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微头条,标题是《赶出去的印度小哥》,作者是属地为浙江的“端庄优雅熊猫……”
文中写到,作者所在的公司,三个月前,招收了一位名叫拉维的印度人。
没曾想,这位印度小哥,其工作态度很散漫,表现极差劲,干活总是上不了道。工友们对他的评价是:“又懒又笨。”头头们想方设法,给他换了两个车间,五个岗位。作者写道:“生产部和车间的领导,凭良心说,也算仁尽义至了。”可是三个多月过去了,拉维并没有上进多少。由于是计件工资,少做就少得,自然影响了大家的收益。
这位印度小哥给集体拖了后腿,领导给过了他多次机会也无效果,实在没办法了,于是上报人力资源部,把他赶出公司去。
仁慈之心应该属于全世界所有人的,作者在文末感情洋溢地表述道:“漂洋过海来拧螺丝,讨生活不容易啊!但愿他能在别的单位找到合适的工作。”

尽管我一惯对“阿三”印度没有多少好印象,但读罢此文后,也不禁心生怜悯之情,于是跟随着作者文末的思绪,写就了如下简短的评论:
“拉维,印度小哥,也可怜,千里迢迢来中国,无非就是讨生活。最好别赶他走,尽管他工作不得力,总出差错。我们中国人有气魄,再原谅他一回有何不可。”
本文作者很是理解我的心意,他回复道:
“领导怕他影响大家的收入,不得已让他走了。从人性化角度来说,让拉维离开,不是温馨的举动,于心不忍。唉!希望他能早点再就业,解决生计问题。”
作者的话多么暖心!
但有人却不买账。今晨,我打开手机,就看到一位来自宁夏的网友给我评论的回复:
“妇人之见。”
我相信,在任何男人的内心深处,多少都有一点男尊女卑的思想。即便没有,也会对甩向你的“妇人之见”的评语感到不快。
我也不例外。
对网友的评论,我一般都要回复,除非忘记了。这一次,可就为难了我。还是做一回杠精,与网友怼一怼?还是强装笑脸,应付一下?两种方案,都不是我本心之所愿。
我不知如何回复是好。如果置之不理,其实也是一种回复。只好关掉手机,暂且搁置。
到点了,我需要到操场上散步去。我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妇人之见”四个字。
灵感倏忽而至,终于有了回复的文字:
“你说的对,我不该有‘妇人之见’,为人就应该像你这样的男人,心肠要狠毒一点!”
说真的,回复之语虽然有了,但我还在犹豫之中,考虑是否向对方发布出去,因为我在担忧:这位并不相识的网友,看到如此文字后,是不是很不悦?
我这儿是不是又有了妇人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