村以后也划分成了十个村民小组。
据村里私塾先生口传,村里有段时间曾使用季子村为名,直到民国年间建成完小提倡新生活运动,才把季子村名改为苏秦村。新中国成立后,有叫苏秦村的,也有叫秦屯的,直到2015年苏秦村申请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成功后,才被县委、县政府、张村镇正名为苏秦村。
苏秦村人杰地灵,除最有名气的苏秦外,据考历代有贡生1人、监生8人、庠生3人、廪生2人、增生1人、修职郎3位。截止2022年秋季,苏秦村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100多人,其中有5位博士、20位硕士,还出了5个县级领导。
二、武安寨和武安阁、苏秦书院一带,共同构成苏秦村一个完整的古村落
苏秦村属豫西丘陵地带,西高东低,有三洼二岭五坡,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南岭、北岭夹持,北崤道穿村而过。北岭因九阳观而又名凤岭,传说是风水宝地。南岭西庙坡至龙耳寺坡因龙耳寺而名龙岗。东段柏树山现被英张工业大道开山而过,南有310国道,北距张村镇政府4公里,东距渑池县城12公里,南距英豪镇政府4公里,西距三门峡市50公里。
武安寨位于村西稍北约500米处,仅剩一处高8米多、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遗址。20世纪70年代初,因取土和平整土地被毁。据说苏秦合纵六国共同抗秦的军队就驻扎在这里,防御着离这里不远的函谷关。因为苏秦被封为武安侯,所以这里就被叫做武安寨。历代相传为苏秦家宅,也叫秦屯。
武安寨旁有一汪清泉,水源充足,常年有水。苏秦河沿村北而过。后来,人们在此繁衍生息,练兵场开垦成土地,耕种劳作,兵营变成了村寨。
随着人口的增加,苏秦村古村落沿村寨扩展到武安阁,武安寨和武安阁一带则构成苏秦村一个整体。古寨居高临下,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易于防守。而武安阁则是武安寨(即苏秦村整个古村落)的门户。
古村落有三条街,武安阁位于中街东头,村人俗称阁楼、过街楼、闸阁,初建年代不详。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时将二层改称为文武阁,塑文帝(孔子)、武帝(关羽)像。一层为人水共走的洞涵。楼高10米,面宽17.1米,进深6.8米,门洞宽2.99米、高3.5米。楼基用巨石条堆砌,门洞拱券形,整座建筑砖木结构。南山墙设一门,供人上下出入。
文武阁南侧小院原为菩萨堂。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曾补修楼院及菩萨堂。20世纪40年代村人拆除菩萨堂,用拆除九阳观的物料修建校舍六间,是为国民学校。解放后改为村小学,后曾做过村供销社、炼铁厂等。
2019年,被中央政府拨款修复,更名为苏秦书院。今书院门口仍能看到民国时期手书的对联,上联是:“历代庠序明伦知耻”,下联为:“当世学子偃武修文”,横批为“苏秦村国民学校”。
传说苏秦“锥刺股”就在苏秦书院这个地方。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三字经》:“昔苏秦,锥刺股。”成语悬梁刺股中刺股就是说苏秦刻苦学习的故事。村民传说,苏秦年轻时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产业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
苏秦自感惭愧,便闭门不出,决心要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只是苏秦这种“自虐式”的学习方法不可取,但这种学习精神倒值得人们学习。
苏秦村地理位置重要,处在洛阳至陕州的古道上。据宋史记载,官道每百里设一闸以限人员流动。苏秦村闸阁东距洛阳新安汉函谷关百里左右,西距陕州城百里左右,是通车行人的重要通道。苏秦书院中保存下来的两块石碑,记载有雍正十年(1732年)修闸阁东沟壕水口碑记和乾隆二十六年(1762年)修闸阁东沟壕水口碑记。
雍正十二年(1734年)村人在村闸阁东铺石条修水簸箕车道。解放后,村里道路变化较小,水簸箕、过街楼、庙坡的旧石条路依然发挥作用,石条上的车辙清晰可辨,每当雨后人们常戏水于上面,是十里八乡的一大景观。而如今一桥飞架,水簸箕变成了龙池。
三、12座明清建筑完整地保存了古村落原汁原味的传统格局
在村西头,苏秦古村落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格局,现存有明清建筑院落12座,传统建筑院落60余座。
7号院称是进士官邸,坐北朝南,只剩厢房残垣,照壁尚好。
标志牌上写着“5号院,高门大户”的院落,位于路南,坐南朝北,同期有三宅,现存一宅。是一座典型的豫西明清建筑风格两进院落。高门楼连接北屋,对面各三间厢房至上房,二进过厅至后院,南高北低,呈台式迭进。青砖砌墙,灰瓦高顶,土坯墙体,朴实庄重。
曾挂“雅范长留”牌匾的2号院,建于清代。房主李灼父子,一连东、西两座院,坐南向北,青砖到顶,立木砖混结构,场院阔大,大场门面北,目前还有人居住。
