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人真没受啥罪:吃得不好,但也没挨饿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9-17 03:35:16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敬请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淞沪战役期间的日军

“苦难”的真相

中文互联网上一直存在着两股堪称泥石流的论调:

1、侵华日军中的大部分中低层官兵是无辜的,他们只是无脑服从了反动军官和军国主义者的命令;

2、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东亚带来无尽灾难的日本人民是无辜的,有罪的只是少数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分子。

为了证明这种反人类和反智的诡辩论调,这些支持者们会列举出不少“证据”,比如日本的城市被烧光了,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被核武器攻击过的国家,日本的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在战争后期挣扎在温饱线上,云云。

所有的诡辩,都故意忽略了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日本人在战争中挨的每一颗炸弹,都是他们罪有应得。

至于日本人民在战时的感受——商品短缺、定量供应、通货膨胀、黑市猖獗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这些和其他所有交战国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仅仅因为日本人战时的生活质量低于和平时期,就将之称为苦难的话。那么我只能判定支持这种论点的是一种非人而且无脑的直立行走生物。

更何况,和饥荒肆虐,饿殍千里的中国军民相比,日本人在整个战争期间,可是基本上都没有挨过饿。即便到了战争后期,日本的国家秩序依然有序,虽然政府战略规划调配能力低下,但是那主要是体现在军工生产和海陆两军相互拆台方面。民间的供应调度,并没有出现什么大漏子。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的海外航运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他们仍旧可以享受到来自海外贸易,殖民地和掠夺自中国大陆的各种产品。和美国开战后,凭借战争初期轻易取得的胜利,来自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小岛的各种产出都被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

在1943年海外航线被切断前,别说日本本土的居民了,就连那些在海岛上服役的官兵,都会有运输舰定期从本土运来新闻报纸、信件、电影、劳军的歌舞演员、慰安妇和装满了小吃和其他好东西的包裹。

运输舰上,士兵睡在上层床板,慰安妇睡在下层。

战争开始一年半以后,一切都变了样,表面上看,是美国海军开始取得一场又一场的地面或海空战斗的胜利。而背后的真相,其实就是美国全力发挥的工业实力开始打破双方的力量均衡,直至赢得压倒性优势的一个过程。

美国全新的太平洋舰队,由新式战机、新锐的海军陆战队、全新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成群结队的新型潜艇和上千艘各类支援船只组成,陆续投入了战场。也正是从1943年夏季开始,无论在陆地、天空还是海面或水下,盟军都掌握了完全的战略主动权。盟军的海上力量凭借绝对的战术优势,开始通过一连串的两栖进攻,逐步逼近并攻破日本的“防御圈”。

日本人总喜欢用夸张的词语来给自己幻想出来的“防御圈”和“前线”命名,仿佛这样一来幻想出来的“绝对防御圈”就会真的变成不可突破的铜墙铁壁。可日渐衰败的日本海军很快就无力和美国海军正面对战,而美国的潜艇部队也不断打击日本和海外占领区之间的航运线,并通过这种“累积式”的手段,慢慢扼死了日本战争经济的咽喉。

太平洋岛屿的攻防战有个其他战场都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每次战役双方投入战斗的兵力并不算很多(和欧洲的地面战场相比),但是双方的补给线之长却堪称战争史上之最。因为南进战略的主要对手是英、美、荷,主要以海上作战为主。在这个后勤补给的战场上,日本人和对手相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别,无论是物资、弹药、食物、药品乃至援兵,日本人通通供应不上,他们所有的守岛部队,全都变成了一次性消耗的武装力量。

日本不但高估了自己的战争能力,同样也高估了自己保护和运送从新征服的领地上掠夺来的物资的能力。

日本持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全都要依赖东南亚新占地盘和本土之间的海上通道通畅。日本的底气来自于战前拥有的大量海运船舶,他们在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海运国。截至1941年8月份,排水量1000吨以上的船只共有598万吨(其中油船是36万吨),如果把所有杂七杂八的机动船只也算上,日本的海运总吨位可以达到663万吨。

一旦战争爆发,这些民用船只大部分都要被陆军和海军征用,按照计划,开战初期要征用600万吨(海军390万吨,陆军210万吨);开战3个月后,陆军保持长期征用100万吨,开战8个月后,海军保持长期征用280万吨,这样还能余下280余万吨用来保证民用运输。

