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四川德阳发生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视频显示一位老人在路边摆摊卖枇杷时遭到城市管理人员的驱赶。随后,中江县于17日发布通报,宣布对视频中的两名工作人员停职处理,并成立了由纪委监委、作风整顿办、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
“街霸式”执法引众怒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激起了公众的愤怒情绪。老人在路边摆卖枇杷,如果确实是占道经营,并且多次被告知仍拒绝离开,那么依法进行管理是合理的。
然而,视频中几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言行举止却完全没有执法为民、关心服务的样子。其中一人叉腰耸肩、漫不经心,态度傲慢轻蔑,他的言辞咄咄逼人,给人一种恶劣的印象,仿佛一个“恶衙役”“小流氓”。这种行为对于近年来城市管理形象的改观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些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举止,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感。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对其形象和举止进行批评和嘲讽。他们质疑这些人如何能够进入执法队伍,怀疑其是否具备公职人员应有的素质和形象。
网友们指出,这些城管执法人员插兜、抖腿、帽子歪戴,站姿不端,丑态尽显,完全没有一名公职人员的样子。他们的举止和形象让人联想到地痞流氓,给人留下了极其不良的印象。
这样的执法人员形象不仅损害了城管队伍的形象,也影响了整个公职人员队伍的形象。作为代表政府执行执法任务的人员,他们应该以榜样的形象示范,严肃认真、文明有礼地履行职责。

据视频中现场群众反映,执法人员存在着选择性执法和不公正执法的嫌疑。令人疑惑的是,在离那位老大爷不远的地方,有几辆货车在路中间占道经营并出售枇杷,但是城市管理人员却选择无视他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大爷身上,这给人一种欺软怕硬的感觉。
根据了解,被城管赶走的老人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流浪汉,没有固定的住所和工作。对于他来说,手里几篮枇杷是唯一的财富。这些枇杷是他亲自栽种并精心照料的,不仅能满足他自己的食品需求,还能为他带来一些额外的零花钱。
更令人不能接受的是,这几位城管执法人员还禁止老爷收取他摆卖的枇杷所得的钱款。这一举动极其不合理,尽管城管有权对违规占道经营进行处罚,但老爷自愿离开并销售枇杷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城管的限制让人难以理解。

老爷自己种植和经营的枇杷是他的劳动成果,也是他维持生计的一部分。他愿意离开并停止售卖这些枇杷,本应是可以顺理成章的行为。然而,城管却剥夺了他收取枇杷销售所得的权利,这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质疑。
城市路边摆摊的老人往往会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关注。正如很多网友所言,如果没有生活所迫,谁愿意在年老之际还要在街头艰难谋生呢?
因此,城市管理人员在面对这些困境中的群体时,应该更加体现人情味和温度,展现最基本的文明素养和人性善良,平衡履行应尽的职责和理解对他们的关切。而不应该趾高气扬、高声喧哗,只挑软弱者来示威。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城管在执行执法任务时,发生了暴力执法的事件。视频曝光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关注。据了解,当天城管在清理摊贩时,一名城管人员使用过激手段,将一个商贩的摊子掀翻,这一幕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道里区人民政府在18日发布通报表示,已经向受影响的商贩当面正式道歉。同时,对涉事城管人员展开了立案审查调查,并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某天,城管队员林某在执勤时注意到一名司机违规停车,他上前劝告该司机。然而,司机不听劝告,双方由此发生了口角,并且随后的情况越发恶化,最终导致了肢体冲突的发生。

由于林某平时经常执勤,身体素质较好,他在冲突中对司机造成了一些伤害。周围的群众对事态的严重性感到担忧,于是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将双方强行分开。随后,司机前往医院接受了鉴定,结果显示他因为与城管队员的冲突而受到了轻微伤害。
随后,林某不满意警方的行政处罚决定,决定提起上诉。经过法院审理,法院认为林某的行为属于执行公务的过程,是城管单位指派的任务,警方无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因此,法院撤销了警方的行政处罚决定。

然而,警方对这一结果不满,决定提起二审。警方在二审中主张,林某是城管部门的协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在公职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并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应向公职人员汇报,不得擅自决策。
警方进一步指出,林某对司机的殴打并未与其他城管人员协调行动,属于个人行为,与执行公务无关。
然而,经过二审法院的审理,法院驳回了警方的上诉,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原判。法院认为,林某的行为仍然涉及执行公务的过程,而警方对其处罚属于超出权限。因此,法院维护了一审的判决结果。