东院北山墙西侧高处刻石“乾元”,西院北山墙东侧高处刻石“泰山石敢当”。该院代出文人、商人,其中监生两名,庠生、廪生各一名,李作霖为大盐商。
1号院是村西李专军老宅,传说建于明代,房主李清上,监生。坐北向南,主房三间,立木青砖到顶。材料建工考究,门窗木雕精细形似南方工艺,檐廊宽敞。因同当年学官李肯堂为同宗叔伯,应为同期建造风格。
3号院称是进士官邸,相传建造于明代(李友怀老宅),据传原建者为西张家,当时亦是名门望族,可能因家境衰败而转卖。后房主李赦、李素俱是名望极高的文人,其子、侄李肯堂中进士(贡生),历任灵宝、内乡县教谕、苏州正堂,李琴堂任修职郎。
4号院是两间半,清代建筑,与3号院紧邻(李友克老宅)。因地基紧靠南北胡同,宽度不够,只建两间半主房,厢房入深狭窄。房主李清仁,平民,虽是老宅然建筑一般。
曾挂“勤谨忠厚”牌匾的8号院,建于清康熙五年。房主李风翰,修职郎。立木砖混结构,门窗做工精雕细刻,图案线条流畅大方,主房铺木板楼阁,青方砖铺地,室内宽敞明亮,东西厢房青砖抵檐,山花、饰头雕刻精美,标准的豫西建筑风格。
6号院是标准的明代风格,坐北向南,两进院落,原为东西三连院,式样一致。现只剩此宅较完整,建工考究,巨砖大瓦,墙砖长约一尺、宽约六寸、厚约三寸。与7号院进士官邸正院一线起建,但木构件不太精细。
南边9号院是张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简陋,多为土坯瓦房。至清中晚期多数坍塌。清道光后期张氏十二世祖张临周、临池辈靠农耕运输起家,开始重建,同时一起两院,俱为立木砖混结构。建筑布局结构合理,场院宽阔,南依土岭为主,北设大门临街,是豫西农村场院俱全的民居。
当时张家除耕种数百亩良田外还经营物流营运生意,喂着24头骡子,8辆三套木轮大车,东至禹州洛阳,西至陕州一带,营运生意红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发生横祸,家道中落。
10号张家院,建于清中期,上房、厢房都是立木砖混结构,坚固实用,冬暖夏凉。该院历出贤人,光景殷实。11号院潘家老宅,清代建筑。12号院是普通民居,双角独院。主房地基不够三间,厢房都是角独,全村少见,类似陕西关中地区房舍。
五女坟、九阳观、李氏宗祠等遗存,彰显苏秦村厚重的历史文化
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编纂的《渑池县志》卷二十中记载:“苏秦五女冢在治西二十里苏秦村。”另外,该卷还记载:“乃今渑亦有苏秦村并其五女之冢,或为苏秦之别业欤?”可见,被当地人称为五女古堆的五女坟(冢),其传说流传已有很长时间。
村民口中所说的五女坟(冢),在村南的山坡上,目前仍有四个较大的圆形土丘,是苏秦五个女儿的坟冢,也是《洛阳伽蓝记》中提到的“五女之冢”,是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河南300项重要发现之一。
相传苏秦生有五个女儿,苏秦得势时,无人能攀起,一时难以出嫁。大女儿、二女儿相继忧郁而死。三女、四女也不幸染病而亡,葬在前两个女儿旁边。五女18岁时,苏秦被车裂而死,苏夫人悲痛欲绝,不久于人世。
五女殡葬母亲后,自缢而亡。乡人把五女葬在了大女儿的身边,同一个墓冢。而后,在四个墓冢前栽下柏树,后来柏树漫山遍野。据说五个女儿的四个冢是相通的,地上留有多个通气孔。村民传说他们在墓冢不太远的地方走路时,经常会听到脚下的空洞声。五女坟还曾多次被盗掘。
苏秦生于这里,但苏秦葬于何地,历代史书却没有明确记载。目前能找到的资料中,苏秦墓在巩义苏家庄有一处,洛阳张苏寨、太平庄村、新安县铁门镇有三处。另外,山东临淄、洛阳邙山等地都有苏秦墓的传说。种种说法尚需更加丰富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其确切位置,但苏秦葬于洛阳一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建于南宋金大定庚寅(金世宗十年、1170年)的九阳观,位于苏秦村东北坡地,距村数百步。当时有殿宇数十座,殿内埋设避灰珠、避尘珠数颗,皇封古碑高约数丈。传说后人为尊敬玄祖,在九阳观对面小河南面建有戏楼。九阳观也曾是元代朝廷公主长期修身养性之所在,后遭一次大火殿宇所剩无几,民国26年(1937年)被拆除,建了村里一座戏楼和部分校舍。现仅留下半块残碑散落在野外。
在苏秦村支部书记张新峰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整修一新的耕读传家李氏宗祠。
祠堂位于村东北台地之上,清代建筑,立木砖混结构,大三间。院落开阔,早年古柏参天,青砖门楼,门头楹联精雕细刻。
祠堂的墙壁内嵌碑两块,隐约能看到李氏宗族的族谱。
据说村里原来还有两处张家祠堂。庙坡西约20米路北处的西张家祠堂民国时期曾作为私塾学堂,后来被拆了。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修建的东张氏祠堂于1999年也被拆除。
村里曾经的文化遗址老戏楼、魁星楼、风水塔早已不存。而短短不到十年,石头巷、古井、古防洪灌溉设施亦被毁灭殆尽。
五、“雪泥鸿爪”龙耳寺,古庙会为纪念苏秦
从高处俯瞰,龙耳寺周围的九条土岭,如同九条巨龙。相传龙耳寺前身系苏秦旧宅,是苏秦被赵王封为武安侯后,回渑池老家所建。唐代时,人们在苏秦旧宅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寺院。龙耳寺面北而立,依柏树山而建,蜿蜒曲折如龙状,龙耳寺的位置恰在龙头之侧。
