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历史长河中,春秋时期宛如一幅波澜壮阔却又暗藏玄机的画卷,各国纷争不断,诸侯逐鹿中原,而晋国的一场宫闱之乱,更是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惊涛骇浪。这场乱局的核心人物,便是骊姬,一个来自骊戎国的女子,她以绝世容颜踏入晋国宫廷,却凭借着狡黠与权谋,将晋国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骊姬(?— 前 651 年),生于骊戎国(今陕西西安临潼一带),此地山川秀丽,孕育出了这位有着异域风情的女子。骊戎国作为西戎的一支,虽在当时不算强大,却有着独特的文化与风情。骊姬身为骊戎国君之女,本应在故乡度过安稳岁月,然而命运的巨轮却在公元前 672 年骤然转向。
这一年,晋献公为拓展疆土,挥师攻打骊戎。骊戎国小力微,难以抵挡晋国的铁骑,无奈之下选择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作为求和的献礼,献给了晋献公。当骊姬姐妹踏入晋军营帐的那一刻,仿佛自带光芒,尤其是骊姬,她那明艳动人的容貌、婀娜多姿的体态,以及周身散发的神秘气质,瞬间吸引了晋献公的目光。晋献公久经沙场,见过无数女子,却从未见过如骊姬这般别具一格的,仿佛是来自异域的精灵,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心。
回到晋国都城绛后,晋献公对骊姬百般宠爱,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骊姬很快便有了身孕,这更是让晋献公欣喜若狂,对她呵护备至,生怕她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十月怀胎,骊姬生下儿子奚齐,那一刻,晋献公觉得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对骊姬的宠爱愈发深厚。与此同时,少姬也为晋献公诞下一子,取名卓子。
彼时,晋献公的夫人齐姜已逝,他本有意立骊姬为夫人,可又顾虑骊姬异族身份会遭大臣反对,便暂且搁置。如今骊姬生子,晋献公不顾龟甲占卜所示的不祥之兆,执意册封骊姬为夫人,少姬为次妃,甚至动了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的念头。
骊姬并非只是空有美貌的花瓶,她心思缜密,深知在这宫廷之中,唯有掌控权力,才能确保自己和儿子的未来。凭借着晋献公的宠爱,她开始涉足朝政,金钱于她而言如流水,随意花销,而晋献公从不干涉,她借此良机,拉拢了不少朝中有权有势的大臣,为自己培植势力。
然而,骊姬明白,要想让奚齐登上太子之位,前路荆棘丛生。太子申生为人仁厚,深受百姓爱戴,朝中大臣也多有拥护;公子重耳、夷吾亦非等闲之辈,各自有着不凡的气度与谋略。骊姬深知不可强攻,唯有智取。
此时,一个关键人物登场 —— 优施,身为宫中戏子,他常伴晋献公左右,擅长察言观色,将晋献公及诸多权贵的喜好摸得一清二楚,投其所好之下,颇得赏识。可优施内心却满是不甘,他虽身处王宫,却不过是众人的玩物,身份卑微,难以施展抱负。骊姬敏锐地察觉到优施的心思,而优施也看中了骊姬的权势与野心,二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权阴谋。
一日,骊姬向优施倾诉心中所想:“我欲立奚齐为太子,可申生、重耳、夷吾实难对付,你可有良策?” 优施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太子申生根基深厚,乃奚齐上位的最大阻碍,必先除之。可设法破坏其名誉,动摇其地位,令他失去继位根基,再逼重耳、夷吾远离国都,如此,奚齐才有机会。”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徐徐拉开帷幕。骊姬先是利用金钱与权势,示意优施拉拢晋献公的外宠梁五、嬖五两位大夫。这二人在晋献公面前颇为得宠,时常能说得上话。他们依计向晋献公进言:“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乃晋国祖庙所在,理应由太子申生守卫,以尽孝道;蒲城(今山西吕梁)与南北屈(今山西石楼东南)为边防要塞,不妨让公子重耳、夷吾分别前去镇守,保家卫国。” 晋献公哪里知晓这背后的阴谋,只觉所言在理,便将三位公子纷纷派出。如此一来,晋献公身边便只剩下奚齐与卓子,为骊姬等人日后的废立之举创造了良机。
与此同时,骊姬日夜在晋献公枕边吹风:“听闻申生善于收买人心,恐其有不轨之心,欲对您不利,争夺王位。” 起初,晋献公对太子深信不疑,驳斥了骊姬的谗言:“申生怎会只爱百姓,而不爱自己的父亲?” 骊姬并未就此罢休,她深知要彻底击垮申生,还需更有力的 “证据”。
一日,骊姬心生毒计,她派人向太子申生传达口谕,称自己梦见申生的母亲齐姜,梦中齐姜哭诉 “缺衣少食”,让太子赶快祭祀。申生生性纯孝,听闻此事,未起丝毫疑心,立即在曲沃的宗庙里庄重虔诚地举行祭祀。依照当时礼仪,祭祀完毕后需将酒肉送予亲人分享,申生便派人将祭品送往王都。
说来凑巧,使者抵达王都时,晋献公恰好外出狩猎。待献公回城,骊姬先是禀报了太子祭祀之事,而后将酒肉呈上。晋献公旅途劳顿,腹中饥饿,正欲取肉食用,骊姬却佯装关切地劝阻:“外头之物,不可随意食用,恐伤身体。” 晋献公虽信任太子,却也不愿拂了骊姬的好意,便将肉扔给猎狗。眨眼间,猎狗口吐白沫,倒地而亡!