近日,人民网披露了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城管中队队员杨某索要财物的问题。据报道,杨某作为城管队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接向商户张某索要财物。
据举报者张某称,他在杨某所在辖区的市场上开设了一家渔具店。由于更换了店铺招牌上的四个字,他遭遇了无数次杨某的“吃拿卡要”行为。
事情起因是当张某更换招牌后,杨某突然出现,并声称更换招牌需要报备批准。随后,杨某又指出门店存在占道经营问题。这一系列指责和索要财物的行为让张某忍无可忍,最终决定实名举报杨某的不当行为。

张某表示,虽然自己经营的商品完全在店内,不存在占道经营问题,但他因为不敢得罪城管,只能唯唯诺诺地顺从,并试图通过讨好杨某来让其放过自己。
然而,在杨某挑刺的过程中,杨某将张某带到了没有监控的厕所附近,给出了某种暗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处理。” 张某立刻心领神会,明白了杨某的意思。
于是,为了讨好杨某,张某花了400元买了两条烟送给了他。然而,令张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某接过烟之后并没有照顾他的利益,相反却更加肆无忌惮地上门找茬。

杨某对张某说:“你不懂规矩啊……”这句话明示着烟的品质太低,不符合他的期望。接着,张某无奈之下又花费了2000元购买了两条高档烟送给了杨某,希望能够平息事端。他本以为这样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毕竟自己并没有犯错,只是害怕杨某故意找茬而不得已才花钱送礼。
然而,情况却出乎张某的意料。杨某接受了这份贵重的礼物后,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变本加厉地继续上门找茬。这让张某感到非常无奈和沮丧。
杨某找茬的理由只有一个,他声称"上次的事情还没有完,还要罚款处理。"于是,张某再次选择了忍让,他问杨某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被罚款。最终,杨某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交给了张某,作为最后的回答。同时,杨某在离开前以喜欢钓鱼为借口,拿走了价值千元的钓鱼竿。

不久之后,张某的支付宝账户收到了5000元的转账,此后杨某再也没有到张某的渔具店找茬。
然而,张某越想越气愤,他想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事实上,他没有犯错,一点错都没有!但是他却反反复复地被姓杨的敲诈勒索。他送了价值2000元的香烟还不够,给了一根价值千元的鱼竿也不行,最终还送了5000元现金。
于是,越想越生气的张某决定给杨某打电话要回那5000元,至少要让他把钱还回来,而那两条烟就当作喂狗了。然而,让张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某竟然矢口否认收过5000元,还声称"我也不知道支付宝上为什么多了5000元。"

面对这种情况,张某最终决定实名举报杨某的索贿行为,向当地纪委监委寻求公正。他希望能够揭露这种违法行为,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公平正义。
让底层人有尊严的讨生活这种所谓的"街霸式"执法行为,以最小的权力来最大程度地羞辱和困扰普通人,不仅损害了城市管理部门的形象,也破坏了整个执法队伍的声誉。它的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确实需要立即追究责任,进行严格整顿。
众所周知,停职并不是一种行政处罚,而是一种在纪律调查期间采取的处理方式,旨在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然而,希望当地的处理不仅止于对涉事人员的停职,更不应再次拿出“临时工”等理由来推卸责任。
这样的执法态度和行为习惯并非一日之间形成,它是长期以来的积习所致。因此,对这起事件必须进行彻底的调查,必须进行严厉的处罚,以严肃执法纪律、规范执法行为的方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城市管理部门本应承担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但如今,“城管”这个词已经成为贬义词汇,充斥着负面评价。在过去的经验中,我们看到城管执法人员以欺软怕硬的方式行事,这种行为已经成为城管部门的代名词。滥用执法权力也是屡见不鲜的情况,这更加加剧了人们对城管部门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
作为媒体,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户外卖果老人、街头小贩和流浪汉等处境困难的人群。在社会治理中,我们应该坚守正义和公平原则,督促城管和执法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促进城市的文明进步和繁荣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行动来关注弱势群体。例如,我们可以购买街头小贩的商品,这样不仅能支持他们的生计,也能给他们一份尊重和认可的感觉。

我们可以帮助流浪汉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无论是提供一顿温暖的饭食、提供一些基本生活用品,还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资源和机会。我们可以关注那些被社会忽视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关注的渠道。
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能够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它们传递出的是一份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让那些处境困难的人感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是被重视和关注的。
结语我们需要明确法律的科学性以及对社会自由的尊重,建立相互尊重和合作的良好关系,以解决困难和问题,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处理类似事件时,我们应该注重平衡,既要维护城市管理秩序,也要尊重弱势群体的权益和尊严。城管和执法人员应该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同时关注社会公众的合理诉求,以更加温和和理性的方式与困境人士进行沟通和协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