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奉行“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中华美食也是享誉全球。
那么,丰富多样的中华美食是什么时候出现,如何出现,如何被创造的?在古代,我们老祖宗的饮食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中国历代流行饮食》一书作者张卉对大量与饮食有关的古籍和文物考古进行梳理,从中发掘和梳理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线索,根据不同的朝代,以亲身代入的方式穿越回古代品尝和介绍各种美食,生动有趣的文字让我们仿佛和古代的美食进行现场交流,了解它们的起源和历史文化,真是边流口水边涨知识了。
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回数千年前,从先秦的夏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一个一个朝代游历过来,可以看到不同的朝代有着各自流行的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而宫廷贵族的饮食和民间的饮食也有着许多的不同。
我们现在还能吃到的许多食物,在上千数百年前就已经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想象一下,离我们有上千数百年之久的古人所吃的食物跟我们现在一样,感觉有点奇妙。
现在我们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特别是在广东,吃席必须要有鸡才显得正式而隆重。而远在周朝,士大夫的工作餐就规定有吃鸡了,而且每天两只,这待遇也太好了。
广东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也特别爱吃粥。汉朝时期,古人除了吃粥,也开始流行起吃面食,但那时候叫做“饼”,如由西域传进来的胡饼、加水一起煮的汤饼,都是面食。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日渐繁荣,古人们也吃上“进口果蔬”啦!胡荽(香菜)、胡瓜(黄瓜)、胡桃(核桃)、葡萄、石榴……真是想不到,现在常吃的这些果蔬当年可都是金贵的进口货。
盛世大唐时期,饮食文化也进入一个繁荣时代,每逢节日都吃得特别丰盛,并且还有相应的节时特色饮食,如寒食节有子推蒸饼、冬凌粥、桃花粥,七夕有乞巧果子、摩侯罗饭,中秋节吃玩月羹,端午吃粽子、喝艾叶酒和菖蒲酒……
唐朝还流行吃“鱼脍”,就是现在的生鱼片、刺身,连杜甫也很爱吃。还得配芥酱来吃,这不就是现在的芥末酱吗!当时日本经常派使者来大唐交流学习,不只把书画、建筑等文化艺术带回日本,也把鱼脍和茶道等饮食文化带了回去。
作为传统文化艺术高峰期的宋朝,饮食文化也发展得繁华而多元化。宋朝取消了宵禁,夜市美食也繁荣起来,我们现在“一日三餐”的吃法,原来是从宋朝开始的,之前的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对吃货来说有点惨啊!
从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清明易简图》可以看到,宋朝都城汴京的街市异常繁华,分布有各种餐饮店,如酒楼、茶肆、包点食店、饮料摊等。
樊楼是当时有名的大酒楼,由五栋三层建筑组成,很是气派。“炒菜”这种现在常见的烹饪方式是从宋朝才流行起来的,大大丰富了中华美食的制作方式和菜品。
当时夏天还流行各种冰饮和甜品小食,种类繁多,名字还很有韵味。还有很受欢迎的“茶百戏”和各种茶点,比现在满大街同质化的奶茶有意思多了。
说不完,根本说不完!古代琳琅满目的美食和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真是让我倍感向往,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