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和青岛是山东的“双子星”:一个省会,一个计单;一个主陆,一个主海;一个镇鲁西,一个锚半岛;一个是黄河流域重要中心城市,一个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一个是动能转换引擎城市,一个是现代海洋城市。
可以这么说:济南是山东的肚腹,青岛是山东的门户。正是这对双子星一起给力、共同加持,才使山东成为全国第3省、北方第1省。

作为山东的同城德比,总起来说:济南与青岛是一种竞合的关系,既有协同又有竞争。互相加持又互相让渡,相互成全又相互攀比。
一、济青的最初渊源:一条胶济线,把这2个城市拴在了一起。
胶济线是1904年通车的。120年来,济南给青岛输送内地资源,青岛为腹地的济南提供出海口,胶济线就是它们之间的血管。
可以这么说:济南与青岛靠一条胶济线,互相加持和成全。没有济南助力就没有青岛的崛起;没有青岛的吞吐,就没有现在的济南。

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条胶济线,沿线喂大了一批大中城市,譬如:青岛、济南、淄博、潍坊等等。因此,这条轴线也被称为山东的“金腰带”,横贯东西、城市密布、资源聚集、无与伦比。

当然,这条轴线上,后来又加入了胶济客专、济青高铁,成了三管齐下、加粗描重的一条现代主线。

二、同质化竞争:济南与青岛之间,也有“都想要”的竞争的关系。
譬如:各种总部的所在地放到哪个城市?从外面引进的大学放到谁家?国家中心城市让哪个城市去申报创建?等等。此处不多赘言。
这也是完全正常的:济南与青岛是等位城市,不是隶属的、垂直的、错维的关系,当然就有竞争。准确点说,是竞合。比学赶帮超,竞争中才能释放活力嘛。

三、双子星战略:看起来,山东会继续实行双核的城市格局,不想搞"一城独大"。
从过去及当下的现状来看:沿海省份适合于“双子星”结构,内陆省份适合搞“一城独大”布局。


[大哭][大哭][大哭]
济南把青岛抢光了!
关于胶济线的说法不准确,你没注意到胶在前济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