理论上再加上每年日本平均生产60-80万吨商船,民生运量是足够的。

但是日本人却没有想到几个问题:首先,日本的航运一直都是近乎满负荷运行的,备用(空闲)的吨位不到1%(0.3%),而当时英国备用吨位是3%,美国则是10%。

二来日本就根本没法准确预测开战后船舶的消耗量,而这个数据恰好才是真正左右胜负,也是真正左右战争结局的关键——主战派预测极低,而反战派预测又偏高。

后来的事情吧,大家估计心里也有数:一开战,所有的计划都走样了,船舶损失吨位远远高于年补充数量,1943年的时候,光是美国潜艇造成的损失,平均每个月就达到3万吨了,而12月份的损失更是创造了新纪录——10万吨。1944年后,平均每个月都要损失超过6万吨。这还不包括水面舰艇和飞机造成的损耗。

于是,恶性循环就停不下来了:损失越多,陆海军征用的就越多,留给民用的就越少;不仅是现成的船舶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造船急需的钢材也面临多方争夺;陆军和海军固然的前线急用,可民用船只的进一步减少,又直接导致了原料运输不足,结果又导致了工业产出直接受限。

一名在坦克车场站岗的日军,摄于1937年的中国。

和英国不同的是,即便是对于日本国内的运输系统而言,船运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当时日本的铁路系统重轨很少,大部分的工业运输都是通过近海船只在各个港口之间的运输来完成的。而日本海陆两军自己都撕吧得不可开交,就更不用想这些马鹿们能够和民用船舶之间有什么协调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许多被征用的民船,满载军队、装备和补给到达海外基地后,大部分仅仅装了一点点货物充当压仓物,就空船驶回了日本。

和美国陆军和海军的飞行员不同,尼米兹和他的潜艇部队指挥官查尔斯·洛克伍德中将坚定不移地将日本的各种“丸”——商船和货轮——列为首要目标,从而用一种累积式的方法逐步切断了日本的原料供应和内部航运。

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损失了2500多艘运输船,总吨位超过800万吨,62000余名船员葬身大海。

日本战时的食物供应

谈及日本本土的战时生活,有一个重要事实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日本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饥荒。从1943年开始的食物不足问题,影响到的也只有一些交通不便的边缘城市;全国性的食品匮乏现象直到1944年才出现,而日本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只是因为老百姓和工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获取食物(其实就是去乡下和黑市购买),而导致工作生产时间减少,间接影响到了军工生产而已。

日本在战争时间获取食品的来源很多,战前本土就可以满足80%的大米自给,剩余20%则由朝鲜和台湾提供;战争爆发后,尤其是攻占东南亚以后,来自泰国和越南(当时叫法属印度支 那)的大米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国内。(注1)

当时被日军占领的东三省主要产出是黄豆,这是日本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酱油和豆腐的原料;至于中国的日占区,缅甸和菲律宾产出的粮食,大部分充作了侵略军的军粮。

而日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食品来源,那就是海洋捕捞的渔获,而来自北方的日本海和黄河的收获,每年都高达数百万吨。根据日本和苏联签订的捕鱼协定,日本被允许在苏联的海岸线上继续设立加工厂,就地处理捕捞上来的海鱼,这些渔获大部分被加工成了鱼罐头,变成了发往前线的军粮和供应国内的口粮。

大家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内宣传带到沟里了,日本是个贫穷帝国主义不假,但是它早在一战前,就已经成功地跻身于工业国家之列了!这里不展开讨论它的发家之路,反正也没啥光彩的,为了创汇,连自己的国家的女性都整船整船地卖南洋当妓女了,还有啥是它不敢做的?

而工业国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的农业生产是可以得到全面的工业产品支持的,再直白一点,日本战前的农业生产中,化肥这个东西是不会缺的。稍微有点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用了化肥和不用化肥的,农业产量可谓是天壤之别。早些年咱们北边那位邻居为什么会搞出来一个“苦难的行军”,没有化肥可用不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吗

淞沪战役期间的日本军队

日本国内的确平地少,山地多,战争时期为了多种点粮食,这些家伙把能够用上的绿地、公园全都种上菜了。但是不要忘记了,战前日本种植的主粮,除了大米,还有大麦、小麦、玉米、红薯和土豆。这些东西,产量同样不低。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这么多受过一定高等教育的“人才”们,凭什么就认定,日本人在战时的生活水平就会和当时还是个半封建农业国的中国一样呢?日本在整个长达14年的战争期间,一共就死了300来万人,这还是所有军民死亡人数的总和。其中直接饿死的,还真没有几个。

