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冷,夜尿越多怎么办?做好这5点,有效减少夜尿次数

经纬谈健康 2024-10-23 20:56:32

夜尿症是指患者在夜间排尿次数超过1次的症状,好发于中老人,特别是天气变冷后最为明显,严重的夜尿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增加跌倒等事故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而长期的睡眠干扰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要从生活方式入手,尽早对夜尿症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夜尿症是指患者需要在夜间醒来并排尿的情况,至少一次或更多次,且每次排尿后仍感到有必要继续入睡。与一次性夜间排尿不同,夜尿症涉及频繁的夜间醒来,这会打断正常的睡眠周期,导致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休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超过1/3的人每晚至少有一次夜间排尿的经历,而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是更高达40%,其中男性的夜尿症患病率通常高于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大多数的患者并不重视对于夜尿症的防治,甚至认为夜尿症仅仅是机体衰老的症状,但实际上长期的夜尿症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潜在危害,如睡眠质量下降、增加中老年人的跌倒风险、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对于存在夜尿症的患者而言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特别是需要针对其病因进行综合干预,临床常用的方式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及必要时的外科干预等。

一、夜尿症的常见诱因和发病机制

夜尿症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生理、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复杂,诱因繁多,需要明确诊断导致夜尿症的根本因素,针对特定诱因进行治疗或者改善。

夜尿症的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1、尿液生成的昼夜变化紊乱

正常情况下,人体夜间的尿液生成量减少,这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在夜间分泌增多,抑制肾脏生成尿液。然而,老年人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夜间尿量增加,甚至超过白天的尿量,形成所谓的“夜间多尿”现象。

2、膀胱功能障碍

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导致膀胱容量下降,导致即使少量尿液也可能引发尿意,导致患者频繁醒来排尿;其次,老年人容易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膀胱在未充分充盈时过早收缩,产生尿急感,夜间更容易诱发排尿。

3、体液再分布

在白天,人体内的液体容易聚集在下肢或体腔,形成体液潴留,然而夜间卧床后,体液回流至血液循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促进尿液生成,因此心力衰竭、下肢水肿或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夜间更容易出现尿量增加。

4、激素与神经调节失衡

正常情况下,夜间膀胱充盈后应当能通过中枢神经抑制膀胱逼尿肌的过早收缩,但是老年人的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导致这一抑制机制失效,导致中老年人在夜间频繁感到尿意。

夜尿症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泌尿系统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都会引起尿频、尿急,从而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尤其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夜尿症的重要病因之一,这是因为前列腺增大容易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和残余尿增加,夜间尿意频繁。

2、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慢性肾病等疾病常导致体液潴留,导致患者在夜间卧床时因体位改变,血液回流增加,肾脏排尿功能增强,尿量增多,导致夜尿。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时,体内渗透压改变导致多尿现象,夜间尿意频繁。

4、不利的饮水量和饮食习惯

某些人群习惯在睡前大量饮水或摄入含有利尿成分的食物或饮料,如酒精、咖啡、茶等,这些液体都会导致夜间排尿增加。

5、药物使用

许多药物会增加尿量,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和部分精神类药物等,尤其在夜间用药时,可能诱发夜尿症。

二、为什么天气变冷后夜尿次数会增多?

许多老年人会发现随着天气变冷,自己的夜尿次数也会出现明显增多,原本的每晚1-2次会增加到每晚3-4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其实这一现象是由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并储存在垂体中的一种激素,它主要通过调节肾脏的水分重吸收来控制尿液的产生,然而在冷天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可能会减少,进而导致尿液的排出量增加,进一步加剧夜尿次数的增多。

2、水分蒸发减少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皮肤表面的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特别是在寒冷的夜晚,人体不再需要过多保留水分来通过出汗降温,这会导致水分蒸发减少,更多的水分会通过肾脏进行代谢和排出,进而导致夜尿增多。

