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被判“无药可救”,中国70年坚持到底,现在的结果如何?

高冷帆船盒子 2024-09-16 18:16:42

黄土高原,这片曾经被联合国认定为“无药可救”的土地,如今却发生了惊天逆转!在过去70年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终于成功治理了这片广袤的高原。

曾经的荒漠、沙尘,如今已被大片绿意取代,这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黄土高原的生态困局

黄土高原,就是一大片土黄黄的高地,风一吹,漫天的沙子让人睁不开眼。

这个地方面积差不多有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六个渤海那么大!可别以为这是个无人区,这里住着1.2亿人,差不多和好几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一样多。

别看面积大,地上全是沟沟坎坎,足足有27万多条沟壑,活像大地被刀子划得千疮百孔。

生态环境超级差,水少、树少、草更少,放眼望去全是黄土,根本看不到啥绿色生机。时不时还来场沙尘暴,搞得天昏地暗。

那问题来了,这地方为啥成这样呢?说起来就是因为这片土地太脆弱了,风一刮就带走土,雨一冲就全流走,植被根本长不起来。以前吧,人们在这儿也没少折腾,开荒种地、砍树盖房,全是为了生存,结果反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你可能觉得奇怪,既然环境这么差,住在这儿的人为啥不搬走?可你要知道,这里可是好多人的家园,老祖宗传下来的,谁舍得说走就走?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也不是一直这么差的。早些年,黄土高原还是个绿意盎然的地方,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人类活动,这块地就变得越来越荒凉。要说现在为啥这么干瘪,一部分原因是天生的——风大、干旱、土质松,天时地利都不咋地。

另一部分就是人为的,几百年下来,开荒种地啥的全干了个遍,植被被毁坏得差不多了,最后恶性循环下去,变成了这副模样。

举个例子吧,黄河的泥沙有九成都是从黄土高原来的,没了植被挡着,泥沙直接被雨水冲进黄河里,每年多达16亿吨的泥沙让黄河的河床高得像座山,弄得下游的居民水患不断。

这就是黄土高原真实的生态困局,严重得让联合国都摇头,说这地方无药可救。可是中国偏不信邪,硬是死磕了70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历史的烙印:从商周到近代的环境变迁

咱们来聊聊黄土高原的“前世今生”,商周时期,那可是个风光无限的好地方,土壤肥沃得能种啥长啥,草原、森林一大片,光从这儿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就能看出,当时的生态环境不要太棒。

要不然周朝的皇帝哪会选这里做发家基地?后来还不舍得走,连着好几代都赖在这里。

再往后,秦汉时期,黄土高原成了全国的“中心地带”,政治、经济啥的都靠着这片土地。随着人越来越多,农耕文化也开始盛行,这就问题来了——人一多,地不够用,就得开荒种地,森林被大砍特砍,草原也都给翻了,搞得生态开始遭殃。

那会儿没什么环保意识,大家都想着怎么多种地多收粮,根本没考虑什么植被保护的事儿。

到宋元时期,生态破坏得更厉害。北宋为了防守西夏、辽国,不断在黄土高原一带修城堡、建防线,结果就是这些军事设施进一步压榨了土地资源。再加上驻扎的士兵和人口增加,原本就紧巴巴的自然资源更是雪上加霜。

明清时期更别提了,人口越来越多,但土地就那么些,一开再开,弄得地都快开秃了。黄土高原就这样一步步从绿意盎然的乐土,变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历史上的黄河在西周时期,泥沙每年大概有2亿吨,到了晚清直接飙到16亿吨。你听这数字可能没啥感觉,咱们就这么说吧,黄河下游的河床直接高出地面好几米,成了“地上悬河”。

洪水一来就全倒灌进两岸的村庄、农田,弄得河南、山东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成天提心吊胆的怕被淹。这些历史的“烙印”都深深刻在了黄土高原的土地上,不光毁了环境,也留下了不少让人唏嘘的故事。

治理初期:跌跌撞撞的探索之路

提到黄土高原的治理,那真是个“交学费”的漫长过程。早在50年代,中国一开始的想法是:既然水土流失这么严重,那咱就修梯田呗!坡地变成一层一层的梯田,这样水不就留住了吗?理论上听着是没毛病,但现实是——问题更严重了。

梯田一修,土层变得更松,结果遇上大雨,这土就像洗澡时的肥皂一样,一滑不留神全冲下来了。说是治水土,结果反而加剧了流失,弄得泥沙量嗖嗖往上涨,黄河都快吃不消了。

碰壁后,专家们在七十年代又搞了个新招,叫淤地坝。就是在沟渠里筑个坝子,挡住泥沙,顺便还能把这些淤泥填起来造田,想着一石二鸟。

开始的时候,这招还真见效了,黄河的泥沙量一下少了不少,周围的田地也多了,大伙儿看到点希望。

可惜好景不长,1977年那年,陕北突然来了一场特大洪水,直接把刚建好的万亩良田给冲了个稀里哗啦。

人们一下子又回到了原点,不少专家也开始质疑这种模式是不是行得通。这一折腾,黄土高原的治理就像坐过山车,刚上去又掉下来,实在是让人心累。

突破瓶颈: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

说到黄土高原的治理,真正让它走上正轨的是90年代末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个方法就是把黄土高原分成一个个小区域,根据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每个流域的地形、气候、土壤啥的都不太一样,所以就得“分灶吃饭”,各自解决各自的问题。

比如说吧,有些区域特别适合造林,那就大面积种树种草,让植被恢复起来;有些地方坡度不大,适合修梯田,那就继续搞梯田农业;而那些沟壑多、容易冲刷的地方,则重点建淤坝挡泥。

小流域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的泥沙量直线下降,黄河的水清了不少,曾经被人嫌弃的“黄河水”,现在都能看见清澈见底的样子。

过去二十多年,很多原本被列为贫困县的地方,通过这些综合治理,不但摆脱了穷困的帽子,还成了全国的生态治理模范。

比如甘肃的庄浪县,曾经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贫困县之一,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梯田建设和植被恢复,现在已经是满眼绿油油,成了农业和旅游的双丰收地。

现在说起黄土高原,谁还能想到以前那一片荒芜?

现代生态战役:退耕还林

近些年,黄土高原的治理可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其中最给力的招数就是“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

退耕的地不但被绿植覆盖,还通过“有奖有罚”的方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

比如说,退一亩地补助多少钱,种活一片林有啥奖励,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激励政策。很多农民原来靠种那点坡地刮风下雨的,挣个辛苦钱,现在呢,不种地反而还有补贴拿。

就这样,黄土高原的绿色版图越来越大,植被覆盖率蹭蹭上涨。根据最新的数据,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超过65%,基本恢复到了商周时期的水平。

你要是去过那些新建的生态公园,可能还会看到不少过去没见过的鸟儿、野兔啥的,这些可都是生态恢复的最佳见证。

话说回来,光有退耕还林还不够,国家还在不断优化各类生态政策,比如“生态补偿”、“植被管护”等,都是为了确保黄土高原不再走回头路。

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还给当地带来了旅游发展和经济收益。像是延安、平凉这些地方,现在可都是热门的“生态旅游”打卡点,游客多了,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结语

70年的坚持,黄土高原从“无药可救”到如今的“人间乐土”,这是中国生态治理的伟大成就。在其他国家还在犹豫徘徊之际,中国已经用行动证明:只要有决心和方法,就没有无法治理的土地。

黄土高原的故事远未结束,但它的转变已经足够震撼每一个目光。

0 阅读:1

高冷帆船盒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