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可谓是家喻户晓,哪怕是上过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都会背诵。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而诗中所提到的“新桃”和“旧福”,就是对联的前身。
对联虽不起眼,但在中国历史中却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对联的前身正如刚才所提的“新桃”和“旧福”,是用桃木板雕刻的神像,挂在大门的两侧祈求平安。
随着时间推移,对联逐渐将“桃符”取代。
很多人会认为:粘贴对联是是过年的习俗,目的是为了祈求平安,所以对联的内容大都是祈福和祝愿。
然而有些大门上张贴的对联内容却并不是美好的祝愿,甚至有些匪夷所思。
就比如有些火葬场的门口张贴的对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这不仅不是祝愿,甚至有些“搞笑”。
而下半句则更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对联还能这样“用”?
在这样严肃甚至充满了悲伤氛围的地方张贴这样的对联,火葬场的工作人员目的是什么?
对联的起源对联文化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而且历史悠长。
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贴对联也是中国人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任务”。
对联最早的雏形是桃符。
当时的人们认为,书写桃符贴在门上,可以起到驱魔避鬼的作用。
追溯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发现了对联的雏形。
此对联出自江西庐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对联上标注了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纪年时间。
这座陵墓中出土了一个巨大的十字铁架台,铁架台上两侧贴着文帖。
文帖的内容为“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气势恢宏,读起来也很押韵。
所以对联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
除了三国时期出土的这副对联外,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对联相关内容的记载。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这副对联是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所写,这也是公认中国最早的对联。
而且这也是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副春联。
对联又名春联。春联就是春节期间张贴的对联,又有说是春天张贴的对联。
总之贴春联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福,祈愿幸福和平安。
对联文化走向鼎盛时期要说对联文化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莫过于明朝。而且正式规定用红纸写对联的人,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相传,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定都南京。虽然文武百官对朱元璋都很尊敬,但朱元璋总认为自己是没文化的人。
所以他努力上进,每天学习,“对对子”也在他的学习内容之中。
就这样朱元璋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将“对对子”作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还特别喜欢和自己的下属玩这个游戏。
一时兴起,朱元璋就规定:每家每户在过年的时候,都要在门口贴上对联。对句还要工整,要写在红纸上。
他认为红纸不仅能彰显红红火火的喜庆,还寓意着朱砂红色(借指明朝朱家)布满大明江山。
而且朱元璋这个时候也着迷“对对子”,所以他也想看看平民百姓能够对出什么样的对子来。
皇命难为,既然要求如此,平明百姓就要着手操办,否则就是违背国家的规定。
一时间,全天下的红纸价格都被抬高了。
到了过年,朱元璋就会微服私访,巡遍整个金陵城去看看每家每户都能写出什么样的对联。
当然了,这也是民间流传关于贴对联的故事,虽然真假难辨,但是也能发现,贴对联的风俗在明朝尤为流行。
春联的流行,离不开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广”。但无论多么流行的东西,都会有走向没落的一天。
经过明朝时期的大力宣传,贴对联被人们定义为春节必备的习俗之一。对联的出现顶替了桃符的位置,成为了大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明朝过后到了清朝,当政者也同样十分在乎贴对联的风俗文化。
相传清朝宫殿几千个大门都张贴着对联,内容各不相同,但无疑都是庆祝新春和欢度新年的内容。
不要小看这些对联,能写这些对联的都不是“一般人”。
书写这些对联的人都是当时比较有名气的书法家,或是翰林学士。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为皇家宫殿提上一副对联。
一旦能够为皇宫写好一副对联,自己的名气也会一飞冲天。
许多文人热衷于“对对子”“对对子”这件事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游戏。而且只有文人才能够玩得好,才能够玩得明白。
所以“对对子”就像是“文艺圈”才会接触的高端游戏,而且对子对的好还能够获得世人的赞美和追捧。
就像是古人喜欢作诗作词一般,能够让历史记住自己的名字当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独自作诗实在是苦闷,而“对对子”则不同。
“对对子”一般都是两个人在一起,一边娱乐,一边对句。
搞不好哪一句就成为了“千古绝对”,而对出这句的人,也就随之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人。
很多看过影视作品《唐伯虎点秋香》的人,或许都对剧中唐伯虎“对对子”的那段戏记忆犹新。
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唐伯虎在历史中确实是一个比较擅长“对对子”的人。
相传唐伯虎在一家酒楼饮酒作乐,一个名叫知通的和尚却莫名奇妙的坐在唐伯虎的桌上饮酒吃菜。
唐伯虎很疑惑,对和尚说:“你我本不相识,为什么来我桌上吃饭?”
