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为何发现不了西周时洛阳那样的大型铸铜遗址、大型祭祀遗迹?

朴木说过去 2024-06-20 15:57:12

洛阳成周城,即今瀍河一带。

周公, 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也是周武王之弟。周公营建新都洛邑(今洛阳),并劝说成王迁都洛邑。

瀍河两岸众多地点发现的墓葬,以及西至青年宫、东至机车厂、南至关林、北到马坡这一范围内发现的中小型墓葬和部分大型墓葬多具有晚商文化的特征。从政治上来讲,建有宗庙、设有铸铜作坊,周王也经常驻跸,更有沿袭前代重要区域,以昭示承续“受命”和“定天保”的特殊意义。

总之,瀍河两岸的西周早、中期遗存与《尚书》诸篇中的“新邑”、“洛师”、“新邑洛”、“大邑洛”、“兹洛”、“洛邑”、“新大邑”等记载可以对应,也与“鸣士卿尊”铭文“新邑”暗合,更与区域系统调查结果显示此区域为西周早、中期中心聚落的地位相匹配。

显然,西周初期瀍河两岸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中心聚落的出现,洛阳盆地成为畿内地区,为周王室拥有天下“共主”的权威奠定了基础。从共时的遗存和聚落体系来看,瀍河两岸西周早、中期的遗存应该就是文献所载的西周初年营建的洛邑(成周)。

在韩旗城址及周边,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对汉魏故城城垣解剖时,在东、西两侧墙垣中段的4个探方中均发现早期夯土。发掘者认为,汉魏故城中部存在着西周时期的城址,且年代不晚于西周中期。研究表明,城址大体呈横长方形,东西稍长,约2500~2650米,南北略窄,约1800~1900米,总面积4.8平方公里。

洛阳盆地西周的遗存数量较多,其中发掘的遗存主要位于洛阳市中心的涧河和瀍河两岸。截至目前,先后发现含有西周时期遗存的地点至少有168处。

20世纪上半叶,北窑、马坡和小李村附近大量墓葬被盗掘,文物流至国外,涉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兢器”16件、“鸟册器”等9组80件、“叔牝器”20余件。

1999年,在东花坛东侧150米处发现夯土基址1处,见有基槽,长宽超过68米。属于西周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1986年秋季,在瀍河东岸500米处的供销学校发现窑址1座,下部保存较为完整,残存有操作坑、火门、火膛、窑箅和窑室,属于西周早、中期。

瀍河以西的邙山南麓发现有西周贵族墓地 ;贵族墓地南邻的瀍河西岸发现有大型的西周宗族铸铜遗址等。

1963 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 贾村的何尊,其铭文明确记载周成王于五年迁都成周。作为辅政大臣的周公,在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也一定是在成周完成的。

洛阳西周铸铜作坊遗址位于洛阳市瀍河区北窑村的西南,在洛阳火车东站 正北 200 米、瀍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发掘面积 2500 平方米。遗址已发现的遗迹、遗物有铜器、石器、骨器、蚌器、卜骨、卜甲、房基、地下水管道、炼铜炉残块、烘范窑及大量铸造铜器的陶范、坩埚等。

铸铜烘范窑由窑室、火膛和烟囱几部分构成。窑室平面近方形, 平底, 直壁,拱形顶,顶部设有烟囱, 火膛与窑底平。发掘时室内堆积有碎陶片、碎范和炭灰等。出土的熔铜炉残壁大都破碎,据残存炉壁可知,当时熔铜设备是一种采用 内加热的炉子,其筑法是用黏土、石英砂和草拌泥盘筑成圜底的筒形炉身,炉内壁涂细泥,外壁涂草泥,留有鼓风眼。炉子有大、中、小三种,大型炉直径 1米左右。大型炉子经复 原,可能是一种竖式鼓风炉。坩埚是用去掉口部 的大口器或陶罐等大型 陶器为主体,在器内涂 抹掺有石英砂和黏土的 耐火泥。由于经过高温,熔炉和坩埚的外壁多被烧成砖红色,内壁多呈青灰色,并有烧流痕和黏结的铜渣与木炭。出土陶 范有大小 2 万块, 分外范、内范和范芯等。能辨出器形的有方鼎、圆鼎、甗、簋、 盉、尊、觚、爵、卣、觯、钟等青铜容器和乐器,并有少量的车马器、兵器与生产工具的范,还有铸造大件青铜容器装饰的牛头范、羊头范等。陶范的纹饰以饕餮纹为主,说明此 遗址是以铸造青铜容器为主,兼铸车马器、生产工具和兵器的铸铜作坊遗址。从花纹和铸型所表现的铸器造型特征分析,应是西周初到穆王前后。北窑西周大型铸铜遗址的发现,以及附近发现的贵族墓 地及大型祭祀遗址,表明这一带就是国家都城所在地。这再次说明,瀍河一带就是西周都城洛邑之所在地。

