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时期著名画家任仁发二十八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公元1271年——1368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旋即征服西夏,灭女真,出兵西域,直至东欧,最后灭掉南宋,于1271年建立元朝。元初严格中央集权,健全典章制度,推行汉法,启用儒生。元世祖去世后,群汗争位,吏制腐败,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元朝于1368年结束,总共98年。这段历史既记录了一个崛起的马上民族如何征服世界,统治华夏,也记录了被征服的民族以固有的文明优势战胜征服者,文明继续向前推进。
元代地图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元四家指赵孟俯、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
马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也是战场上重要的作战工具。马强壮矫健、勇往直前,在战场上驰骋千里、拼死护主而成为将士的生死之交,留下无数感动人心、脍炙人口的故事。马忠诚勤恳、任劳任怨,是人类的好朋友,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成为人们绘画的主要对象和题材,古往今来,好马画马的名家诸多,本文摘选任仁发其绘马名画,供广大书画爱好者欣赏。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元代著名画家任仁发绘画作品
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一字子垚,号月山,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元代画家、水利家,书学李北海,画学李公麟。擅长人物画,所画人物笔墨苍润,生动传神。
任仁发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水利专家,曾先后主持修治浙西吴松江、大都(今北京)通惠河等工程,并有水利工程著作传世,在中国水利史上做出过有益的贡献。卒年七十四。
工书法,学李邕。长绘画,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尝奉旨画渥洼天马图其熙春天马二图,仁宗诏藏秘监。工力足与赵孟頫相敌。故宫绘画馆藏有画马数幅,俱极精。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主要绘画作品有:《二马图》《五王醉归图》《汉宫春晓图》《秋水凫鹜图》《仕女图》《大豆图》《马人形图》《布衣罗汉图》《马图》《九马图》《三马图》《张果老见明皇图》《马厂图》《红马图》《牵马图》《出圉图》《饮中八仙图》《贡马图》《横琴高士图轴》《人马图卷》《神骏图卷》《三骏图卷》《饲马图》《鹰隼图》《雪梅书屋图》《马图》《群马图》《饮饲图》等。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二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二马图》绢本设色,纵28.8cm,横142.7cm,此画幅前边是一匹壮实、膘肥肉厚的花马,随在这匹马后边则是一匹骨瘦如柴的马,条条肋骨清晰可见。他将画中的肥马,比喻成吸食民脂民膏的贪官,又将画中的瘦马比喻为忙于政务而累得皮毛剥落廉明勤政的清官。他把肥马、瘦马比之为贪官和清官,似乎是前所未见的。
此作品采用描物代人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状,从二匹马的造型,色彩和线条处理上不难看出,作者的思想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以隐喻的手法,讽刺了那些“肥一己而瘦万民”的贪官污吏,而为那些“瘠一己而肥一国”却不被重用,终生不得志的士大夫鸣不平,借以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心态。
他在跋语中先叙述了所画的肥、瘦二马:“肥者骨骼权奇,萦一索而立峻坡,虽有厌饫刍豆之荣,宁无羊肠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剥落,啮枯草而立风霜,虽有终身摈斥之状,而无晨驰夜秣之劳”。在写完对两匹马的评语后,作者笔锋一转,进一步议论道:“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淤滥之耻欤?”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二马图》二马图之前马
任仁发是借用两匹马来评论官场的得失利弊。他将画中的肥马,比喻成为官不正的贪官,他们吸食民脂民膏,故而肥壮;又将画中的瘦马,比喻为廉明勤政的清官,因为忙于政务而累得皮毛剥落,骨瘦如柴。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作者在画中还安排了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细节,那就是那匹肥马马首挽着笼头,但是缰绳却松开了,拖在地上;而瘦马不但有笼头,缰绳还套在马脖子上。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二马图》二马图之后马
一匹是没有约束的脱缰之马,失去了控制,就会无法无天,鱼肉百姓而肥己。另一匹是有约束的拴着缰绳的马,有了管束才能尽心尽力,克勤克俭。在这里任仁发似乎又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于官吏管理的看法,其用心可谓十分良苦。
