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煤烟病诊断,三个月治疗过程,直播带货创业路,药剂稀释要精确

我是黄晓安 2025-02-19 16:29:38

熊童子煤烟病诊断,三个月治疗过程,直播带货创业路,药剂稀释要精确

在多肉植物的大家族里,熊童子可算是个颇受欢迎的小可爱。它那肉嘟嘟的叶片上长着尖尖的角,就像小熊爪子一样,萌化了很多人的心。无论是放在居家的小窗台上,还是办公室的办公桌一角,又或是咖啡厅的角落里,熊童子那独特的模样都能瞬间点亮这个空间,给环境增添一份自然的生机与趣味。

不过啊,养多肉可不像看着它们那么轻松,其中熊童子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煤烟病。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事儿,有个在华北地区的朋友,他自己特别喜欢在阳台上养多肉,熊童子也是他的心头好。刚开始养的时候,那熊童子长得水灵灵的,周围的邻居都特别羡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叶片上慢慢出现了一些黑乎乎的东西,就像蒙了一层烟灰一样,怎么擦都擦不掉。这就是熊童子得了煤烟病的典型表现。

这个朋友也不是没试过一些办法。他先是不太懂,以为是灰尘,就拿着喷壶努力地喷水冲洗。可是呢,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过了大概一周左右吧,叶片开始变得发黄,原本饱满的状态也渐渐消失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到处打听治理的方法。

其实啊,煤烟病的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像在他的情况里,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养熊童子的地方通风不太好。在他的阳台,四周都是封闭的,只有几个小窗户,而且平时也不经常开。这在华北地区还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人家的阳台都是这样,想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但实际上对于多肉来说,这样的环境湿度比较大,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熊童子就很容易得煤烟病。

我还听说有个在华南地区的网友,他是在家里的一个小书房里养熊童子的。那个书房虽然不大,但是光线还是不错的。他发现熊童子得了煤烟病之后,就赶紧上网查资料。他看到有人说可能是有了煤烟虫,煤烟虫是一种很微小的虫子,它会吸食熊童子的汁液,然后排泄物就会堆积在叶片上,慢慢就形成了煤烟病的那种黑乎乎的样子。这个网友就特别着急,他不知道自己在华南这种气候比较潮湿温暖的地方是不是和别人情况一样。

他先自己尝试用一些家里的土办法。他以为可以用酒精把那些黑色的东西擦掉,就像擦厨房的油污一样。于是他就用棉球蘸着酒精,轻轻地在熊童子的叶片上擦拭。结果啊,过了三天,叶片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一些小伤口,在原本健康的叶片上又出现了一些小斑点。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可能在华北干爽的气候下那种擦拭的方法还有人尝试成功,但在华南这种湿度大的地方,熊童子的叶片很脆弱,这样做容易伤到它。

那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比如说对于这个得煤烟病比较严重的华北朋友,他最后还是去咨询了当地的一个多肉种植老手。老手告诉他,首先要把熊童子从原来通风不好的地方挪到通风更好一点的地方。哪怕是华北冬季室内的暖气环境比较闷热,也可以找个有通风口的小角落或者在旁边放个小风扇适当增加空气流动。然后就是要控制浇水的频率。熊童子在华北秋冬季节一般是一个月浇两三次水就可以,夏天的时候休眠期要减少浇水,大概两个月浇一次水。如果浇水太多,土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根部就容易腐烂,这也是诱发煤烟病的一个因素。

还有关于药剂稀释的问题,这可非常关键。有次我在一个多肉爱好者的论坛上看有人分享,他说他从网上买了一些专门针对煤烟病的药剂。但是在稀释的时候没按照说明来,他以为多兑点水没关系,结果药剂的浓度太低起不到作用。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熊童子喷洒了药剂之后,观察了15天左右,发现病情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善。后来他又仔细看了说明书,按照精确的比例重新稀释药剂,再给熊童子喷洒,大概过了30天左右,叶片上黑色的部分才慢慢开始消退。

那我们再看看其他和熊童子比较相近但又有不同特点的多肉品种吧。比如福娘,福娘的叶片也是比较厚实的那种,但是它的叶片边缘是波浪状的,不像熊童子有那种明显的小爪子形状。福娘在一些湿度相对小的西北地区比较好养。在西北,光照比较充足,福娘每天能接收到大量的阳光,它的颜色会变得特别好看,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粉紫色。它的生长速度比熊童子稍快一点,在同样的养护环境下,福娘可能三个月能长出一半大小的新叶,而熊童子可能只长出四分之一。

还有静夜,静夜的叶片是那种紧密排列的,整体看起来比较小巧玲珑。它和熊童子相比更耐寒一些,在南方的冬天,如果没有暖气的话,只要不是连续的下雪冰冻天气,静夜还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生长状态,而熊童子可能就有点难过了。静夜在阳台里需要特别注意光照的时长,如果光照太长了,它的叶片就会变得比较松散。