相传唐朝时这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当地人备下三牲,抬上香案祈雨,感动了龙王,随之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为挽留住龙王,永保风调雨顺,村民们就在龙王山的耳朵上修建了这座寺院,取名“龙耳寺”。
据《渑池县志》记载,龙耳寺院建于唐永贞元年(805年)。宋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十一日敕封为寿圣院,《宋寿圣院牒》记有“沔池县苏秦村龙耳院(寺)房舍三十二间……宜特赐寿圣院为额。”宋熙宁、金大定、元至正、明嘉靖间相继重修。有宋熙宁元年(1068年)、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碑。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又立下一通八角石柱。
龙耳寺山门古朴,八字墙上的砖雕图画典雅。二龙戏珠、水漫金山及花鸟人物都精雕细琢,房屋顶部的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筒瓦滴檐相对完好。
寺内原有佛塔两座,保存的寿圣院珍公和尚塔铭(碑高56cm,宽71.5cm,嵌于殿前回廊东侧面)中记述了珍公和尚的生平事迹以及惠云和尚的生平事迹,一碑记两塔也属罕见。从院内元明时期立的残碑中可以辨认出,元明时期曹洞正宗弟子曾在这里传法。
龙耳寺是河南省第五批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山门、正殿和配殿5座,目前占地面积不足原建筑规模的三分之一。虽然破败,但是还能依稀看到它昔日的风采。其独特的精美建筑、砖雕及彩绘艺术可以与驰名中外的少林寺、白马寺相媲美。
关于龙耳寺还留下了美丽的诗话。成语“雪泥鸿爪”就出自于苏轼、苏辙兄弟的和诗《和子由渑池怀旧》(北宋·苏轼)中。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初,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俩兄弟从四川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谒翰林学士欧阳修,参加科举考试。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过渑池时在龙耳寺住下。龙耳寺寺僧奉贤见有人来,和颜悦色,盛情款待。苏轼、苏辙俩兄弟忘记了旅途的劳累,一时兴起,挥毫题壁。
1057年,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1060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属今河南省宜阳县)主簿,1059年苏辙被任命为河南渑池县主簿(诗句“曾为县吏民知否”即指此事)。因为参加制科考试,苏轼、苏辙俩兄弟均未赴任。
1061年,苏轼出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往陕西赴任时,苏辙送到郑县(今河南省郑州市)西门外后返回开封。苏辙想到5年前自己曾经经过渑池、4年前自己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如今哥哥要去凤翔赴任又要经过渑池,便写了一首离别诗《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寄给苏轼,抒发他与哥哥依依惜别之情,道出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奈。
苏轼再次经过渑池时又来到龙耳寺。五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龙耳寺寺僧奉贤已经去世。苏轼到凤翔收到苏辙的诗后由感而发,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苏轼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据说龙耳寺始建之初就有庙会,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传说苏秦生于公元前337年腊月二十五,后人为了纪念苏秦,把苏秦出生日定为龙耳寺庙会日。因腊月二十五离年关较近,只好把时间推到正月二十五举行。还有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是苏秦被册封武安侯的日子,遂定为龙耳寺庙会。
相传,古时候的苏秦村龙耳寺庙会,是由附近六个村子(也称六大社,包括苏秦村、庵北村、河南庄、吕家村、雍家院、朱城)主办,苏秦村为首社(也叫会首)。庙会期间,戏台高搭,社火会集。只要苏秦村的社火不到龙耳寺,其他社都不能进场。
苏秦村原有三个戏台,其中九阳观和龙耳寺的古戏楼早在解放前被拆,村子临主街的老戏楼消失于“文革”之中。目前,见证这个2300多年历史古村戏剧文化传承变迁的,是1984年新建在苏秦村委的这座人民剧院。2014年,村委筹资18万元对剧院进行了大的修缮。
