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唯一的大帝古斯塔夫二世对内推行改革,但在三十年战争中丧生

史海撷英 2024-11-16 10:26:21

十七世纪的欧洲大陆,因天主教和新教的对立,掀起了一场由德意志开始,席卷整个欧洲,长达30年的诸国混战。神圣罗马帝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一众强国相继入场,但没有人会想到对战争走向起到重要作用的竟然是一个来自北欧小国瑞典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英语:Gustav II Adolf;1594年12月9日——1632年11月16日),他仅用两年就挽救了新教联盟的败局,破灭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美梦。而力挽狂澜的古斯塔夫二世是如何一步步带领瑞典军团走向世界的呢,接下来将解读北境雄狮——古斯塔夫二世的一生。

家族过往

古斯塔夫・阿道夫(亦称古斯塔夫二世)于1594年12月19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南曼兰公爵卡尔,其祖父是瑞典瓦萨王朝的创建者古斯塔夫・瓦萨。但到他父亲时,瑞典的国王却是他的堂兄,也是波兰的国王——西吉斯德蒙。但是此时瑞典是一个信奉新教的国家,而西吉斯德蒙信仰天主教,并且长期在波兰居住。信仰不同则导致了瑞典国内对西吉斯德蒙的反对,而卡尔就是反对联盟的领导者。最终在1598年,卡尔击败西吉斯德蒙成为瑞典国王即卡尔九世。

古斯塔夫二世是卡尔九世的长子,所以卡尔对古斯塔夫的教育特别重视。从10岁时,古斯塔夫便经常在枢密院旁听,有时甚至代表父亲在外国使臣面前发言。14岁时被父亲派往北方了解国情。卡尔为古斯塔夫不断创造环境以培养他的执政能力。

古斯塔夫十分好学。受益于国王父亲,他经常能够见到外国军官,他如饥似渴地向他们请教军事问题。除了军事和政治,古斯塔夫还学习文学、数学等等。这些都为他在未来执政瑞典打下了基础。

成为国王的卡尔九世开始对外到处树敌。他趁着俄国内乱,对俄发动进攻,但遭到俄国上下的拼死反抗。除此之外,为了争夺利沃尼亚的归属,他于1600年和1605年两次与波兰进行交战,两次战争均以失败告终。

古斯塔夫・阿道夫

更糟心的是瑞典西边的邻国丹麦,丹麦与瑞典曾经组建了卡尔马联盟,由于丹麦强势,导致瑞典的不满,在1523年瑞典独立。除了独立纠纷,波罗的海的制海权也是两国争执的焦点,到了卡尔时期,又加上了北极的权益争端。新仇加旧恨,1611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趁瑞典深陷战争泥潭,对瑞典宣战。同年丹麦攻占卡尔马。6月,卡尔带军反攻,但效果不佳。10月30日,卡尔九世病逝,古斯塔夫即位。

平定外患

面对父亲留下的烂摊子,年仅17岁的古斯塔夫没有胆怯,他立刻接手了国王的权杖,他对国内贵族做出妥协以赢得他们的支持。在稳定王位后,他要改变瑞典三面受敌的处境,他向丹麦发出和谈遭到拒绝后,在1611年对丹麦展开报复,他没有对丹麦展开正面进攻,而是不断骚扰丹麦,此时丹麦在海上发动进攻,古斯塔夫则调动人民情绪,共同抵抗丹麦入侵。两国海上战争干扰了海上贸易,在1611年到1613年荷兰、英国先后出面协调,最终两国签订《克纳雷德条约》,丹麦退兵。

解决了东边的丹麦,西边俄国又战事告急。1613年俄国选出新的沙皇,将卡尔九世推举的沙皇赶走,并集结兵力,驱逐瑞典势力。1614年到1615年,古斯塔夫连续两年对俄出兵,但效果平平,于是两国开始进行和谈,直到1917年,两国签订《斯托尔波瓦条约》,俄国割地赔款,而瑞典则承认沙皇地位。

解决了东面的俄国,接下来要面对南面的波兰。与波兰的恩怨,除了王位之争,波罗的海的制海权之争,还有就是宗教之争。在1617年到1625年古斯塔夫在波兰陷入与俄国、土耳其的战争泥潭之际,率军拿下利沃尼亚,之后古斯塔夫率军南下进攻西普鲁士,两国在1625年到1629年展开多次交锋,互有胜负,战况焦灼。两国都不想再打下去了,于是在法国的调停下,两国于1629年签订《阿尔特马克合约》,瑞典保留了大部分胜利成果。

三十年战争

欧洲三十年战争,根源是1517年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路德教、加尔文教的成立,打破了天主教欧洲一统的局面。各国也开始进行宗教改革,这使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越来越弱。到了17世纪,逐渐形成了以英、法、丹、荷为核心的新教联盟与巴伐利亚、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为核心的天主教联盟的两大集团。而两大集团的焦点则集中在了德意志身上,1618年5月,随着布拉格传出“抛出窗外”的响声,一场席卷全欧洲,长达三十年的战争拉开帷幕。

克里斯蒂安四世

在神圣罗马大将蒂利的指挥下,德意志新教联盟被打得体无完肤,节节败退,而此时英国高悬海外,法国压制西班牙无暇顾及。但在1625年丹麦出兵与帝国宣战,在帝国蒂利和瓦伦斯坦两大名将的联合下,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不仅没能力挽狂澜,更是被帝国军一路打到了丹麦,1627年,丹麦割让日德兰求和。