再讲讲另一个养熊童子朋友的故事吧。这个朋友在华北的一个小县城里,他的工作是在直播带货。他特别喜欢养多肉,他的店里就经常展示一些他养的熊童子。有一次他要从熊童子的状态展示开始,慢慢介绍一些种植多肉的小知识,就像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些关于煤烟病的防治。他有个同事看到他养的熊童子那么好,也想养,于是从他这里拿了一盆。但是这个同事没有注意和熊童子原生环境的一些差异,就把熊童子放在了自己办公室的桌子上,那里虽然有窗户,但是窗户是朝北的,采光不好,而且办公室空调经常开着,室内很干燥又温度低。大概过了一周,同事就来找他说熊童子的状态不太对。他就赶紧提醒同事要把熊童子移到一个光线好一点、温度稳定一点的地方,还把之前给煤烟病防治的经验分享给了同事。

对于熊童子的养护,土壤的选择也很重要。在华北地区,土壤要选择比较疏松、排水性好的。可以是用泥炭土加上珍珠岩和小颗粒的蛭石混合。珍珠岩和蛭石的比例大概是1:3左右。这样的土壤能保证熊童子的根部透气,不会因为积水而腐烂。在华南地区,因为雨水比较多,土壤的排水性更要重视,可以适当增加蛭石的比例,达到1:2左右。

关于熊童子的繁殖,很多人会在它生长比较好的时候进行砍头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在各个地区都适用。在砍头繁殖后的养护上,如果是华北的春季,温度比较适宜,大概在15 - 20度左右,砍头后的熊童子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长出新的小芽。但是在华南的夏季,温度比较高的时候,砍头后的熊童子就生长得很慢,甚至可能会有部分切口感染,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防晒和保湿。可以用防晒网给它遮荫,然后用小喷壶偶尔喷一点水,保持切口周围的湿润但不能积水。

在和熊童子相伴的日子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养护要点。像在北方的秋季,那是熊童子生长比较旺盛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点磷钾肥,用那种稀薄的液肥,按照说明书上的最低剂量稀释后施一次肥,大概一个月施一次就可以,这样能让它的叶片更加饱满,而且还能帮助它更好地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在南方的冬季,如果是在没有暖气的室内,要特别注意防寒,可以在花盆外面包一层棉布来保暖。

回到煤烟病的治疗,其实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观察和调整的过程。从最初发现叶片上有黑斑的那一刻起,就要密切关注它的变化。如果是一个月内病情没有任何改善,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养护方法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空气流通还是不够,或者是药剂稀释的比例还是有偏差。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几个品种在家庭多肉组合盆栽中的搭配。比如把熊童子、福娘和静夜组合在一个盆栽里。在北方的家庭,要选择比较大一点的花盆,因为这几个品种的根系在比较寒冷的冬季也有一定的生长需求,大花盆能给根部足够的空间。在南方家庭的室内,要把它们放在一个能避免阳光直射但又有一定散射光的位置,不然容易被晒伤。

在养熊童子的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其他的病虫害问题。除了煤烟病,有时候还会有根粉蚧虫的困扰。这种虫子会寄生在熊童子的根部,吸食根部汁液。在华北的一个多肉养殖基地,有次爆发了根粉蚧虫灾。养殖户发现后,首先把所有染病的熊童子从大盆里脱盆,修剪掉染病的根部,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根部,浸泡时间大概是30分钟。接着换土重新上盆,花盆和土壤都是经过消毒处理的。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土壤的透气性,因为在河北这个地区,土壤如果透气性不好,重新上盆后的熊童子就不容易恢复。在华南的一个多肉花园里,发生根粉蚧虫的情况相对少一点,但也出现过。他们更多的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养了一些捕食螨在周围的植物上,捕食螨会主动去捕食根粉蚧虫,这种方法是利用了自然的生物链关系。

关于熊童子的度夏,在华北和华南有天壤之别。在华北的夏季,高温烈日,熊童子的生长速度会变得特别慢,几乎进入了休眠状态。这个时候要严格控水,大概两个月浇一次水,而且要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时候浇水,避免中午高温的时候浇水,防止根部被灼伤。在华南的一些地区,夏季虽然温度也很高,但因为湿度比较大,熊童子的度夏相对容易一些。不过也要注意遮阳,给它创造一个相对阴凉的环境。在广东的一些多肉种植户里,他们会把熊童子放在有遮荫棚的架子上,棚下面还会放置一些小石子,增加空气湿度。

从这些多肉的养护经历和熊童子煤烟病的治疗过程来看,我们在养护多肉的时候,真的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季节等多方面因素去综合考虑。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从浇水的频率、肥料的浓度到光照的时长和角度,都可能影响到多肉的健康生长。

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养护多肉的过程中,你觉得最让你头疼的是哪一个环节呢?是病虫害的防治,还是根据不同季节调整养护方法呢?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自己在养护多肉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