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乱长安的李傕郭汜,最后结局如何?他们为何让汉献帝离开长安?

隐秘角落诗人 2024-12-31 14:56:40

祸乱长安的李傕郭汜,最后结局如何?他们为何让汉献帝离开长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豪杰辈出。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两个让长安陷入炼狱的人物——李傕与郭汜。作为董卓的亲信将领,他们本应在董卓被杀后销声匿迹。然而命运弄人,在贾诩的怂恿下,这两个本无心天下的武夫,却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们攻陷长安,掌控朝廷,本该就此功成名就。但为何最终却让汉献帝离开长安?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而在这段黑暗的历史中,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重返那个动荡的年代,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

一、董卓余部的崛起

公元192年初,董卓被吕布所杀,其部下大多驻扎在安邑一带。当时的安邑守将牛辅本可凭借手中的兵力继续左右朝廷局势,但他却因多疑寡断,在一次军营响动后误以为将士要谋害他,仓皇出逃时被亲信杀害。

牛辅的死讯传开后,西凉军队陷入混乱。各路将领纷纷带兵自保,其中李傕、郭汜凭借在军中的威望,各自收拢了数千兵马。这时的李傕、郭汜并无反叛之心,只想保住军权以求自保。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王允为巩固权力,提出了一个解散西凉军团的提议。这个提议的内容是将西凉军打散编入各个军团,表面上是为了补充军力,实则是为了削弱西凉将领的势力。

这个消息传到安邑后,西凉军中一片哗然。正当众将领不知所措时,贾诩找到了李傕、郭汜。他向二人分析了形势:若放弃军权,就等同于等死;不如趁军权尚在,直接攻打长安,既能为董卓报仇,又能保住荣华富贵。

李傕、郭汜采纳了贾诩的建议。他们以董卓之死为号召,向长安进发。一路上,散落各地的西凉军纷纷响应,使得两人的军队不断壮大。当他们抵达长安城下时,兵力已达十余万。

王允闻讯大惊,急令胡轸、徐荣率军迎击。但胡轸、徐荣的军队多为仓促征召的新兵,与西凉精锐相比实力相差悬殊。战斗一开始,徐荣就被擒杀,胡轸见势不妙率军投降。

长安城内的形势更加不妙。此前的军队大多交给了胡轸、徐荣,城中可用之兵寥寥无几。当李傕、郭汜兵至城下时,守军几乎形同虚设。吕布本欲死守,但见大势已去,只得弃城而逃。

就这样,李傕、郭汜轻而易举地攻占了长安。他们入城后立即分兵搜捕王允,很快就在一处寺庙中找到了他。王允被擒后,李傕亲自将其斩杀,以报董卓之仇。汉献帝迫于形势,不得不册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二人由此正式掌控了朝廷大权。

二、长安城的混乱统治

李傕、郭汜入主长安后,开始了他们的混乱统治。起初,两人尚能维持表面和睦,共同处理朝廷事务。他们分别在长安城的东西两侧驻扎军队,并在朝廷中各自安插亲信。军队驻扎之处,军营规模庞大,营垒连绵数里,俨然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军事重镇。

在军事分割的基础上,两人开始瓜分朝廷权力。每当朝廷要任命官员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人的利益需求。若一方得到一个重要职位,另一方也必须获得相应补偿。这种权力分配的模式,使得朝廷官职任命完全沦为两人利益交换的工具。

权力分割之外,两人还在财政上大肆搜刮。他们不仅强征重税,还派兵抄没富户财产。长安城内的富商巨贾,无不人人自危。有些商人为求自保,不得不投靠其中一方,这反而加剧了两派势力的对立。

更为严重的是,两人的部下经常在城中横行霸道。士兵们公然抢掠民财,欺凌百姓。若有人胆敢反抗,轻则被殴打,重则被杀害。一时间,长安城内盗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193年春,一件小事引发了两人的第一次冲突。李傕的一名校尉在街市上与郭汜的士兵发生争执,双方随即动手厮打。这本是一件小事,但因两人各自庇护己方人马,使得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双方调动数千兵马,在长安城内大打出手。

这场冲突持续了数日,城内房屋被烧毁无数,百姓死伤惨重。汉献帝派出大臣调停,两人这才各自退兵。但这次冲突之后,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他们开始在城内修筑工事,互相防备。长安城由此分裂为东西两区,百姓稍有不慎越界,便有性命之忧。