而战争的不利,使得英法等国将目光放在了远在北欧的瑞典身上,而古斯塔夫在对丹麦、俄国、波兰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使得英法将希望放在了他身上,于是在1629年出面协调瑞波两国。

而古斯塔夫之所以选择出战更多的是处于自身的目的,首先他是新教教徒,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在1629年颁布《复原敕令》,要求新教诸侯将瓜分天主教的资产还给教会,这侵犯了他的利益。同样,丹麦的失利,使得帝国军打到了波罗的海,这对古斯塔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于是在英法的资助下,古斯塔夫率军出战。

马革裹尸

1630年7月,古斯塔夫率领1.4万大军登上德意志土地。而此时的古斯塔夫孤立无援,因为德意志新教联盟一方面被打怕了,另一方面对古斯塔夫缺乏信心,担心他又是另一个克里斯蒂安,使得他们不敢声张支持古斯塔夫。而此时的帝国对古斯塔夫也很不在意,并未派出大将积极攻打。于是古斯塔夫拿下波美拉尼亚公国、勃兰登堡、萨克森公国后,逼迫他们结盟。战争仍在持续,1631年秋天,布赖滕费尔德战役打响,古斯塔夫与帝国名将蒂利展开交战,最终,古斯塔夫技高一筹,大败帝国军。胜利的古斯塔夫继续进攻,一举打到多瑙河畔,并攻打巴伐利亚公国,拿下慕尼黑。而对手蒂利则因病去世。

而他最大的对手,瓦伦斯坦则刚刚复职。瓦伦斯坦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他深知敌我的优劣势。他知道自己兵力比古斯塔夫多,但是军队素质与古斯塔夫的瑞典军要差,所以在刚刚复职后,他没有急于对古斯塔夫进行正面对决,反而去游说被古斯塔夫胁迫的萨克森公国,之后扭转波西米亚局势,进攻萨克森,一举切断古斯塔夫后路,之后联合巴伐利亚对古斯塔夫展开围攻,但瑞典首相及时率军赶到,使古斯塔夫脱离险境。

之后双方进行小范围交火,但两人都清楚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1632年11月16日,双方在莱比锡附近的吕岑展开交战。瑞典军在一万五左右,而帝国军则在两万左右。交战当天,吕岑下起了大雾,能见度很低,但两军还是很快展开了交手。古斯塔夫亲率部队冲锋,但雾越来越大,古斯塔夫与部队走散了,并且闯入了帝国军队中,最终被帝国军人一拥而上杀死。

古斯塔夫的死激起了士兵的怒火,他们在伯恩哈德的指挥下与帝国军展开殊死搏斗,瓦伦斯坦受伤率军撤退。此次交手帝国军伤亡一万余人,瑞士军团损失五千余人,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他们的领袖却战死了。

古斯塔夫的死无疑给瑞典带来沉重打击,萨克森、勃兰登堡相继背叛,来自波兰、丹麦等国的威胁也让古斯塔夫的成果岌岌可危,但他的首相奥克森谢尔纳和手下大将稳定住了局面,并在1635年到1648年与法国联手对抗天主教同盟,并取得胜利。1648年,双方签订《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瑞典获得西波美尼亚等地,控制了汉堡等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将波罗的海纳入瑞典版图,一举成为波罗的海霸权国家,北欧等国无人能撼其地位。

古斯塔夫介入三十年战争,不仅保住了新教事业,更重要的是,他为瑞典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控制权,并大大提升了瑞典的国际影响力,为瑞典之后近百年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古斯塔夫被瑞典国会授予“大帝”称号,这是瑞典唯一一位获得此称号的国王。“大帝”的荣誉不仅仅是歌颂他战场上的贡献,还有他为强大瑞典所作的改革。

古斯塔夫・阿道夫

在政治上,他对司法和政府进行改革,设立最高法院,成立首相府,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管理,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在教育上,在他登基之前,瑞典只有一所大学,这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他对教育提供大量经济支持,又新建五所大学,而这些大学培养的人才在他死后显现出作用。在经济上,改良税收政策,将贵族纳入纳税人范畴,同时吸引外资开办工厂,发展金属、军工制造行业。

在军事上,他颁布义务服兵役法令,一改只能靠雇佣军打仗的弊病。他建立海军与波罗的海国家进行对抗。同样他对陆军进行改良,建立步兵、重骑兵、轻骑兵、炮兵、工兵等兵种,并建立了一套多兵种协同作战体系。他对训练和军纪同样十分重视,颁布了一些列法令,对军营中行为进行规范,严格的治军提升了瑞典军队的作战实力。

古斯塔夫二世在位21年,他带领瑞典从北欧小国一跃成为波罗的海强国,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兵冲锋,这大大激发了军队的士气,但也加大了他的危险,好几次战场负伤,甚至丧命。他治军严格但不暴戾,他十分关怀士兵,经常和士兵谈心,并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这为他赢得了将士们的爱戴。

古斯塔夫二世一生可以说是短暂而辉煌的,他在政治军事上的改革不仅对瑞典影响深远,同样对欧洲各国也有很大的影响。拿破仑对古斯塔夫推崇备至,他将古斯塔夫二世与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评为西方出色的军事领袖,可见其对古斯塔夫二世的认可。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