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收集了许多文房雅物,比如竹根雕、核雕、玉的小物件、紫砂器、瓷瓶等等,一件件单独欣赏把玩,养眼悦心。这是自然的,毕竟文房雅玩虽形微体轻,却蕴含我们千年以来的美学构思、传统人文、工艺技法于一体。但是友人又说,这些物件如果都堆放在一起,总觉得有些凌乱感,无法找到协调的美感。
雅玩散乱,类似的困境古人也遇到过,那么他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种办法是为物件设置一个底座,增加层次感,高低错落。但倘若底座太多,视觉上就仍会觉得零散。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添置一个文盘,把小件的物品托在一起,化为一个整体。这样不但视觉整洁,取拿赏玩也方便。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文房雅玩有数十种之多,在把玩它们的过程中,古人们想到了将盛放糕点、茶具的托盘加以改造,演化出更加文气的文盘,让其成为书房乃至厅堂、内室中很重要的放置、收纳物品的细木作器物。一些随时拿来把玩欣赏的器物就能够呈在文盘之内、摆放于桌面之上,视觉统一美观又便于收纳整理,还蕴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其作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收纳盒。
早期 “文盘”其实就是放碗盘的托盘,临时性地用来放各类文具。文盘演变为放笔墨纸砚和雅玩的文具之后,功能日趋精细,而文人们也自然不会放过在对文盘进行雅致加工的机会。
文盘的做工从最初托盘的白木拼板,逐渐演变出榫卯、抽屉、暗盒等等设计。工匠再用雕刻、镶嵌、描绘等工艺手段,在文盘上面呈现各种图案装饰,使之于实用性之外,亦富有视觉上的艺术感染力。
文盘的材质方面也向名贵木材的方向演变,也有玉石、漆器、瓷等材料。但木质的可塑性强,尤其是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红木,质地坚硬、木纹细密有致,且不易磨损放置其上的雅玩,故此木质文盘仍是主流。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文具,文盘的出现,既有文房书写的实用需要,也有文人涵养德性、淑善其身的心理需求。
总体来说,文盘除了材质和局部的变化,形制基本一致,但也不是没有例外。
比如文盘当中有一经典款式独立出来,与别的文盘有很大的区别,其代表作品为王世襄先生旧藏的一个都承盘。此器型其实在明代已基本定型,在结构和风格上是典型的微缩版明代家具,用于与明代家具的案台搭配。都承盘结构上讲究稳当,为了方便雅玩分类,还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四面“井”字形栏杆围设平台,形作古代城墙,这也正是"都承“(谐音都城)的命名由来;下层则设置长抽屉,可珍藏一些印章、把件一类的小型珍玩。
文盘在材质、形态、工艺等方面皆有讲究,颇能体现旧时文人的审美情趣,故受到历代藏家的喜爱,是热门文房藏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