为了维持各自的军费开支,两人不得不加重对百姓的盘剥。他们不仅强征钱粮,还抢夺百姓的粮食储备。许多百姓因此流离失所,逃往他乡。但逃亡的路上同样危机四伏,不是被两人的军队抓回,就是被道上的盗匪劫掠。

随着时间推移,长安城的局势愈发混乱。城内瘟疫流行,饿殍遍地。街市上的商铺大多关门歇业,仅存的几家也是价格高昂。一些饥民开始挖食树皮草根,甚至有人易子而食。这座昔日的帝都,在李傕、郭汜的统治下,已然成为人间炼狱。

就在这时,杨定、董承等朝臣开始密谋,想要寻找机会让汉献帝离开长安。他们认为,只要天子脱离两人控制,就能重新掌握朝廷大权。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等待两人之间爆发更大的冲突。

三、走向分裂的两人

公元194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点燃了李傕、郭汜之间积累已久的矛盾。这场大火起源于两军驻地交界处的一处粮仓,火势迅速蔓延至附近的军营。双方都指责对方是纵火者,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就此爆发。

这一次的冲突规模远超从前。李傕调集主力部队,分三路进攻郭汜的驻地。郭汜则凭借地利,在街巷中设伏,与李傕展开巷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七天,长安城内砖墙倒塌,烟尘弥漫。百姓为躲避战火,纷纷躲入地窖,有些人甚至逃到城外荒野中暂避。

正当两军激战正酣之际,范孟博突然率军从北面杀入长安。范孟博本是李傕的部将,但因不满李傕的专横,一直寻找机会脱离。此时见两人相斗,立即趁机攻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第三支力量,李傕、郭汜不得不暂时停战,共同对付范孟博。

范孟博虽然兵力不及两人,但善于用兵。他采取游击战术,四处袭扰,使得李傕、郭汜疲于奔命。这场三方混战持续了一个月,长安城内的建筑损毁过半,连皇宫都未能幸免。最后,范孟博因粮草不继,不得不退出长安。

范孟博退走后,李傕、郭汜的矛盾更加激化。两人开始在朝堂上公开争斗,互相攻讦对方的过失。有一次朝会上,郭汜甚至当着百官的面指责李傕私吞军饷。李傕则反击说郭汜擅自处决朝廷命官。两人各不相让,争吵不休,最后竟在金殿上大打出手。

为了限制对方的势力,两人开始拉拢朝中大臣。李傕贿赂杨彪,许诺让其出任三公。郭汜则拉拢朱儁,承诺给予兵权。一时间,朝廷上下分成两派,互相倾轧。就连宫中的小吏,也都分别依附两边势力。这种分裂状态使得朝廷政务完全陷入瘫痪。

更为严重的是,两人为了补充军费,开始抢夺彼此的税收区域。李傕派兵占据了城西的税关,郭汜则控制了城东的市场。双方的军队经常因收税问题发生冲突,有时甚至演变成武装战斗。这些混乱的局面让长安的经济几近崩溃,商旅绝迹,百业萧条。

就在这时,杨定等人看准时机,开始在暗中策划天子出逃的计划。他们派人分别接触李傕、郭汜的亲信,散布各种流言,进一步加剧两人的猜忌。同时,他们还秘密联络城外的势力,为天子出逃做准备。

随着时间推移,李傕、郭汜的关系愈发恶化。两人不仅在军事上对峙,还在政治上互相掣肘。朝廷的任何决定,都必须经过两人同意才能实施。这种局面使得汉献帝在长安的统治完全沦为两人角力的工具。

四、汉献帝的出逃

公元195年夏,一个难得的机会终于出现。李傕与郭汜再次因军费分配问题爆发冲突,两人各自率军在城中激战。杨定、董承等人立即向汉献帝进言,称此时正是脱离两人控制的最佳时机。

杨定等人事先已经做好了周密准备。他们派人在城外囤积了大量粮草,并在沿途安排了接应的人手。同时,他们还秘密联络了城中一些军官,为天子出逃打开缺口。这些军官大多是两人残暴统治下的不满者,他们暗中答应在关键时刻策应。