任仁发通过这幅别出心裁的作品,表达了对官场的看法,其作用是近乎现今的讽刺性漫画,在古代绘画中可算是别具一格的。任氏凭借画马图的技艺而成功晋身为朝廷命官的行列。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二马图》元代鉴藏家柯九思等人的题跋。画卷的拖尾,有元代鉴藏家柯九思等人的题跋,将任仁发与元代最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相提并论。画卷上,还钤有乾隆、嘉庆等清代皇帝的多枚鉴赏印章。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五王醉归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五王醉归图》手卷,纸本,设色,35.5×212.5cm,任仁发是著录在《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是元代的“水利部部长”,是元代部长级的高官。当时这种级别很高的文人官员都会画画。乾隆皇帝收藏了任仁发9件作品,著录在《石渠宝笈》中,其中8件是在博物馆中,唯独这件《五王醉归图卷》是最漂亮的,在全球的宋元书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确实非常罕见,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局部)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汉宫春晓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汉宫春晓图》大约至元十六年(1279)前后,任仁发以南宋举人的身份,自持名刺往见时任中奉大夫、浙西道宣慰使的游显,被任命为幕府中的宣慰掾,负责整理文书档案。不久,即升至青龙逻官。至元二十五年(1288)升海道副千户,后以功转正千户,任职期间任仁发开始留心水利。
至元二十年前后,随从元军远征交趾(今越南),改任海船上千户。成宗年间,因治水有功受到皇帝接见,并于大德八年(1304)升都水监丞。武宗至大元年(1308)除同知嘉兴,二年升中尚院判官,因治大都通惠河有功升任都水少监,并领导了治理黄河决口工程。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秋水凫鹜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秋水凫鹜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14.3厘米 横5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绘湖边双鸭戏水之景。一株疏枝海棠斜出湖上,其下石畔丛竹野菊芦草茁壮,湖水涟漪,一鸭在水中嬉戏游弋,一鸭屹立岸上疏羽。整图线条勾勒精微凝练,设色妍丽,与南宋的画风相近,是少见的任氏花鸟画作品。图未署款,左上钤有“任氏子明”白文印记、“月山道人”朱文印记。左上裱边近代陆恢题内签“元任月山春(秋)水凫鷖图。虚斋鉴藏,陆恢题签。”曾经近代庞元济收藏,钤有“虚斋墨缘”朱文印记。
任仁发的人物鞍马师法唐人李公麟,用笔工细,线条简练而精确,设色快而秀丽,形象真实生动,具有唐人风范,与赵孟頫齐名。花鸟画师法黄筌工整艳丽一格,接近宋代院体花鸟画风。
《秋水凫鷖图》描绘的花鸟格调优美,是接受了南宋院体的创制,与他描写人或者马的传统画法有所不同,在传世的任氏画中,为仅有的佳作。这幅画是任仁发的花鸟精品,标丽优美,堪为任氏传世作品中最出色者。溪岸旁边,有坡石杂草,秀竹丛篁。一株秋海棠由石后伸出,花正盛开,引来几只山雀嬉玩在其间。画面的主角是两只野鸭,一只立在岸边,正用大嘴整理着自己的羽毛,另一只在溪水中急速游泳,而眼睛却盯着岸边衰草中的什么,兴趣盎然。任仁发此画直接继承了宋代画院的传统,用匀细的线双勾,填以轻艳、典雅、和谐的色彩,画面严谨、柔和,富于生机。
据元末诗人王逢记载,任仁发出身平微,却少负异才。宋咸淳八年(1272),年仅十八岁的任仁发便中试为举人。正当他前途大展时,却遇宋亡元继的变局,鼎革之际因科举中断、文治不兴,他的科举入仕之途受阻,人生发展也因而转折。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仕女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仕女图》成宗延祐三年(1316),任崇明知府。英宗至治二年(1322),治理盐官州海塘。泰定帝即位后,与行省朵儿只班疏浚吴淞(又称吴松江)二道、大盈、乌泥二河有功,又加江阴府尹,其后又任都水庸田副使,期间他大兴水利,“计创石闸六,筑塍围八千,浚沟汊千有奇,太湖众水东入于海”。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大豆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大豆图》泰定四年(1327),再次主持修筑盐官州海塘。其后,以从三品的中宪大夫、浙东道宣慰使司副使致仕。泰定四年冬卒,年73岁。任仁发一生,得以参预浙西、通惠河、黄河治水,时间跨度达40年,他去世前二年年过古稀之时还被朝廷委以重任,督导淀山湖治理工程。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人形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人形图》任仁发集毕生知识所着《水利集》10卷是对元代中期太湖流域治水研究、实践的系统总结,得到时人和历代治水者的高度评价。可以说,在元代任仁发最终成为了一名以水利专长闻名的技术官员。究心水利之余,任仁发寄情书画,史称其“书学李北海,画学李公麟”,功力足与赵孟頫相敌。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布衣罗汉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布衣罗汉图》对于任仁发由宋入元的经历,复杂的人生阅历与卓越的艺术修养,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王逢在其《任月山少监职贡图引》中,使用了如下的诗句:“唐称二阎道元吴,今也少监称京都。少监材抱岂画史,禹迹曾为帝亲理。河伯川后备任使,无支祈氏甘胥靡。大德延祐贞观比,辇陆航海填筐篚。鸟言夷面远能迩,少监临古不无以。”较好地表述了任仁发绘画取意特点与寻禹迹以治水的一世功名,更点明了他独特的“跨界”身份。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图》纵49厘米 横40厘米,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绘马儿一匹,额头、颈部有着长长的鬃毛,长长的尾巴快拖到地上,体格健壮,四腿匀称,正值壮年,低着头似乎在啃草。