和尚却不紧不慢的对出对子:“四大皆空,喝几杯何分你我?”
唐伯虎一看此人是有备而来,简单思考过后,对出下句:“两头是路,过片刻各自东西”。
和尚一看此人确实颇有文采,便和唐伯虎对了很多对子,越喝越起劲,两人互道了家门,约定来日“再战”。
一日,两人来到一口清澈的山泉边上,山泉水极为清冽,和尚出口成对:“白水为泉日日昌”。
白和水,组成了泉字,两个日字重叠,又成了昌字。这无疑给唐伯虎出了一个难题。
唐伯虎稍加思索对出下句:“女家即嫁可可哥”。对仗与上联如出一辙,真可谓是绝对。
两个人除了上述对句之外,还有很多堪称经典的对句。
比如,两人在下围棋的时候脱口说出的对子:“围棋饮酒,一着一酌”,下联是“听漏观书,五更五经”。
庭院有只鸡跑过,唐伯虎随口说出上联:“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而和尚也是机智的对出了下联:“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走”。
由此可见,古代文人墨客无数,单是唐伯虎一人就有如此之多的对句流传千古,相信其他文人也有很多流传下来的千古绝对。
然而,对联文化却在近代,逐渐走向了没落。
“对联文化”淡出人们视野清朝末期,政治腐败,百姓生活的极为不安定。每个人都在为了温饱奔波,很少有时间去考虑过年。
而贴对联这件事,正是过年时间要做的事情。这样一来,人们也就间接忽略了贴对联这个延续千年的风俗。
民国时期,一系列自强救国的运动陆续展开,有的运动是大力推广国外政治的,还有的运动则是要灭杀国内的传统风俗习惯。
而贴对联这个风俗就差一点被作为“劣质习俗”摒弃掉。
即使不经历那段动荡的时期,贴对联这样的事情也很难再度兴起。
虽然如今家家户户都会在过年贴上一副对联,但也只不过是为了响应节气,至于对联的内容也只是“批量生产”的祝福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普及普通话,学习白话文。而“对对子”这个游戏基本都是用古代的文言文进行的。
所以,“对对子”的没落,也就昭示着对联文化的没落。
火葬场的“奇怪对联”人类十分畏惧死亡,甚至对于死亡会保持一种恐怖的态度。
尤其是逢年过节,像是“死”、“亡”这样的字更是需要避讳的字眼。
但就有人把“死”字写在大门口的对联上,不仅不避讳,而且还造出了十分工整的对联。
上联是“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是“先到后到先后全到”。
乍一看这样的对子好像并没有什么深意,仿佛就是几个简单的词拼凑而成。
但若是仔细对照,又发现这个对子十分工整。
不管是结构还是语调的平仄,都对应的十分工整,细读还真是那么回事。
早来晚来早晚都来。确实,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不管是年轻人,或者是老人,都会有来到这里的那一刻。
先到后到先后全到。没有人能够逃离生死的循环,只是有先有后而已,不必过于担忧。
其实火葬场门口贴出这样的对联,也体现了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
来到火葬场,大部分的人都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而火葬场大门贴出的这样的对联,也算是给人们一点好的心情。
而且这副对联还比较有哲理。只要是人就没办法逃离生死循环,所以每个人都不必太难过,都会有这样一天。
这副对联表面上是告诉人们这样的道理,实际更是教会人们:不要畏惧死亡,要勇于面对。
结语对联是中华文字在千年的演变之中演化出的文学艺术,是无数文人墨客钟爱的“游戏”。
对联可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虽说大多数的对联都在歌颂新春,都是以喜庆的情绪为基调,但也不排除有像火葬场门前这副对联一样的“奇怪对联”。
人生在世,终会有去世的一天,无论一生有多么贫穷,又或者多么富贵,最终都会有离开人间的那一刻。
这副对联也在间接告诉人们,死亡没什么可怕的,要勇敢、乐观且积极的面对今后的生活。
活着就要享受生活的每一天,面对死亡也要做到平淡和坦然。
对联文化流传千年,如今却逐渐走向没落,这的确是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情。
好在当今社会成立了很多专门研究对联文化的社团和机构。
相信在这些人的不断努力之下,对联文化能够重新回到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