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在抗美援朝后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逐渐趋向于苏化,这对国家自主独立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量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技术支援等。这使得中国的军队在装备和战术上都受到了苏联的深刻影响,甚至出现了“军队几乎苏化”的现象。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苏联希望中国继续依赖其援助,而中国则希望走向自主独立的发展道路。这种分歧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和两国之间的疏远。因此,尽管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苏两国曾有过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战后两国关系的改变也是不可避免的。
最近看2011年8月1日,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权延赤《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该书主要讲述了毛主席与赫鲁晓夫这两位社会主义大国领袖之间的故事。书中揭示了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两国关系由结盟到对抗的复杂爐变过程,以及毛主席与赫鲁晓夫之间尖锐复杂、惊心动魄的交锋内幕。
毛主席那话说得非常之有意思,他说:“我跟斯大林斗,也就算打个平手,我跟赫鲁晓夫斗,我还多少占点便宜。”
中国跟苏联之间并不是大家想象那种,中国变成了苏联的普通国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变成一个苏联的普通国家。所以仅仅几年,从1950年苏联因朝鲜战争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帮助,之后我们大量引进苏联资本,引进苏联官员,引进苏联技术,所有的一系列正全盘苏化中,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了一半,1955年,中国的三十几个部委刚刚成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部门管理体系。毛主席组织内部会议,所有的负责人到会,大家谈了一什多月,争议不可谓不强烈,结果是我们不能现在就拒绝任何苏联援助,因为我们还没有长大,但是我们不能在政治上跟他高度一致。
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这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东欧各国。中国也逐步开始表达对苏联的做表示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拿1957年匃牙利事件说事。
1957年匈牙利人民为要求改革而展开了和平示威,然而由于匈牙利政府的处理失当以及西方势力的煽动,和平示威演变为暴动。在无法控制局面后匈牙利政府请求苏联驻军进入匈牙利平息“叛乱”。然而,苏军的介入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引发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
匈牙利事件发生后,中苏两国对该事件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苏联认为必须采取坚决行动恢复匈牙利的秩序而中国则对苏联的军事干预表示不满和批评。这种分歧成为了中苏大辩论的导火索。
中苏大辩论从实质上说,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但又是以意识形态大论战的特殊形态出现的重大事件。论战涉及的全部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国际共运在当代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总路线。中国批评苏联党是修正主义,而苏联则指责中国是教条主义。这场论战对中苏关系及至中国国内政局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此后,中共开始告诉苏联:你不是老子党,我们也不是儿子党,你在东欧的做法,我们作为兄弟党不同意,我们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们不同意的意见。但是,为了第三国际的团结,我们不公开表达。就这已经惹火了苏联。但这还不算是最大的热闹,这只是表示不同意见。
最大的得罪是什么呢?
是1956年,中国收回了旅顺港这个苏联远东舰队唯一的不冻港的出海口,收回了大连特区,收回了中长铁路全部权益。期间,苏联说:不行,那不能给。并且进一步提出说:你反正没有指挥现代军队的能力?海军作战怎么打,你知道吗?空军怎么弄,你知道吗?还不如咱们联合建立一个海军联合指挥部,联合空军指挥部。接着进一步到了1957年、58年提出联合建立通信长波电台。
也就意味着国家的上层建筑中的最硬的部门,军队要变成联合指挥。这就如同今天其他的东北亚地区的国家相似,也意味着你要交出你的政治主权和军事主权。这交易做还是不做,毛主席的态度是,毛主席说:“你把中国拿去吧!我上井冈山?”