选定的逃离日期是七月十五。这一天,李傕、郭汜的部队在城北展开激战,城内防备最为松懈。趁着夜色,杨定率领亲信轻装简从,护送汉献帝从皇宫的偏门悄然离开。为了避人耳目,整个队伍只有数十人,人人都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衣着。

队伍首先向南行进,这是一个声东击西的计策。当李傕、郭汜的斥候发现动静时,他们会认为天子是往南逃去。而实际上,队伍在行进一段距离后突然转向,改道向东。这个计策果然奏效,李傕派出的追兵全部往南追击,使得天子一行得以安然脱身。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在经过东市时,一队郭汜的巡逻士兵突然出现。情况危急之下,董承临机应变,带着几名侍卫故意制造骚动,吸引了巡逻士兵的注意。趁着这个机会,杨定护送天子从另一条街道绕行。董承虽然因此被捕,但为天子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出了长安城后,队伍没有停歇,连夜赶路。他们避开大道,专走偏僻小路。一路上,事先安排好的接应人员提供了新的马匹和食物,使得队伍能够快速前进。等到第二天天明时,他们已经走出了数十里。

当李傕、郭汜发现天子出逃后,立即停止了争斗。两人分别派出精骑四处追击,但为时已晚。天子一行已经远遁,追兵根本无法找到踪迹。更重要的是,沿途的百姓得知天子出逃的消息后,纷纷出手阻挡追兵,为天子争取了更多时间。

经过数日奔波,汉献帝一行终于抵达了洛阳。洛阳虽然在此前的战乱中残破不堪,但总算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天子立即下诏,声讨两人的罪行,并号召各路诸侯勤王讨贼。

汉献帝的出逃,标志着李傕、郭汜统治的终结。失去了天子这个政治符号,他们在长安的统治立即失去了合法性。更重要的是,这次出逃暴露了他们内部的严重分裂,使得他们无法再像从前那样控制朝廷。

五、两人的覆灭

汉献帝出逃后,李傕、郭汜的矛盾彻底爆发。郭汜指责李傕在追击天子时消极怠慢,李傕则反诉郭汜的部下故意放走天子。两人各自调集大军,在长安城内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十天。李傕凭借兵力优势,连续进攻郭汜的防线。郭汜则利用城中建筑设置路障,层层设防。街道上遍布陷阱,房屋成为瞭望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战场。激战中,长安城内的许多古迹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包括未央宫的一部分建筑也被付之一炬。

战斗进行到第七天时,形势开始发生变化。郭汜的部下张济突然倒戈,率部投靠李傕。这一变故使得郭汜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缺口。李傕抓住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总攻。郭汜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被迫撤出长安城。

郭汜退往北地后,开始网罗亡命之徒,重整旗鼓。他派人联络匈奴部落,企图借助外力东山再起。同时,他还派出使者,散布李傕谋反的消息,试图离间李傕与其他将领的关系。

李傕占据长安后,并未就此罢休。他派出精锐骑兵,追击郭汜的残部。双方在陇西一带展开了持续数月的追逐战。郭汜且战且退,最终退入羌人聚居区域。当地羌人趁机要挟郭汜,索取大量财物。郭汜的处境愈发艰难。

就在此时,各路诸侯响应天子号召,纷纷起兵讨伐李傕、郭汜。李傕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不得不放弃追击郭汜,回师长安。他在城中大肆搜刮钱粮,征调壮丁,准备与诸侯决战。这些举动引起了长安百姓的强烈不满。

公元196年春,曹操、杨奉等人的联军开始向长安进发。李傕见势不妙,决定放弃长安,退往陇地。在撤离前,他下令将城中府库洗劫一空,甚至连宗庙中的祭器也未能幸免。其部下在城中四处纵火,烧毁房屋,使得长安城再次陷入一片火海。

李傕退往陇地后,与当地豪强发生冲突。他的部下开始陆续离散。最后,李傕在一次小规模战斗中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郭汜则在投奔羌人后,因故结怨于羌人首领,被其杀害。两人的党羽也都相继灭亡。

至此,盘踞长安三年之久的李傕、郭汜政权彻底覆灭。他们的覆灭不仅结束了长安的混乱局面,也为曹操后来统一北方扫清了障碍。而这座饱经战火的古都,也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