任仁发的作品深得唐宋遗法,多科兼擅,笔致优雅,法度谨严,是早年“复古”的实践者之一。世人关注的却多是他所画马匹,任仁发的画马图几乎都是描绘当时进贡朝廷的外国良驹,由于艳丽的敷彩与精谨的描绘,显现出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马匹面目,故他所画的马深受元朝皇帝的喜爱。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九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九马图》绢本设色,31.7 ×261.6cm,元代,现藏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此画中的人马均用游丝描法,用笔工细圆劲,设色古雅纯净,意态生动自然。他一般不画背景,较多地保留了唐人遗风。
这是一件少有争议的任仁发人马图真迹。图卷从右至左,绘七人九马,人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七马官或牵马而行,或饲马喂马,似胡人而衣冠皆唐代服饰。九马雄壮矫健,皮鬃致密纤细,造型生动,当为官府名贵之马。
卷末有行书题跋:“泰定甲子仲春作九马图于可诗堂。月山道人。”泰定甲子即泰定元年(1324)。下钤白文方印“任氏子明”、朱文方印“月山道人”。卷上有鉴藏印“奎章阁”、“沐氏珍玩”、“可庵收得铭心绝品”等。
说明此图卷曾入藏元文宗内府,明初为云南黔宁王沐英家族收藏。明初以后至清末民初的递藏情况不明,后流入日本为东京冈崎正也收藏,后又归旅日华裔收藏家程琦(字伯奋,号可庵)。1972年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从程氏手中购藏,现为该馆珍藏的中国古代名画巨迹之一。
任仁发在处理人物、马和背景的关系时,效仿了唐朝不设背景、固定视点和采用横向构图的传统,最大限度地拉长画面的层次感,再运用人物之间的细微互动增添视觉导向使画面更具动感。
颜色、姿态各不相同的九匹骏马依次排开,七位马官或牵马而行、或站定饲马、或与他人攀谈,神似胡人却衣着唐装。任仁发笔下的马结构准确生动,不但继承唐朝马匹体格强健、肌肉发达、臀部圆润等特征,还采用宋人勾线着色的画法,极具张力地将马的面部神情、鬃毛质感和肤感表现出来。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三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三马图》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卷,绢本设色,纵41.5cm,横107.3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是元代画家任仁发人物故事画的代表作。描绘唐玄宗李隆基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相见的传奇故事。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图右侧身穿道服的张果则坐绣墩上,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
图左侧身着黄袍的唐玄宗坐在宝座上,头略低,目光完全被奔来的神驴所吸引。其身后站立的四名侍从神情各异。全图设色明丽古雅,人物表情生动细腻,瞬间的动态表现得极为成功,小驴的奔跑构成了全图的视觉中心,成为众人视线关注的焦点。张果老的沉着自如,玄宗略带惊讶的神情,表现得恰到好处,体现了元代人物画高超的艺术水平。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厂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厂图》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红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红马图》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牵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牵马图》在日本藏。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出圉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出圉图》绢本,设色画,纵:34.2cm,横:201.9cm,是元代画家任仁发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画3位圉官引4匹骏马出厩,画风柔丽精细,得唐人笔法和用色。圉人亦一身唐装,反映了作者对唐文化的钦慕。人马的排列近似职贡图的平铺式构图,这成了任氏家族长卷构图的基本定式。
作品绘奚官牵马出国情景,共三人四马。最前面是一着红袍奚官,他双手抱在腹前,正回首倾听身后牵马人说话,神态悠闲,当是一位为首者,身后一白衣圉人牵着马,执缰绳拱手而立,正向红袍者禀报,举止恭谨。所牵之马亦,驯从地站立着,双耳竖起,眼神宁静,似通人情地在聆听对话,肌体圆润,黑身白首,颈系红缨,显得俊伟而驯顺。
