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残酷,有时候比电影里的情节还要跌宕起伏。这边厢,“吒儿”还在持续发力,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直奔150亿大关而去,每天的进账都能让不少中小成本电影眼红心跳。那边厢,顶着“百亿影后”光环的周冬雨,新片《平原上的火焰》却遭遇了票房滑铁卢,预售票房竟然只有区区25万,首日上座率更是惨淡到不足3%。这强烈的对比,简直像一部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
三八妇女节这天,本该是大女主电影的主场,结果却成了“吒儿”的独角戏。与《平原上的火焰》同日上映的还有刘浩存、文淇主演的《想飞的女孩》,同样票房惨淡,排片和上座率都低得可怜。看来,在“吒儿”面前,神仙都得绕着走。

周冬雨,这位华语影坛最年轻的三金影后,曾经凭借《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等作品风光无限,累计票房高达119亿,在影人榜上也是名列前茅。谁能想到,如今的她,却陷入了票房困境。想想也是唏嘘,曾经的金马、金像、金鸡影后,如今却连一部小成本电影都带不动,这究竟是怎么了?

有人说是因为这次的电影题材敏感,涉及到90年代的下岗工人和国企改革等问题,导致影片被删减了11分钟,甚至有传言说原片时长112分钟,最终上映版本只有101分钟。一部电影,被雪藏五年,反复修改,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还有人说是因为周冬雨近几年的作品口碑下滑,《燃冬》《鹦鹉杀》《热搜》等电影,票房和口碑都不尽如人意。虽然都是大女主戏,但周冬雨似乎没能扛起票房大旗。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对电影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影后”光环已经不足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其实,《平原上的火焰》这部电影,在宣传初期还是很有噱头的。刘昊然和周冬雨的组合,在《燃冬》之后再次合作,本身就自带流量。再加上电影的预告片中,东北地区杀人、嘶吼、烧车等镜头,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预告片里,昏暗的灯光下,周冬雨眼神迷离,刘昊然眉头紧锁,一股悬疑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然而,预告片的精彩并没有转化成票房的成功。电影上映后,观众的反应却异常平淡。不少网友吐槽剧情拖沓,剪辑混乱,甚至有人直言“看不懂”。更有网友调侃:“这五年,片方到底改了什么?”

其实,同样的故事,在2023年的时候,就已经被改编成网剧《平原上的摩西》播出,由董子健和海清主演,豆瓣评分7.6,口碑还不错。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换成电影版本,就遭遇了滑铁卢呢?

或许,电影和网剧的受众群体不同,观影习惯也不同。网剧可以慢慢追,而电影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把故事讲完。如果节奏把握不好,很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
周冬雨的演技一直在线,但这几年她似乎陷入了某种瓶颈期。她接演的角色大多是文艺片或犯罪爱情片里的“受伤女孩”,虽然能展现她的演技,但同质化严重,观众难免产生审美疲劳。

周冬雨需要突破自己,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才能保持新鲜感,吸引更多观众。就像一个歌手,如果总是唱同一类型的歌,即使唱功再好,也难免会让人觉得腻味。

这次的票房失利,或许是一个警钟,提醒周冬雨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演艺之路。毕竟,娱乐圈的竞争是残酷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稍有不慎就会被拍在沙滩上。
“吒儿”的成功,也给所有电影人提了个醒: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的好作品才能赢得市场。希望周冬雨能够吸取教训,在未来的作品中,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