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最狠的刀,永远藏在软肋里。
盛明兰:“我二哥哥一在家里说起你,总是惦记你,总是放心不下你。”
顾二叔:“您若是想劝我回去,就不必再说了。”
盛明兰:“我方才在屋里瞧着蓉姐怕我冷,一会儿给我掖被子,一会儿给我喂姜汤。我这心里面,真心愿意她能更好。
顾二叔:“然…”
盛明兰:“然而,她是你的女儿,你是什么样的人,她就是什么样的人。你是侯府公子,她就是侯府千金;你现在流浪于江湖,那她未来就是匪贼草寇的女儿。一天一地,云泥之别。”
当顾廷烨梗着脖子说"不必劝我回去"时,盛明兰根本没接招。她轻抚着蓉姐刚掖好的被角,像在抚摸一柄温柔刀:"你女儿现在是给你掖被子的贴心人,可若你继续浪迹江湖..."话锋突然凌厉:"匪贼草寇的女儿,连给贵人掖被子的资格都没有。"
好一招釜底抽薪!比起劝男人"你要振作",直接戳破他作为父亲的责任困境,才是真正致命一击。我们总抱怨男人听不进劝,却忘了在雄性尊严的铠甲下,都藏着为人父为人夫最脆弱的软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顶级说服术从不说教
盛明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怎么能只顾当前眼下呢?3岁就要想10岁的事儿,10岁就要想16岁的事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眼睁睁看着我小娘血崩而亡,自己的弟弟还未出世。事后人人都不肯认账。个个都哭得真情实感,过了以后,人家依然是一家和美,天伦之乐,我就只能明哲保身,每日装着守拙安静。
这还是仗着我祖母的垂怜,悉心教养,不然的话,我都不知道要死多少回呢。
顾二叔,这女子活在世上殊为不易,你还是多为蓉姐想想吧。”
你发现了吗?整段对话里盛明兰没说过半句"你应该"。她只是把血淋淋的现实摊开:当年生母难产时满屋虚伪的眼泪,自己靠装傻充愣才活下来的过往。最后轻飘飘一句:"女子活着本就艰难,你忍心蓉姐再过这样的日子?"
盛明兰的话如同一道光,照亮了顾廷烨内心的迷雾。她哥哥说不服他的地方,盛明兰推心置腹,就给他说通了,就有了后面的剧情。
"一刀一枪挣功名才是真荣耀"——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留白
盛明兰:“顾二叔,投军啦?”
顾二叔: “没错,我想着如今有叛乱,正是好机会。我找人去禹州的朋友,帮我写了封书信。正好投军去。”
盛明兰:“我还以为顾二叔,你会回汴京,又或者是从顾家的军。没想到你投军了,看来是我想错了。”
顾二叔:“这世上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我自己一刀一枪挣回来的功名,我觉得是我的荣耀。”
当顾廷烨说要投军时,盛明兰故意说:"还以为你会回侯府呢。"这招以退为进简直妙绝!既保全了男人的面子,又暗推他走向更艰难的自主之路。果然,顾二叔立刻昂首:"我要自己挣功名!"
看着顾廷烨从浪荡子蜕变成护国将军,忽然明白:真正滋养男人的从不是温柔小意,而是能让他看清前路的智慧。就像蓉姐那碗姜汤,暖的不只是手脚,更是唤醒父亲责任的热流。
退出视频,忽然懂得:所谓夫妻同心,从来不是做他的影子,而是成为照亮前路的灯。这或许就是盛明兰留给现代女性最珍贵的启示——爱情最深的羁绊,藏在我们唤醒彼此成长的力量里。当这个男人后来功成名就之后,他会最感谢当年给他指路的这个女人。
痛点思维
比起讲道理,不如找到他最在意的"七寸"。就像顾廷烨可以忍受自己被唾弃,却绝不容忍女儿沦为草寇之女。
故事武器
盛明兰若直说"你要为女儿考虑",效果绝对大打折扣。但当她说起自己生母惨死、装傻保命的往事,所有道理都化成了锥心之痛。
反向刺激
"我还以为你会..."的句式,本质上是在激发男人的征服欲。就像网上看的,有一个女人总对她老公说:"这种高端论坛,咱们小职员去了也听不懂",结果她老公发狠三年考下CFA。
很多时候,我们在跟老公的关系里缺少的只是,我们在关键时候没有给他出过主意,关键时候没有给他提过问题,关键时候没有用女人的智慧滋养过他。以至于两人之间的感情总好像就是不够,差了点上头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