其左一马正面昂首而立,后蹄扬起,似欲奔腾,动势较大,警觉的神情,透出一股悍勇秉性,毛色为赭身白首。再左是一匹白色公马,缓步前行,俯首嗅地,似在寻觅食料,姿态闲散。最后是一年轻圉人牵马缓行,圉人所着衣帽装束同于前面白衣人,他袖手牵缰,眉宇紧蹙,神色苦楚。所牵之马赭身白首,下颏与臀部都有斑纹,体格略瘦,步履缓慢,其无奈的意态颇与牵马人相呼应。
本幅左方自题:“至元庚辰春望三日作出圉图于可诗堂,月山任子明记。”钤“任子明氏”白文方印、“月山道人”朱文方印二印。引首明陆勉题篆书“出圉图”三字,本幅清弘历题诗。鉴藏印记有清乾隆、嘉庆、宣统诸帝收藏印玺,以及“李氏碎研斋珍藏书记”、“蕉林收藏”、“观其大略”等鉴藏印,共近30方。
本幅卷尾有作者名款和年款:“至元庚辰(1280年)春望三日,作出圉图于可诗堂。月山任子明记。”钤印“任子明氏”、“月山道人”。“可诗堂”系任仁发的书斋。此系任仁发的早年之作,任氏时年27岁。引首陆勉篆书“出圉图”。从画风看,尚存较多模仿古人的痕迹,即唐画遗韵,然亦透出若干个人追求。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饮中八仙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饮中八仙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饮中八仙图》卷旧传由元代任仁发绘。画卷内容取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意,描绘唐代八位名士: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醉酒的生动情态。人物造形具雅逸趣味,画面简洁而设色清雅。然笔墨力道稍弱,或出于明人手笔。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饮中八仙指唐朝好酒的八位名士。这个说法曾经在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里提及过,在《新唐书》中关于李白的传记中也提到这种说法。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 “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 “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他于天宝元年(742 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
三个显贵人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 “斋” 与 “醉” 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 “酒” 战胜 “佛”,所以他就只好 “醉中爱逃禅” 了。
接下来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 “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 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他 “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当时人称 “草圣”。
歌中最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贡马图》赏析
任仁发《贡马图》之一
任仁发《贡马图》之二
任仁发《贡马图》之三
任仁发《贡马图》之四
任仁发《贡马图》之五
任仁发《贡马图》之六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贡马图》卷是1308年的中国古画,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横琴高士图轴》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横琴高士图轴》,绢本,设色,纵146.3厘米横5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老松古柏,盘生崖上。树下一人穿红袍,坐溪畔弹琴。崖壁及山石碧绿青翠,与红衣相互辉映,色彩古艳雅致。或许可认定是源自赵孟頫的稿本。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人马图卷》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人马图卷》又名《三骏图》绢本,设色,纵29.2厘米横136.8厘米。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石渠宝笈》重编著录。
绘四人三马,人马神态各异,人物衣冠皆唐代服饰,三马雄壮矫健,皮鬃致密纤细,造型生动,当为官府名贵之马。画中用笔细劲,设色简约而轻淡,造型严谨。 由余协中携去香港至美国。此卷与《五王醉归图》同为梁清标旧藏。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神骏图卷》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神骏图卷》以画说理,用画言政。任仁发的画作无一不是含沙影射,寄情于画、寓意深刻。他笔下的马,总是在以那般神韵诉说着世人的苦楚,讲述着历史的兴衰。元代最负盛名的鉴藏家柯九思曾就题词说道“自曹、韩之后,数百年来,未有舍其法而逾之者,惟宋李龙眠得其神,本朝赵文敏公得其骨,若秘书监任公,则甚得其形容气韵矣,岂易得哉!”他称赞任仁发笔下的马神韵风骨皆得,此乃万分难得的事情。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三骏图卷》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三骏图卷》又名《人马图卷》纵29.2厘米 横136.8厘米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画家画四位着唐装的圉官牵着三匹良骏款款而来,人的举止特别是马的步态刻画得极为精准和生动自然,如前、后两马的步伐似有快慢之别,中间的人和马分别作收缰止步状,人与马匹的关系十分协调,《三骏图》的人马安排得自于唐宋画家“贡马”和“调马”等人马画题材的布局法,人马均由左向右行进,展卷时自左向右观览,长卷徐徐打开,人马一一迎面进入眼睑,与观者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十分吻合。
