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与熟人见面,你会逼孩子跟人打招呼吗?千万别这样做了

莞家妈妈 2024-01-10 20:21:55

快过年了,带孩子回老家,总会遇到很多亲戚朋友和熟人,见面打个招呼是很自然的事。如果孩子出门见人就知道跟人打招呼,身为家长的我们也会很高兴,觉得比较有面子,而对方也总会夸孩子懂事乖巧。

然而也有不少的孩子,见人不爱打招呼,扭捏闪躲,总要提醒甚至呵斥以后才肯开口。那如果孩子不爱跟人打招呼,你会不会逼孩子打招呼呢?

记得去年回老家,邻居家小孙子名华仔(约5岁),就是个不爱跟人打招呼的孩子。华仔本就是个内向的娃,不善与人交往,见人就见到生人总是躲在家人的身后。

老家的村里民风淳朴,比较注重辈分之间的礼节。因为我们“辈分”比较高,所以每次回去都会得到一些礼节上的“优待”。可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在华仔眼里,我们这些一年到头只回一次老家的人,就是陌生人般的存在。

每次见面,华仔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都会让他喊人问好,但孩子总是扭捏不愿意说话。然后他家大人都挺尴尬,觉得这孩子太没礼貌,然后开始数落他,甚至用惩罚的方式来逼迫他。

可是这样的方法明显不奏效,孩子不仅没有“听话”,反而显得无助,对我们也生产了更多的害怕和抗拒。由此可见,强迫和惩罚式地让孩子打招呼,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和不良的情绪体验。

不仅如此,逼迫孩子打招呼会有很多弊端,家长千万别不以为意!

1.可能伤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所熟识的人对孩子来说可能并不熟悉,强制要求他跟人打招呼,会让他感到不自在和尴尬。如果孩子本身不愿意,而家长频繁地逼迫,会导致孩子被迫迎合他人的期待,从而不敢表达自己。

2.影响人际交往。

当孩子被强迫与不熟悉的人交谈,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并降低他与人的真实互动。如果经常被迫与不熟悉的人交流,可能会使他难以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意愿,从而降低交际的质量。

3.阻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孩子成长需要有自主权,并通过自主决策来塑造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然而违背意愿被迫打招呼,就是在剥夺他自主的权力,让其感到无所适从,并导致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

4.可能导致孩子建立虚假的社交关系。

孩子机械地说出“你好”,其实并没有真正地交流和沟通,反而误导他认为只要应付性地问候就能获得别人的喜欢和接纳。因此,孩子可能会选择放弃真实、投入感情的互动,从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无法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那我们该怎么引导孩子打心底里认可,并且自然地跟人打招呼呢?

给孩子做榜样

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应该在孩子面前以身教学,展示如何与人打招呼。见亲人好友以及熟人时,都主动问候,孩子见得多了,也会模仿并慢慢地习以为然。

多多鼓励孩子

当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孩子感到自豪和自信,就会更乐于与人交流。

日常情境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情境教孩子如何与人打招呼。例如,购物时,教孩子说“您好”和“谢谢”;在公园里玩时,教孩子主动与人问候和打招呼。

跟孩子解释原因

告诉孩子,与人打招呼的原因和必要性,这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也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能获得别人的好感,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用小故事引导

如果是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看动画片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如何与人打招呼。这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方式,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打招呼的概念。

巧妙化解尴尬

很多时候,孩子不喜欢跟人打招呼是觉得不好意思,那么家长可以充当“引渡者”,说一些俏皮和鼓励的话语来帮助孩子化解尴尬,让他自然接话。

以下是一些口语化的引导方式:

“宝贝,看到那个阿姨了吗?咱们去跟她打个招呼吧,说声‘阿姨好’。”

“你知道吗,每次见到别人,如果我们都主动打招呼,他们会觉得我们很友好哦。来,试试说‘你好’。”

“宝贝,你看叔叔今天是不是很帅呀?来,伸出你的手,说声‘叔叔好’。”

“哎呀,你看那个人,他看起来有点寂寞。我们跟他打个招呼,他可能会开心些哦。你试试说‘你好’。”

“你知道吗,打招呼就像送别人一个微笑的小礼物。来,我们一起送给那个人一个‘你好’的礼物吧!”

“嘿,宝贝,你今天真帅/漂亮!去跟那个阿姨打个招呼吧,她会夸你的。”

“宝贝,咱下次见到人的时候,记得先打招呼哦。这样大家都会非常喜欢你哦!”

写在最后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想法,不愿意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一种自我防卫的表现,是天性使然。所以别再逼着孩子去打招呼了,如果孩子确实不愿意,我们可以适当多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强迫和惩罚。

尊重孩子的个性,理解他的感受,鼓励他并帮助他慢慢地克服害羞和恐惧,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该尽的责任。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0 阅读:45

莞家妈妈

简介:您的育儿方式决定孩子未来,一起加油,做最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