3、寒冷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寒冷环境可能会导致膀胱的敏感性增加,从而使得即便膀胱中实际上并没有储存大量的尿液,但是中老年人依然会更频繁地感觉到膀胱充盈的信号,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为膀胱过度活跃症。

4、饮水习惯的改变

在寒冷的天气下一些人为了保持温暖,可能会在睡前增加热饮的摄入,如茶、咖啡或热汤,这些液体会刺激肾脏增加尿液的排放,导致夜间的排尿次数增加。

5、活动减少

天气寒冷时,许多人减少了户外活动和锻炼的频率,这导致机体通过出汗等途径排出水分的机会减少,更多的水分会通过尿液排出,从而导致夜尿次数增加。

三、夜尿症对于中老年人有什么危害?

许多人认为夜尿症就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对人体健康没什么危害,因此也不重视对夜尿症的防治,但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长期的夜尿症对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显著影响。

1、影响睡眠质量

夜尿症对中老年人最直接的危害是显著影响睡眠质量,频繁的夜间排尿会导致睡眠片段化,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阶段被打断后,难以再次进入深度睡眠,然而缺乏深度睡眠对身体的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大脑认知功能等都会造成严重损害。

2、增加跌倒和受伤风险

夜间多次起床与老年人跌倒相关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夜间视线不佳的环境中。跌倒不仅会引发骨折、头部损伤等物理伤害,甚至可能导致长期卧床、残疾等严重后果,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夜尿症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夜尿症可以通过影响睡眠、血压波动和体液平衡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

4、诱发不良情绪

许多长期夜尿症的患者由于夜尿次数增多、睡眠质量下降等原因导致诱发多种不良情绪,其中焦虑、抑郁等最为常见,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的患者会进一步加重失眠、夜尿症等临床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做好5点,有效减少夜尿次数

虽然有药物可以缓解夜尿症,但是长期服用药物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反而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许多人也希望通过非药物措施来减少夜尿次数,其中以下5点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夜尿症。

1、科学认识夜尿症,调整不良情绪

许多老年人对于夜尿症没有科学认识,导致其对于夜尿症的危害并不重视,还有部分患者由于受困于夜尿症导致产生多种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夜尿症的症状,因此面对夜尿症一定要建立科学的认识,全面认识夜尿症的危害和对健康的影响,并且通过放松训练和情绪管理,从而有效减少夜尿的发生。

2、调整饮水习惯

夜尿症患者可以通过合理控制饮水量和选择合适的饮品,可以减少夜间尿液生成,建议患者在睡前2-3小时内避免大量饮水,特别是避免摄入利尿性饮料,如茶叶、咖啡等,从而减轻夜尿症状。

3、改善睡眠习惯

夜尿症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改善睡眠习惯可以帮助减少夜间醒来排尿的次数,从而减轻夜尿症的困扰,建议确保卧室的温度适宜、安静且光线柔和,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入睡的环境;其次,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和起床,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减少夜间觉醒的次数;最后,如果患者有午睡习惯,建议缩短白天的睡眠时间,避免过长的小睡影响夜间的入睡和睡眠质量。

4、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

夜尿症患者可以养成在睡前固定排尿的习惯,即使没有强烈的尿意也尝试排尿,以确保膀胱在夜间尽量保持空虚状态;其次,夜尿症患者可以在傍晚增加排尿次数,帮助排出多余的体液,这样可以减少夜间的尿量。

5、进行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是一种帮助患者提高膀胱容量、减少尿急和尿频的有效方法,夜尿症患者可以尝试在白天有意识地延长排尿的时间间隔,逐步增加膀胱的容量,刚开始可以将排尿的间隔时间延长15-30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膀胱的敏感性,帮助患者在夜间更好地控制尿意,减少排尿的冲动。

五、总结

夜尿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天气变冷后好发,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重视对于夜尿症的防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调整液体摄入、调整作息规律、调整不良情绪等多种个方面入手,有效减少夜尿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