画家在人马的细微刻画上亦力求工细不苛,如马匹身上层层渲染出的鬃毛和斑纹,人物的神情和衣褶里的阴影均显示出画家精细过人的状物技巧,画中的线条虽极细极轻,但圆浑和充满弹性的弧线极富生命的韵律。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饲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饲马图》纵50厘米 横75厘米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画面绘二人三马,马槽摆放在两根红柱这间,三马儿拴在上面的绳子上,一棕马抬头,另两马低头吃食,一着红衣人正往马槽里翻草料,另一人端着簸箕向这边走来。这幅图画松散的结构和生涩的笔触无疑暗示着这并非出自任仁发之手,更可能是其明朝的后继追随者所画。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鹰隼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鹰隼图》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画面绘巨石边,雏菊盛开,杂草渐枯,一只巨大的壮年老鹰,腹白背黑,羽毛丰沛整齐,一对利爪死死的摁着麻雀,小麻雀张开翅膀、圆睁着眼睛,张开着尖嘴,却无可奈何。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雪梅书屋图 》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雪梅书屋图》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马图》此图在题材上取自唐代,在绘画风格上也是取自唐人的笔法和用色。骏马形象有的巍然屹立,有的延膊缓步,有的奋蹄疾驰,有的浅淌饮水,都画得凝重有力。笔致劲健,肤色淳厚,无论是奔驰、腾跃,还是徐行、伫立,都能曲尽其态。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群马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群马图》此幅《群马图》手卷乃任仁发的传世佳作之一,并没有展现出政治隐喻的手法,而是纯粹表现了群马的雄姿。画作前后均有题赞。画作师承北宋李公麟的画风,群马均肥壮体健,采用了均细圆劲的铁线勾勒,淡彩晕染;画面中除人、马、沟壑、浅淌以外没有任何背景陪衬,更加凸显了骏马奔放的雄姿,完全遵循了唐代画马的风格。
此图骏马的雄姿通过遒劲的笔法和精微的设色,将马匹的毛色表现得更加真实自然。画面中一人手执棍杖身穿红袍骑于马上,前方的马已急驰而去,浅溪边的马还在饮水,止步不前,这种顾前盼后的人物神态也刻画得极其生动。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群马图》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所题写
手卷的画名由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所题写。此人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藏书不下万卷,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之称号。其后有明代画家盛丹之题跋,盛丹,字伯含,工画山水、花卉、兰竹等。山水得黄公望笔墨之法,萧疏风致。传世作品有《拟唐棣山水册页》等。
与鲜于枢、赵孟頫、黄公望等同时期的文人书画家不同,任仁发一生忙于公务,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突出贡献,书画只是他的业余雅好而已,故生前作画不多,而存世更稀。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饮饲图》赏析
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任仁发《饮饲图》此画面顺序从右往左分别是1———4。画面总共描绘了一位僧人和四位养马人以及九匹马,极有可能是官府里养马的一个瞬间场景。这幅画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饮饲图》描绘的九匹马姿态各不相同,用笔精细流畅,把马不同的动态描绘得活灵活现,仔细端详每一匹马的眼睛,都跟它们的行动相匹配;
尤其是局部3中马的眼睛,看了以后你是不是也会受到它的感染,忍不住笑起来,人物的用笔也很纤细,每一个人的刻画都很精妙;
整幅画的设色力求和谐一致,每一幅图中马的颜色都与人物的衣服颜色互相照应,使画面的整体形象醒目而逼真。
任仁发是元代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在政治与绘画领域均有建树。他的绘画作品笔致优雅,法度严谨,极具艺术价值与创造性,形成了古雅纯净,精工细丽的绘画艺术风格,成为后世研究的典范。任仁发的绘画对元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元朝画家从心灵出发,以情结境,讲求笔墨,去除刻画之习便成为元代绘画的创作倾向。画家们不再去描绘自然的表象,而在静观寂照中求得心与道和,神与物游,以“止观”“静虑”的心灵状态写意,同时强调以书入画,“写实”手法渐被冷落,以笔墨挥写求得心灵释放的“元人面貌”产生了,确立了一个时代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