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或许是触犯了某些朋友的敏感神经,对于我所写到西汉曾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的内容充满了敌意。这个自然是能够理解的,也有些朋友列举了不少相关的佐证,试图证实没有定都洛阳这回事。比如拿《史记·高祖本纪》中的:“高祖欲都雒阳”这句话,来推翻在它之前的“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乍一看还似乎确实有些非议!
可这也只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擅用的小伎俩罢了,其实也很简单,只是有人故意的把原文中的“长”字给去掉了,《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原文是:“高祖欲长都雒阳”,这也是我们国家文字博大精深之处,一字之差,意思就大不同了!没有这个“长”,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定都,但可能没定。而有了“长”,则是准备长期定都这里。这也是网络黑子惯用的方式手段。你说这些人是为啥呢?看不懂,也懒得去琢磨。
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中的《高帝记》里记有:“帝乃西都洛阳”。总不会有人把这句话解释为洛阳只是“西都”吧。这句话结合上文,就是说刘邦在被拥立为皇帝后,在册封了皇亲功臣之后,决定往西走将都城定在了洛阳。至于这《史记》中所记的“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和《汉书》中的“诸侯共尊为皇帝与定陶”里的定陶,其实都是一个地方,位于今天山东省的菏泽市。也就是说,刘邦是在山东菏泽称帝,然后定都洛阳。
而在《资治通鉴》的《汉记·三》中,也有大量关于刘邦在洛阳所做的一些重大决策的记载,以及一些只有在王朝首都内才能行使的工作内容。所以,关于西汉在初期定都洛阳这一并不被很多人了解的历史阶段,咱们可以说它很短暂,但却很难说它不存在。
在听取了张良等重要大臣的意见后,刘邦采纳了娄敬从洛阳迁都至“关中地区”的建议,委派萧何前往营建新都长安。这个娄敬,在当时只是一个级别非常低的戍卒,还是通过老乡才有机会向刘邦进言。在此之后,由于进谏有功,并发现他确实是个人才,刘邦在决定迁都后,拜娄敬为郎中,号奉春君。并赐姓“刘”,娄敬就变成了刘敬。
刘敬在之后,还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大多数都被刘邦采纳,但是,一条关于匈奴真实实力分析的建议,却被刘邦驳回甚至遭到了责怪。当时,刘邦准备出征匈奴,先遣的一二十批使者均带回了匈奴不堪一击的情报,只有刘敬凭借多年戎边生涯的经验,看出了匈奴是故意在汉使团面前隐藏实力的做法,建议刘邦谨慎出兵。而刘邦却没有听从这个“少数意见”,结果,“白登之围”险些让这位开国之君死在战场之上。返回长安之后,刘邦杀掉了之前报告匈奴孱弱的所有使团,唯独对刘敬大肆封赏。封其为关内侯,号建信侯。
除此之外,刘敬还做了两件在历史上有着深远意义的事情。第一个,就是主张并促成了中国汉民族大一统王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和亲”。这是在“白登之围”后,匈奴在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的率领下,频频侵犯汉朝领土。但此时刚遭大败的刘邦,却无力组织起真正能与之抗衡的力量。于是,对匈奴了解颇深的刘敬,便向刘邦提出,将刘邦的嫡长女鲁元公主嫁给冒顿,这样,匈奴王就成了刘邦的女婿,双方就能有理由和平的相处。这个伦理哏抓的也够狠!