许多日本文人在战后回忆时,喜欢将战时生活称为“幽谷时代”,意思就是他们仿佛生活在一个黑暗的山谷中一样。其实,他们更多的是用来形容精神方面受到的全方位打压和钳制。

而大部分城市中的市民,他们口中的苦难是指的口粮配给中大米的比例过低,他们不得不去吃那些原来不愿意尝试的大麦、小麦和土豆。也就是说,1943年后,市民的食品配给重量没有变化,可是其中大米的比例减少了不少,主食变成了上述杂粮。

而更让市民们感到不便的,是燃料和各种用品的全面缺乏:

每个家庭主妇每天只配发四根火柴,用光之后,主妇们就用燧石打火来做饭;燃煤供应不足,她们就学会了用硕大饱满、含油丰富的松果来充当做饭的燃料。

那些买不起黑市洗衣皂的家庭主妇们,改用一种由碱和洋槐树荚果构成的混合物来洗衣服。

而同时期的中国呢?那些因为天灾人祸陷入饥荒的河南人民吃的是什么?他们被迫剥下树皮,磨成粉吃掉;许多人在洛河边,收集雁粪,因为雁粪里有未消化完的植物种子,灾民们就将雁粪清洗干净,然后将残渣煮熟,这就是他们吊命的口粮。

在事实面前,你们认为,哪一国的人民才是深陷苦难之中呢?

1946年1月,在上海准备上船回国的日军俘虏。

实际上,日本战时的农业生产和供应完全就是因为政府和军方的胡乱管控调度,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战前用来运输海外农产品的船只,全都被改用来运输军队和军火了。那些在田间地头劳作的青年人,也被军队不管不顾地征走服兵役了——共有280万青年男子和65万青年妇女到军队中服役或者到兵工厂工作。

因为日本的工业化并没有普及到基层农业生产,1942年时,全日本的拖拉机数量居然只有99台。马匹、耕牛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而军队征走的不仅仅是人,大量的农用马匹也被征走,再加上军工生产占用了大量原来生产化肥所用的原料,于是乎,化肥短缺+劳动力不足+缺乏大牲口,这才是导致日本战时农业产量逐年下降的罪魁祸首。

为了达到战前的粮食和蔬菜的产量,现存的农民们就不得不增加劳动的强度和时间。而仍然存在的劳动力缺口,日本政府是通过让大量在校学生参加田间劳动来填充的。

从1943年开始,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征收力度,但是却没有考虑过由于病虫害、天气和肥料短缺等原因造成的欠收。一些收成较差的农户,即便把全部收成都上交了也完不成定额。

作为对抗,农民就开始有意识的囤积粮食,不再老老实实的按数上缴了。这样一来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农民囤积粮食导致了官方渠道可分配的数量减少,城市居民就被迫直接从农民手中直接购买;而战时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农民囤积的粮食要么进入黑市,要么市民就得老老实实拿贵重衣物、厨具、烟草、自行车等稀罕物品来交换。

到了战争后期,那些倒霉的城市居民只能选择去黑市用高价购买大米,鱼肉、新鲜蔬菜、肥皂、白糖等紧俏商品,或者挤上火车,提着大包小包走上个十几公里,到农村换取芜菁、包菜、红薯和大米。

当然了,当然,日本的精英们不需要去和黑市贩子们打交道,也不用排队去领口粮。他们的屋子里面堆满了食品和烟酒,高官们仍旧可以在不对外开放的饭店、艺伎馆和酒馆里面花天酒地,而到了1944年末,还仍旧有超过60万的女仆和佣人为那些上层家庭服务着。

所以说,日本的运气实在是好,就在战争已经打到家门口,马上就面临数百万大军围攻的前一刻,他们投降了。国内的饥荒刚刚有个苗头,战争就结束了。然后美国大兵登陆本土,顺理成章地就接过了供应和救济的担子。

再看看被日本侵略的中国呢,满目疮痍,大部分的城市被夷为平地,战前国民党政府好不容易积攒的建设成果尽数化为灰烬。日本军队捣毁了中国农村的农田和水利设施,屠宰干净了中国农民家中的牲畜,只给“取得胜利”的中国留下了一片白地。

哪怕是战争胜利后,中国的湖南和广东仍旧爆发了大范围的饥荒,超过百万人因此而丧生。而造成这一切的日本鬼子们,却被礼送回国——却没有支付过一分钱的战争赔款。

1945年9月,投降的日军在上海附近的一座战俘营里种菜,等待遣返回国。

注1:1942年,日本从台湾运进大米约310万石,从朝鲜运进约628万石,本土自产5913万石,还从泰国进口300万石,越南进口约700万石。

这里的日本一石是现代计量单位,而且是指的加工后的精米重量,一石约有150公斤。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