骊姬脸色骤变,故作惊慌地喊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酒肉有毒?” 为坐实罪名,她不顾内侍惊恐求饶,命卫士强行灌其酒肉。内侍哪敢违抗,片刻后,便鼻孔出血,一命呜呼。骊姬见时机已到,当即掩面痛哭:“天哪,太子竟如此狠心,对自己的父亲下此毒手!王位迟早是他的,他却迫不及待要毒死您,好早日继位,太子怎会这般不孝!” 边哭边喊:“奚齐、卓子,快来,咱们一起寻死,省得日后遭人迫害。”
晋献公见状,怒火中烧,对申生的信任瞬间崩塌。次日早朝,献公怒不可遏,当众宣布要讨伐曲沃。大臣们心中明白,这定是骊姬在作祟,可畏惧献公盛怒,又无确凿证据,只得一面劝阻,一面派人星夜赶赴曲沃通知太子。
申生接到消息,心中冤屈万分,却又秉持着对父亲的敬重,不愿公然顶撞。身边谋士苦劝他向父亲申诉或出逃他国,申生皆摇头拒绝,他认为骊姬能给父亲带来快乐,而自己指责骊姬便是不孝。最终,申生面向王都方向,跪地叩首,大哭一场后,自缢而亡,以死明志。
公元前 655 年二月,太子申生的离去,让晋国朝堂阴云密布。重耳与夷吾恰在此时入朝,听闻申生惨事,对骊姬心生怀疑与愤怒。骊姬得知后,惊恐万分,抢先向晋献公诬告:“申生下毒一事,重耳与夷吾亦有参与,当一并惩处。”
暮年的晋献公受骊姬蛊惑,已然昏聩,竟欲对另外两个儿子痛下杀手。重耳与夷吾察觉城中杀机四伏,迅速赶回各自封地。晋献公传旨重耳自杀以证清白,重耳不愿坐以待毙,又不愿忤逆父亲,遂决定出逃,前往母亲的故国翟国。在逃亡途中,重耳身边聚集了数十位忠义之士,其中最负盛名的 “五贤士”—— 赵衰、狐偃、贾佗、先轸和魏犨,他们追随重耳,不离不弃,日后成为重耳重回晋国、成就霸业的中流砥柱。
公元前 654 年,晋献公灭掉虢、虞两国后,仍未放过夷吾,派大夫贾华率军攻打屈城,欲置他于死地。夷吾听从谋士郤芮建议,投奔梁国(今陕西韩城南),暂寻栖身之所,暗中期盼着晋国局势能有转机。
经此一番折腾,骊姬多年筹谋终见成效,奚齐如愿成为晋国太子,荀息出任太子太傅。但骊姬心中依旧忐忑,重耳与夷吾虽流亡在外,却犹如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尤其是重耳,深谋远虑,身边谋士如云,势力不容小觑,成为她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 653 年,为铲除重耳这个最大威胁,骊姬极力鼓动晋献公伐翟。晋军与翟军在采桑(今山西乡宁西)交战,翟军虽初战失利,却毫不气馁,休整半年后,便举兵反攻,报复晋国。翟人敬重重耳,不仅未为难他,还将俘获的美貌少女季隗嫁给他,让他在翟国安家立业。重耳感恩戴德,见归国无望,便安心定居下来。
公元前 651 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盛大召开,晋献公应邀前往。一路舟车劳顿,加之重疾缠身,晋献公回国后便一病不起,于当年九月溘然长逝。献公驾崩,犹如一声惊雷,晋国各方势力瞬间蠢蠢欲动,皆欲在这权力真空期谋取最大利益,晋国陷入一片混乱。
骊姬趁机扶持儿子奚齐即位,可她万万没想到,奚齐的皇位还未坐稳,便死于里克刀下。里克乃申生老师,素为正直大臣所敬重,多年来目睹骊姬、优施等人祸乱朝堂,心中愤恨不已。晋献公在世时,他畏惧献公威严,敢怒不敢言,如今献公已逝,里克决心拨乱反正,联合朝中支持申生、重耳、夷吾的大臣,精心布局。
在奚齐主持晋献公丧礼之际,里克率人突然发难,手起刀落,奚齐当场毙命。荀息悲愤交加,又立少姬之子卓子为君,试图挽回局面。然而,里克毫不手软,朝堂之上,再度挥刀,卓子也惨遭杀害。骊姬与优施失去晋献公庇护,如丧家之犬,任人宰割,再也无力回天。
铲除骊姬一党后,里克亲赴翟国,迎接重耳回国继位。出人意料的是,重耳婉拒了里克的邀请。表面上,他眷恋翟国的安逸生活,实则深知里克在晋国根基深厚,此时回国,恐沦为傀儡。里克无奈,只得空手而归。
与此同时,夷吾在郤芮的谋划下,向强大的秦国求助。他以重金贿赂秦穆公,并许下重诺:若秦国助他登上晋国君位,便割让晋国五座城池。秦穆公心动不已,恰逢齐国率诸侯前来平定晋乱,秦、齐携手,将夷吾送回晋国,是为晋惠公。
骊姬见大势已去,晋国政局渐趋稳定,自知难逃一劫,匆忙出逃。可她背负着乱国骂名,四处碰壁,没有一国愿收留她。走投无路之下,骊姬来到河边,望着滔滔河水,泪流满面,最终纵身一跃,结束了她跌宕起伏、充满权谋与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