嫁女儿刘邦是舍得的,可吕后不答应。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刘邦还是决定,在自己的宗室中,找到一个女子,以汉朝公主的身份前往草原与匈奴和亲。这次和亲,虽然去的并不是真公主,但却是名义上的“皇室联姻”。于是,刘敬作为汉朝的使者,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这次联姻带来的和平,为刚刚建立的汉王朝赢得了惨败之后难得的喘息机会,也开辟了汉民族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以和亲形式谋取和平的先河。
至于其意义与尊严之说,恐怕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的见仁见智了。其实,任何政策上的变化与实施,都是和国家真实实力的变化密切相关!有时候,硬与软之间,主要是背后的故事。但起码,在汉代,人们对于刘敬的这个和亲策略还是比较认可的,“太史公”司马迁就曾经给过刘敬非常高的评价。《史记》中记:“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并称刘敬此举是“建万世之安”。
刘敬的另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向刘邦建议“移民关中”。其实,“移民”这件事在秦时已经有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徙三万家于丽邑,五万家于云阳”,在短短的十四年中,秦始皇就从全国各地向关中地区迁徙了将近100万人。而在刘邦建都长安之后,当时的“关中平原”,由于长期远离中国实际上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以及在秦末饱受战火的摧残,人口下降、地广人稀,已经不足40万人。
刘敬建议,将以旧时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贵族后裔,以及各地的豪门名家都迁移到关中居住。这样,不仅能够迅速的增加京畿地区的人口密度和生产力,以及解决兵源问题。同时,可以削弱地方势力,使得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这个提案得到了刘邦大大的赞赏,并委任刘敬作为“移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汉书·高祖记》中有记:“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在刘敬的主持下,全国向关中地区移民将近20万人,其中的来自各地贵族、豪族与富商、手工业者,基本都集中在新建成的长安城内,这些人,都成为了之后长安城能够迅速发展繁荣的关键。所以,可以说长安,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移民城市”!
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丞相萧何主持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开始营修长乐宫,七年,即公元前200年,继续在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了未央宫,刘邦也在此时从栎阳将国都迁至了长安。自此,长安这个辉煌而伟大的名字,开始正式的登上历史舞台。未央宫也成为汉王朝的“正宫”,也成为了大汉王朝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然而,一个有趣的信息和大家分享一下。长安的营建,也是中国都城建造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在此之前,所有王朝的国都,哪怕是诸侯国的都城,也都是秉承着一个规范化的建设标准,即划定区域,建立城墙,城区内部职能划分,建立宫殿宗庙等等。可长安的营建,则只是在原有秦宫的基础上或修治,或新建的新宫殿,但是,城内并没有相应的行政区域划分,没有市场,甚至连最基础的城市“标配”城墙都没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还要“怪”汉高祖刘邦。自建立汉王朝初始,国家就始终属于一个动荡和战争的状态下,尤其是与匈奴的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而且,刘敬的“移民计划”,看起来是从关东地区往关中地区“转移财富”,但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也是极其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而且,由于当时的长安区域,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且刘邦身边也没有能够做出整体都城建设规划的设计师,所以,长安在当时其实就是以“长乐宫”与“未央宫”为基准,逐渐扩散而形成的。说白了,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城市规划没做好,那城墙自然也没法,也没钱修。而后世建成汉长安城,也明显不是一个符合中国传统城市,尤其是都城规划的布局。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感觉呢?没错,也是在这块区域内,周王朝的都城之一“镐京”遗址,在考古界一直有个大疑问,就是始终没有发现成体系和规模的城墙,而这,也是始终有人会对“丰镐”作为西周都城真实性的质疑依据。同样,在秦都咸阳的遗址内,考古发掘持续多年,但至今还未能完全弄清这座都城的形制,连它的准确范围也没有最终确定,只是奇怪的是这座都城除了宫墙之外似乎没有发现外城的城墙存在。
关于这个疑问,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论证,于是就有了很多种解释。什么王朝强大到自信不用城墙保护了,什么规划赶不上变化又有突发事件的。这种没法证明的问题,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理解了。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去世。十六岁的嫡长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刘盈性格宽仁,却因为目睹自己母亲的暴行而性格大变不理朝事!而这个“吓坏”自己皇帝儿子的母亲,就是刘邦的妻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也是第一位皇太后——吕雉!
关于吕后的内容,咱们下篇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