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地震所造成的伤亡一次次刷新,牵动着各国心弦,多国已经开始出手相助,普京安排尤其特殊,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却给国际社会,上演了一出大闹剧!怎么回事呢?
根据缅甸军方证实的消息,缅甸3.28大地震已造成大约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累计5100多人死伤,还有超过300人失踪。惨烈的伤亡,牵动着国际社会的心弦,在这个时候,就连近年一直和政府军打的不可开交的地方武装也提议暂时停火。严峻的灾难面前,敏昂莱也顾不上如今的缅甸政府在国际上处境相对尴尬的现状,开始向全球呼救,敏昂莱在等待着。好消息是,地震发生后,中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白俄罗斯、新加坡、印度、韩国、新西兰以及欧盟27国等均先后派遣或宣布将向缅甸提供人员、物资支持。已经出手的36国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安排颇为特殊,虽然动作不是最快的,但为援助缅甸,普京出动了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门,并派遣了120多名救灾部队和训犬员,在已经派遣援助的各国当中,俄罗斯的力度即便不是最大,应该也是排名前列的。
以上国家无疑是值得尊重的,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国家,嘴上承诺支援,同期却下达了一份等同于“禁止支援”的命令,是谁呢?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猜到了,那就是美国。事实上,缅甸地震爆发当天,3月28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已经承诺会对缅甸提供支援,但也是在同一天,特朗普表态会对美国国际开发署进行新一轮的裁撤,将其彻底关闭,剩余职能会被并入美国国务院。特朗普就职以后,由马斯克率领的政府效率部立刻对国际开发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月还曾一度引发讨论。
本来在不影响别国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建立哪个部门,裁撤哪个部门,都是它们自己的事。但问题在于国际开发署过去是美国绝大部分对外援助的主要执行机构。因此,关闭国际开发署,等于束缚了美国支援缅甸的手脚。对这一点,就连国民难民组织主席、前国际开发署官员科宁迪克都通过社交媒体批评了特朗普,表示特朗普将使国际开发署“最后本可以动员的救灾反应小组残余人员”丧失战斗力,前国际开发署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助理署长查尔斯也透露,特朗普关闭国际开发署的行径简直是一场实时上演的“人道主义灾难”。不仅仅是政府救援机构无法对缅甸提供帮助,就连非政府援助组织,正因为特朗普冻结对外援助资金,面临裁员或资金枯竭的窘境。
所以,当下美国政府正上演充满讽刺意味的一幕,宣布要对缅甸发起援助的特朗普,恰恰也造就了美国支援缅甸最大的阻力,不得不说此事真不是一般的讽刺。但是,如果大家对特朗普种种所作所为有一定了解的话,就知道在特朗普主导的政策当中,从来不乏自相矛盾、毫无章法的奇怪操作。比如他为了提振美国钢铁产业,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大幅加征关税。但是很快,他又对非本土生产的汽车大幅加征了关税,大家要知道,他对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是直接提高了美国本土汽车生产成本的,两个政策相叠加,大家觉得美国还有不涨价的汽车吗?
还有,特朗普这么频繁加征关税,为的无非是刺激制造业回流,但他同时又在国内大力打击非法移民群体,原本想要重振本国制造业,没问题,驱逐非法移民,也可以,可是这两个政策相加,对美国而言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了。非法移民之所以在美国政坛成为两党争议的主要焦点,就是因为美国的经济结构相对特殊,非法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毒品和犯罪,也有一定正向作用,很多传统的美国公民根本不愿意从事一些比较累或者收入较低的岗位,他们更向往的,是诸如金融、律师、医生或者运动员之类光鲜、体面且高收入的职业。
因此在美国,特别是诸如大洛杉矶、纽约这些高度发达的地区或城市,很多收入较低的工作,非法移民占比较高。根据南加州与加利福尼亚移民政策中心合作完成的研究,截至2022年,仅加州就有260万无证移民,为当地提供了38%的农业人口和14%的建筑工人,每年创造大约1300亿美元的GDP。因此打击非法移民,会削弱美国本土的低端生产力,也不利于特朗普重振制造业的意图。
在这里大家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其实特朗普的很多政策是自相矛盾的,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特朗普一边放话支援缅甸,但另一边呢,却又裁撤了美国负责对外援助的机构,此事的发生,虽然只是特朗普政策混乱的一角,但反映出来的,却是特朗普大搞极端民粹主义的同时,或将美国进一步推向泥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