近些年来,苏秦龙耳寺庙会改为苏秦故里传统文化庙会。早在七八年前,还是村民的张新峰每年庙会期间都会给来庙会的人们免费提供大烩菜。2023年2月15日,苏秦故里传统文化庙会恢复,并在苏秦村文化广场、村委人民剧院及文武阁周围举行。
在龙耳寺东侧,相传是桃花庵的旧址,如今有一片桃树林。有关张仪(住张村)与尼姑(妙善)在龙耳寺桃花庵堂相爱生子,苏大人(苏秦)收为义子抚育成人终作状元认三家为亲的桃花庵故事在当地流传至今,家喻户晓,所以苏秦村和庵北村自古就有不唱《桃花庵》的传统和历史忌讳。
六、苏秦村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规划
当问起苏秦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做法和发展规划时,张新峰书记满怀信心说道:一方面是对文武阁、李氏祠堂、苏秦书院以及高门大户等传统建筑进行修缮与维护;另一方面要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将这里的文化传统传承下来、宣传出去,让古村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具体打算:一是将“劝学”作为苏秦村独有概念,让苏秦村励志曲剧团通过表演、比赛等方式,将苏秦“锥刺股”的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发扬光大,打造“中原劝学第一村”;二是以传统文化演艺+原创小剧场+花式文人仪式+不间断互动演艺,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三是建设农耕文化园,将文化融入农业,打造农文旅综合体,打通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全产业链,传播传统文化,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村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四是利用苏秦村土地质量好,水资源丰富,距离县城较近的有利条件,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需要提醒的是,产业要以农为主,要多样化,要突出地域特色和苏秦文化特色。
七、附录
目前能找到的资料中苏秦墓有以下几处,谨供参考。
巩义苏秦墓
巩义西南部有村名曰“苏家庄”,苏家庄南原有“三苏冢”,传说为苏秦及两位弟弟之冢。其冢,高约15米,周长约80米,即为苏秦墓。
洛阳有三处苏秦墓
1、洛阳市东郊汉魏故城遗址东南张苏寨寨内有一冢,当地传为苏秦冢,与古籍所载地点大体相符,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伽蓝记》载:“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有孝义里,里西北角有苏秦冢”。
2、太平庄苏秦墓
位于洛阳城东南4公里处的太平庄,相传村南有“苏家冢”,即苏秦墓。村民传说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太平庄人在施工时,发现了唐代武德八年(625年)萧瑀所立的“武安君六国丞相苏公墓”碑。
3、新安县苏秦冢
该冢位于铁门镇境内,现存巨大土冢一个。另外,山东临淄、洛阳邙山等地都有苏秦墓的传说。由于苏秦墓说法种种,其确切的位置仍需要更加丰富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但苏秦葬于洛阳一带的可能性大一些。
淄川苏秦墓
淄川苏秦墓,位于淄川区经济开发区南苏村(二里乡南苏相桥庄西)。墓冢封土高约5米,直径20米,长约40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1984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淄川县志》载,苏相坟,“后人疑为苏秦墓,然无确据。”苏秦乃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殁于齐。《山东通志》载,青州城东北亦有苏相墓,未知孰是。南苏村南首,有一石拱桥,桥北不远,立一石碑,上书“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秦墓”,是1984年淄博市政府立的。再往北走约300米就是苏相墓,墓高约5-6米,面积近2亩。
墓东面,有南苏村两委新敬立的石碑一座。石碑高2米,宽1米,正面横书——六合之光,竖写——东周六国相苏公讳秦字季子之墓。背面是白雪斋主人——王维芝老先生谨书的墓志铭——《苏秦墓碑记》,详细解说了苏秦的功过历史——“惟东周之际,一介布衣,七国游说,六国封相,古而今殊荣若斯者,苏秦之外,屈指几人?”石碑右侧,能工巧匠刻有两副棋盘,绿树撑伞,树荫遮蔽。(王红权董振民 尚柏仁 牛占亚 朱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