洛阳地区发掘的西周时期墓葬东起白马寺,西至涧水以西, 北到邙山南麓,南抵洛阳南郊的关林。但主要集中在瀍河两岸的北窑墓地、铸 铜遗址、老城东郊、东郊白马寺等几个地点,总计有400余座。大、中型墓中,有20多座墓中还随葬有铜鼎等礼器,说明墓主人应当是奴隶主贵族。

在这些墓葬中,出土铜车軎的共有 75 座, 其中有 17 座墓中分别埋了3~13件。规模最大的两座墓葬,仅从南北双向墓道以及出 土的铜车辖、成套的车衡来推测,这两座墓的主人至少与当时的诸侯国国君地位相当。

据不完全统计,出土文物有 1 万余件之多。其中,3300件青铜器中礼器60余件、 兵器560余件、生产工具 45 件、车马器2600余件。铜器上的重要铭文有“太保”“召公宗”“蔡叔”“康伯”“丰伯”“女妊”“荣种”“方 伯”“毛伯”等,他们皆为西周时期的高级贵族。铭文提到的那些人,多数都曾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比如周王妃王妊、丰伯(丰国之君)、虢公(周文王同母兄弟)等。

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地,位于洛阳市瀍河区庞家沟西侧,这里是西周前期一处大型贵族墓地。

西周 墓中出土了不少青铜器,如礼器、铜兵器、铜车器等。

随着新的考古成果的不断出现,像大型铸铜遗址、大型祭祀坑以及这批大型贵 族墓葬的发现,说明西周的都城应该只有成周城,就在瀍河下游两岸。

1984年8月,洛阳市文物工作者配合洛阳地区林业学校实验楼建设工程发 掘一处西周时期遗址, 其中发掘车马坑 6 座,形制多为长方形, 南北向, 出土有戈、 镞、钺、矛等铜兵器以及当卢、銮铃、轭、泡饰、軎辖等车马器,时代应为西周时期。1993年,洛阳市文物工作者在配合该校综合楼基建过程中,再次发现西周车马坑。该车马坑位于瀍河以东、中州东路路北的校园内。1993年3月至6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坑分两层, 上层出土原始青瓷瓮、瓷尊及铜 尊、铜铙、铜提梁卣、铜四足器 座,另有漆器等 ;下层埋藏一车 四马及铜兵器、蚌饰等。车位于 坑的后半部,车前有四匹马,马头均朝南, 骖马在前, 服马稍后。在车马坑的中部,有一长方形的盗洞,整个车马坑被盗并不严重,保存尚 算完整,共出土器物 60 多件,有瓷器、铜器、蚌器、 骨器、漆器等。有一件器高 42 厘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原始瓷器,非常罕见。其中一件铜铠甲属洛阳地区西周时期铜铠甲的首次发现。

这座车马坑出土的部分器物,与洛阳及其他地方出土的西周器物相似,它应属西周早期的车马坑。

1993 年之后的几年里, 文物工作者又在该校附近探测到五六座西周车马坑。

洛阳西周祭祀遗址位于瀍河回族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内, 西距瀍河约 1千米, 西北距北窑西周墓地及西周铸铜遗址约4千米。其中 29 座祭祀坑内有较为完整的兽骨,3 座内有疑似非正常死亡的人骨,另有5座内有成堆摆放的碎兽骨。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内西周祭祀遗址,祭祀规格属于国家级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